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何峰

何峰

作品数:2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有效性
  • 2篇土壤
  • 2篇
  • 1篇紫色土
  • 1篇外源
  • 1篇

机构

  • 2篇西南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何峰
  • 2篇苗金燕
  • 1篇涂从
  • 1篇魏世强

传媒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05
  • 1篇199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土壤砷有效性研究被引量:16
1992年
用生物试验法研究了5种土壤中砷的植物有效性,用连续提取法测定了土壤砷形态,并评价了不同形态砷的有效性和浸提剂 0.5mol/1NaHCO_3(pH8.5),1.0mol/1NH_4Cl 和1.0mol/1HCl 的效果。结果表明,植物可吸收的砷形态因土壤而异,石灰性土壤是 Al-As、可交换 As 与水溶 As,非石灰性土壤是 Fe-As 和 Al-As。3种浸提剂中只有 NaHCO_3提取的 As 是植物可吸收的As,并认为,0.5mol/1NaHCO_3是估计土壤有效砷的良好而又通用的浸提剂。
涂从苗金燕何峰
关键词:有效性
外源砷、铅在三类紫色土中形态分配与其化学、生物有效性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对比研究了酸、中、石灰性紫色土添加砷、铅后其形态分配变化及化学、生物有效性特征。试验表明:砷、铅在三种紫色土中形态分配不同,外源砷、铅分配与原始土样本底值有较大差异。从提取能力、生物效应方面比较了几种浸提剂效果,认为:用0.5NNaHCO3提取As、2.5%HAc提取Pb可以较好地表征3种紫色土砷、铅的有效量。植物吸收砷、铅与土壤有效量有较好的相关性,但吸收形态却因土而异。试验还证明,As的形态分级中H3BO3可以很好地掩敝F-对比色的干扰。
何峰苗金燕魏世强
关键词:土壤有效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