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炳楠

作品数:59 被引量:336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5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2篇用药
  • 11篇药品
  • 8篇药物
  • 8篇药学
  • 8篇细胞
  • 5篇药师
  • 5篇抑制剂
  • 5篇制剂
  • 4篇小细胞
  • 4篇肺癌
  • 3篇单抗
  • 3篇学成
  • 3篇血管
  • 3篇药学服务
  • 3篇色谱
  • 3篇终端
  • 3篇终端设备
  • 3篇注射液
  • 3篇细胞肺癌
  • 3篇小细胞肺癌

机构

  • 54篇河北省人民医...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河北大学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河北中医学院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上海市中西医...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 1篇科技公司

作者

  • 57篇任炳楠
  • 28篇董占军
  • 15篇刘洪涛
  • 12篇连玉菲
  • 8篇李宵
  • 7篇吴茵
  • 6篇吴惠珍
  • 5篇庞国勋
  • 5篇安静
  • 4篇靳会欣
  • 4篇刘英俊
  • 3篇尚清
  • 3篇郭彩会
  • 3篇田冬冬
  • 2篇魏欣
  • 2篇方灵芝
  • 2篇杨玉鹏
  • 2篇马银玲
  • 2篇刘勇
  • 2篇宋浩静

传媒

  • 8篇中国药房
  • 7篇中国医院药学...
  • 4篇化学试剂
  • 3篇中国现代应用...
  • 2篇河北医药
  • 2篇中国医院用药...
  • 2篇药学与临床研...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药事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化学通报(中...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中草药
  • 1篇中药材
  • 1篇药学服务与研...
  • 1篇医院管理论坛
  • 1篇中国药物警戒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8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7篇2019
  • 7篇2018
  • 7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连配方颗粒化学成分的体内代谢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黄连配方颗粒主要成分体内代谢过程。方法采用UHPLC-TOF/MS技术,根据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碎片离子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检索及质谱裂解规律,比较黄连配方颗粒给药前后大鼠血清及尿液的图谱。结果在黄连给药组血清中共发现原型成分15个,代谢物9个;尿液中原型成分18个,代谢物20个。结论本研究较为全面地阐释了黄连配方颗粒主要化学成分的体内过程,研究结果可为黄连配方颗粒药动学、代谢产物推测、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等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吴茵吴茵任炳楠隋峰
关键词:黄连配方颗粒体内代谢
HPLC-MS/MS法同时测定参麦注射液7种主要有效成分被引量:28
2014年
目的建立HPLC-MS/MS方法同时测定参麦注射液中7种主要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D′、甲基麦冬二氢黄酮A和甲基麦冬二氢黄酮B)。方法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同时监测参麦注射液中5种皂苷类和2种黄酮类成分。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柱,流动相为乙腈-0.03%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分析时间15 min。采用所建立的方法对6批参麦注射液进行了测定。结果所测7种有效成分在测定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6 3,线性关系分别为人参皂苷Rg1 Y=15.6 X+1.63×104;人参皂苷Re Y=14X+5.36×103;人参皂苷Rb1 Y=2.46 X+4.74×103;麦冬皂苷D Y=11 X+9.73×103;麦冬皂苷D′Y=5.56 X+1.64×103;甲基麦冬二氢黄酮A Y=3.58×103 X+2.33×104;甲基麦冬二氢黄酮B Y=4.87×103 X+2.72×104。实验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3%~104.3%。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专属性好,可用于参麦注射液中人参皂苷Rg1、Re、Rb1及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D′、甲基麦冬二氢黄酮A和甲基麦冬二氢黄酮B的定量测定。除人参皂苷外,其他4种成分均为参麦注射液中首次测定。
吴茵吴茵魏欣张黎媛任炳楠任炳楠祁金龙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麦冬皂苷D
灾害脆弱性分析在医院高警示药品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将灾害脆弱性分析(hazard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HVA)方法引入高警示药品的风险管理中,分析医院对高警示药品风险项目的承受能力,以明确应对重点,为医院管控高警示药品做有益的探索。方法:应用HVA方法,对河北省人民医院的高警示药品在临床使用中的潜在风险事件加以识别,进行风险评估和排序,确定需要优先应对的突发风险事件(即风险项目)。结果:本院高警示药品的管控中存在13个风险项目,其中属于中度风险者2个,分别为医师处方给药剂量错误和处方审核漏检差错处方,其他均属于低度风险。结论:HVA方法可应用于医院高警示药品的管理。针对风险提出加强管理的具体措施,不仅可降低高警示药品灾害脆弱度带来的安全用药风险,同时也可为安全、有效地管理高警示药品提供帮助。
安静董占军任炳楠薛朝军马银玲
关键词:风险管控药品管理
胆汁淤积性肝病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21年
胆汁淤积性肝病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胆汁形成、分泌、排泄异常,从而引起肝脏发生病变。目前,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药物主要为熊去氧胆酸(UDCA),但近一半的患者对UDCA应答不充分或不耐受。这部分患者仅有奥贝胆酸(OCA)可用。随着近几年胆汁淤积性肝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急需新型有效的治疗药物。临床研究表明,FXR激动剂、PPAR-α/γ激动剂和ASBT抑制剂能够有效改善胆汁淤积,有望成为新型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临床治疗药物。针对以上靶点,对近几年较有前景的胆汁淤积性肝病治疗药物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此类药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刘洪涛杨玉鹏任炳楠
关键词:胆汁淤积性肝病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置安全信息体系的构建及分析评价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探索有效提高静脉药物合理使用及配置安全的方式方法,积极构建临床医嘱审核、药品调剂及配置安全信息体系,以保证静配中心配置成品液质量安全可靠,促进临床合理使用药物,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依托医院静配中心信息系统,逐步完善开发具有自身特色,适应日常工作流程,且易于加强关键工作环节质量控制的功能模块;对系统改造前(2014年1月至6月)及改造后(2015年1月至6月),静配中心主要质控指标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静配中心一级质量控制指标,包括医嘱审核错误发生率、药品调剂差错率、仓内液体误配率均明显下降,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静配中心信息系统功能的不断优化完善,有效降低了系统存在的潜在风险,提升了静脉药物配置工作各环节的准确性,对临床药物的安全合理使用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
尚清连玉菲任炳楠吴惠珍
关键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信息系统医嘱审核
新型喹诺酮类衍生物的合成被引量:1
2017年
以4-硝基愈创木酚、乙氧甲叉基丙二酸二乙酯、2-巯基苯并噻唑等为原料,经烃化、还原、缩合、环合、水解、缩合酰化等反应合成了2个喹诺酮-3-甲酰胺类衍生物、2个喹诺酮-3-甲酸硫酯类衍生物,化合物结构经核磁氢谱、质谱确证,结构未见文献报道,为新型喹诺酮类小分子药物的研究提供了化合物基础。
李文燕刘洪涛任炳楠徐辰
基因多态性指导进展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个体化用药案例分析
任炳楠刘洪涛连玉菲蔡玥
我院临时采购药品工作中药品量化评分表的应用与实践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规范医院临时采购药品的管理,为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委员会(药事会)遴选药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我院临床药师根据药品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等10个方面的药品属性,建立药品量化评分表,对2018年10月科室提交申请的15个临时采购药品按评分表细则进行评分,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药事会待开会讨论;对按原有审批模式未采用药品量化评分表、2018年7-9月已获药事会开会讨论的20个临时采购药品进行回顾性评分,评价采用药品量化评分表后的前置性干预作用。结果:在15个临时采购药品中,评分低于60分的药品有2个,不合格率为13.3%,提示有2个药品可不需要上会讨论;在已上会讨论的20个临时采购药品中,评分低于60分的药品有9个,不合格率为45.0%,提示有9个药品可能浪费了药事会的工作。结论:通过药品量化评分表对临时采购药品进行评分,可起到一定程度的前置性干预作用。同时,该表亦可作为医院药品评价的相关参考依据,有助于优化医院用药目录,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赵越刘洪涛薛朝军任炳楠白万军董占军
关键词:合理用药
异甘草酸镁对H22肝癌荷瘤小鼠模型核因子NF-κBp65、TNF-α、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
任炳楠刘洪涛
《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评分细则指导我院可致严重不良反应药品在特殊人群中的使用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促进我院可致严重不良反应药品在特殊人群中的安全使用。方法:按照《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中的量化评分细则,建立我院药品综合评价数据库,提取该数据库中“安全性”维度下不良反应分级或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分级分值为1、2、3、4的药品,按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不同分别得出十分常见(发生率≥10%)、常见(发生率为1%~<10%)、偶见(发生率为0.1%~<1%)、罕见(发生率<0.1%)等4类可致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依据该4类药品在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老年人、肝功能异常者、肾功能异常者等6类特殊人群中的量化评分,分析特殊人群使用可致严重不良反应药品的可行性。结果:我院药品综合评价数据库中的1172种化学药品中,十分常见、常见、偶见、罕见的可致严重不良反应药品分别有18、73、61、357种。其中,肿瘤用药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故临床需密切关注特殊人群使用肿瘤药物的情况。儿童禁用药品合计173种,因其说明书明确药品具有器官毒性、细胞毒性且无指南推荐可用于儿童,临床使用需格外谨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药品分别为278、228种,因其具有胚胎毒性、生殖毒性等而被禁用于孕期或哺乳期。老年人禁用药品13种,大部分为专科用药。肝功能异常者禁用药品有5种,肾功能异常者禁用药品有7种,多为对肝/肾毒性较强的肿瘤用药。结论:所建量化评分系统可为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老年人、肝功能异常者和肾功能异常者等6类特殊人群安全地使用可致严重不良反应药品提供有效指导。
李宵邱博任炳楠董占军
关键词:量化评分安全用药严重不良反应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