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其多

作品数:8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石流
  • 7篇泥石
  • 7篇泥石流
  • 4篇物理模拟
  • 2篇低端
  • 2篇堵江
  • 2篇灾害
  • 2篇灾害链
  • 2篇数据采集
  • 2篇数据采集板
  • 2篇泥浆泵
  • 2篇泥石流流通区
  • 2篇泥石流形成
  • 2篇泥石流形成区
  • 2篇主沟
  • 2篇浆泵
  • 2篇浆料
  • 2篇江河
  • 2篇采集板
  • 1篇地质

机构

  • 8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三峡大学

作者

  • 8篇何其多
  • 6篇朱大鹏
  • 5篇杨萱
  • 5篇王皓
  • 4篇王涛
  • 4篇曲宏略
  • 4篇王刚
  • 4篇史德刚
  • 4篇李静雅
  • 4篇许红波
  • 4篇韩朝
  • 1篇黄璐
  • 1篇朱云华

传媒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第七届全国岩...

年份

  • 5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鹤峰场镇滑坡变形对库水位变动的响应及滑坡演化机理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三峡水库周期性库水位涨落是引起长江沿岸滑坡变形失稳的主要因素之一。以三峡库区典型堆积层滑坡——鹤峰场镇滑坡为例,重点分析该滑坡变形对库水位变动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鹤峰场镇滑坡发生明显变形对应水位下降阶段;结合滑体地质环境条件,研究了不同水位条件下滑坡的演化特征,与变形监测数据基本一致,验证了数值模拟应用滑坡演化分析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该研究为滑坡的有效预测预报奠定了重要基础。
朱大鹏何其多黄璐朱云华
考虑汇江诱发灾害链效应的泥石流物理模拟新装置研制
本文探讨设计并研制了一种考虑汇江诱发灾害链效应的物理模拟实验装置.本装置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物源区模拟装置、流通区模拟装置、堆积区模拟装置及相对应的监测泥石流系统.该装置可分别调节控制降雨量、泥石流初动能、流通区坡度、流...
王皓杨萱葛宏宇何其多秦懋
关键词:泥石流物理模拟系统设计
文献传递
一种泥石流汇江物理模拟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本发明涉及泥石流汇江物理模拟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第一泥石流支沟沟槽水平低端、第二泥石流支沟沟槽的水平低端、泥石流主沟形成区沟槽的水平低端和泥石流主沟流通区沟槽的水平高端通过可活动橡胶带固定连接,还设有模拟降雨装置,宽度可...
朱大鹏韩朝许红波李静雅王涛何其多曲宏略史德刚王皓杨萱王刚
文献传递
一种泥石流汇江物理模拟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泥石流汇江物理模拟试验装置,第一泥石流支沟沟槽水平低端、第二泥石流支沟沟槽的水平低端、泥石流主沟形成区沟槽的水平低端和泥石流主沟流通区沟槽的水平高端通过可活动橡胶带固定连接,还设有模拟降雨装置,宽度可变河流...
朱大鹏韩朝许红波李静雅王涛何其多曲宏略史德刚王皓杨萱王刚
文献传递
一种可调控成灾因素的泥石流模拟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控成灾因素的泥石流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所述浆料存储箱设在所述基座平台上,所述浆料存储箱通过浆料输送管与所述泥石流形成区浆料槽连通,所述浆料输送管上设有所述泥浆泵和所述泥浆输出阀,所述泥石流形成区浆料槽与...
朱大鹏韩朝许红波李静雅王涛秦粮凯何其多曲宏略史德刚王皓杨萱王刚
文献传递
大型泥石流汇江诱发灾害链的初步研究
本文以红椿沟泥石流为研究对象,以诱发灾害链为主线,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研,分析了汶川县红椿沟泥石流特征、汇江机理、汇江影响因素;以室外试验为基础,研究了泥石流堵江影响的主控因素,并开展了较为详细的堰塞坝溃坝计算。全文主要...
何其多
关键词:堵江灾害链影响因素堆积体溃坝
一种可调控成灾因素的泥石流模拟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控成灾因素的泥石流模拟试验装置,所述浆料存储箱设在所述基座平台上,所述浆料存储箱通过浆料输送管与所述泥石流形成区浆料槽连通,所述浆料输送管上设有所述泥浆泵和所述泥浆输出阀,所述泥石流形成区浆料槽与所...
朱大鹏韩朝许红波李静雅王涛秦粮凯何其多曲宏略史德刚王皓杨萱王刚
文献传递
基于物理模拟试验的泥石流汇江效应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斩断泥石流汇江诱发的灾害链,以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红椿沟"8·14"特大泥石流为原型,建立泥石流汇江物理模拟模型,通过5组17次物理模拟试验,研究交汇角、主河流速、泥石流含水率、一次入汇固体总量对泥石流汇江效应的影响,及物源对堵江模式的影响。试验表明:当交汇角为90°时,最容易发生堵江现象;河流流速越大,冲刷及携带颗粒的能力越强,交汇堆积区物质的体积越小;当物源含水率接近0.85时,交汇处堆积体体积最大;交汇区堆积体体积与一次性固体物源总量成线性关系,其增长幅度较其他影响因素(如交汇角、流速等)大;当物源体积较小时,易形成水下潜入式坝;当物源体积较大时,一部分泥石流形成潜入坝,另一部分保持在水面以上运动,泥石流中的细颗粒被河水带走,粗颗粒在交汇处保留造成局部堵塞甚至完全堵塞;试验中物源混合物重度试验值、流速反算值与红椿沟泥石流实际值基本吻合,验证了物理模拟试验的准确性。
朱大鹏秦粮凯何其多
关键词:工程地质物理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