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伟超
- 作品数:20 被引量:77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钛网数字化塑形技术在颅骨缺损修补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比较钛网数字化塑形与人工塑形在颅骨修补手术中的临床价值与医疗费用。方法:颅骨缺损患者40例,其中18例采用钛网数字化塑形技术进行颅骨修补,22例采用人工塑形修补;比较两组病例的塑形工作量、手术时间、患者的满意度、手术耗材费用、住院总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数字化塑形组平均手术时间(45±5min)与人工塑形组(75±25min)比较均明显缩短,平均术中塑形工作量(0min无需塑形)少于钛网传统人工塑形组(15±5min)(P<0.01);数字化塑形组满意度(100%)优于人工塑形组68.18%(P<0.01);手术耗材费用及住院总费用均低于人工塑形组;数字化塑形组术后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钛网数字化塑形技术修复颅骨缺损效果优于钛网人工塑形技术,医疗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均明显低于人工塑形技术。
- 黄建龙李云辉林中平赖伟业伍伟超
- 关键词:颅骨缺损颅骨修补钛数字化塑形
- 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治疗
- 目的:探讨和总结采用血管内自膨式支架辅助技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意义.
方法:回顾性总结了76例较复杂颅内动脉瘤的栓塞治疗,其中62例采用了支架辅助技术进行动脉瘤的栓塞治疗,采取先将血管内支架跨瘤颈置于载瘤动脉...
- 李云辉林泽森王雪涛伍伟超
- 关键词:颅内复杂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疗效评价
- 立体定向微创手术联合醒脑活血利水法治疗重症桥脑出血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微创手术联合中药醒脑活血利水法治疗重症桥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治疗组10例采用立体定向置管抽吸、引流手术配合醒脑活血利水法中药(由丹参、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益母草、川牛膝、茯苓、白芷、冰片等组成)以及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11例采用西医常规保守治疗。【结果】治疗组10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肺部感染死亡1例,存活8例,死亡率为20%。随访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定5分2例、4分3例、3分1例、2分2例、1分2例。对照组11例患者中存活1例,随访3个月后死亡,其余病例均于发病后14d内死亡,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定1分11例。治疗组清醒时间和清醒率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采用立体定向微创穿刺引流血肿结合中医醒脑活血利水法治疗重症桥脑出血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 黄建龙李云辉林中平金丹赖海标伍伟超赖伟业郑东翔
- 关键词:立体定向手术
- 中山市20例SARS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病机探讨
- 由冠状病毒引起的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短期内迅速蔓延全球,其发病急,传染性强,病情进展快,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关于该病,尚有许多环节不甚明了。我院作为全国早期成规模接诊SARS患者的医院之一,对SARS的诊断治疗进...
- 缪英年李亮黄振炎郭应军顾向明李孝虎李国辉伍伟超范玉梅
- 文献传递
- 大黄蛭丹汤对脑出血术后灶周液TNF-α、IL-6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通过动态观察中药制剂大黄蛭丹汤对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灶周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中药大黄蛭丹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清除颅内血肿及术后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黄蛭丹汤内服,于术中、术后24h、48h、72h和120h留取脑出血病灶周液,检测TNF-α和IL-6的浓度;治疗30天、90天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清醒率、重残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情况,并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治疗组术后48h、72h和120h脑出血灶周TNF-α、IL-6等炎性细胞因子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7天、14天和30天的清醒率分别为38.33%、63.33%和88.33%,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30天和90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90天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改善(P<0.01)。结论:大黄蛭丹汤可提高脑出血术后病人的生存率和清醒率,改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重残率和病死率,其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脑出血后炎症反应、减轻脑水肿实现的。
- 黄建龙李云辉赖海标林中平金丹王雪涛吴为强伍伟超
- 关键词:脑出血TNF-ΑIL-6
- 中山市20例SARS临床特点与病机探讨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分析SARS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疾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中西医发病机理。方法统计20例SARS患者的一般资料,观察症状、外周血象、肝肾功能、血清生化、心肌酶谱、X线的变化。结果20例患者中14例为重症SARS,均以发热或伴恶寒、咳嗽为初始症状,容易出现呼吸困难;重症患者迅速出现呼吸衰竭。X线检查示:局限型者13例(60%),多发型7例(35%),团絮状增密影10例,片状阴影4例,磨玻璃样变3例,网状变2例,淡薄阴影1例。结论SARS患者以发热为主症,发热持续时间长,容易出现呼吸窘迫,多数白细胞总数正常或下降,X线检查示肺部病灶表现多样化,呈团絮状、片状、磨玻璃样、淡薄影改变,病灶进展快。重症SARS患者病程中多见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升高伴有淋巴细胞的持续降低,类似一过性的改变也可见于普通型患者病情加重时。给予抗病毒、抗感染、增强免疫力并中医卫、气、营、血辨证施治等中西医方法相结合是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 缪英年李亮黄振炎郭应军顾向明李孝虎李国辉伍伟超范玉梅
- 关键词:SARS病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 多参数辅助立体定向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多参数辅助立体定向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3月,对3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对入颅点、穿刺平面、穿刺角度、深度进行精确设定,术中结合神经内镜技术直视下清除血肿及止血。结果平均手术时间60min,术后再出血2例(6.7%),无穿刺道出血病例。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6例(20%),中残12例(40%),重残12例(40%),无长期昏迷病例,死亡1例(3.3%)。结论该方法将立体定向术的准确定位功能和神经内镜术在直视下操作的优点相结合,兼具微创、快捷的特点,显著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及疗效。适用于出血量30~60ml,中线结构移位<1cm患者,尤其适用于年老体弱,不能耐受长时间麻醉及较大手术创伤患者,而手术时机以发病3~6h为宜。
- 金丹李云辉黄建龙林中平敖文斌林泽森王雪涛伍伟超
- 关键词:脑出血神经内镜
- 通腑化瘀导痰汤对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观察通腑化瘀导痰汤对30例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同时使用中药通腑化瘀导痰汤内服,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病死率、清醒时间、并发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GOS评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病死率分别为13.33%和26.67%,治疗组清醒时间、并发症及GO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同时使用中药通腑化瘀导痰汤内服可以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疗效、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清醒时间。
- 黄建龙李云辉林中平伍伟超赖海标吴为强顾向明赖伟业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预后
- 通腑化瘀导痰汤对重型颅脑损伤血清S-100β、NSE及预后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探讨通腑化瘀导痰汤对重型颅脑损伤血清S-100β蛋白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变化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予通腑化瘀导痰汤加西医综合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治疗后24h、36h、72h、5d及7d抽血进行血清S-100β蛋白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检测,并于伤后第2周及第4周用GOS预后分级方法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临床疗效,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入院时、治疗后24h及36h两组血清NSE、S-100β蛋白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72h,5d,7d,治疗组血清NSE、S-100β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GOS预后分级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腑化瘀导痰汤能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结合西医综合治疗能提高重型颅脑损伤GOS预后分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
- 黄建龙李云辉林中平伍伟超赖海标吴为强顾向明赖伟业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Β蛋白
- 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甘油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附26例报道)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Brainlab立体定向手术计划系统及图像融合技术在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甘油注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常规行MR扫描,头部安装Leksell立体定位头架后行CT扫描,将CT及MR图像输入Brainlab立体定向手术计划系统进行图像融合,直接定位半月神经节并确定穿刺路径。结果所有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100%,无穿刺损伤所致并发症,术后疼痛立即消失,疗效优良率100%,术后面部感觉减退5例,均无特殊不适感。术后随访半年~1年,无继续服药患者及复发病例。结论立体定向图像融合技术能直接定位三叉神经半月节,并能对穿刺路径进行设定,结合术中电生理定位,确保能快速准确穿刺靶点,避免了穿刺的盲目性,显著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 金丹李云辉黄建龙林中平林泽森王雪涛敖文斌伍伟超雷金娣
- 关键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三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