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洁

作品数:52 被引量:289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4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7篇废物
  • 10篇土壤
  • 10篇危险废物
  • 9篇浸出
  • 7篇污染
  • 6篇多溴联苯醚
  • 5篇脱氯
  • 5篇飞灰
  • 4篇陶粒
  • 4篇建材
  • 4篇多溴二苯醚
  • 3篇有机物
  • 3篇水泥
  • 3篇水泥窑
  • 3篇水泥窑协同处...
  • 3篇塑料
  • 3篇脱附
  • 3篇热脱附
  • 3篇污染特征
  • 3篇浸出毒性

机构

  • 5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0篇西北农林科技...
  • 9篇华北电力大学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常州大学
  • 3篇西南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长安大学
  • 2篇郑州大学
  • 2篇重庆交通大学
  • 2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51篇何洁
  • 23篇黄启飞
  • 15篇王琪
  • 15篇刘锋
  • 9篇于泓锦
  • 7篇闫大海
  • 7篇杨玉飞
  • 7篇王兴润
  • 6篇黄泽春
  • 6篇傅海辉
  • 6篇唐阵武
  • 6篇李丽
  • 5篇高兴保
  • 5篇张增强
  • 5篇岳波
  • 4篇李扬
  • 4篇孟昭福
  • 4篇刘峰
  • 3篇李捍东
  • 3篇陶义

传媒

  • 13篇环境科学研究
  • 8篇环境工程学报
  • 4篇环境工程
  • 4篇环境工程技术...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中国环境监测
  • 2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岩矿测试
  • 1篇化工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环境化学
  • 1篇煤炭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7
  • 4篇2016
  • 9篇2015
  • 12篇2014
  • 13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环境水样中二甲胺和二乙胺的检测方法比较被引量:12
2010年
采用气相色谱法(GC)和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S-GC/MS)测定环境水样中的二甲胺和二乙胺。优化的实验条件如下:载气为高纯氮气,流速为1mL/min,柱温:35℃,保持15min,以5℃/min速度升至80℃(GC);顶空温度80℃,平衡时间30min,柱温50℃,离子源温度230℃(HS-GC/MS)。将10mL水样移入20mL顶空瓶中,将顶空瓶用铝盖密封。放入自动顶空进样系统中加热进行分析。在上述条件下,二甲胺(1.80~35.9mg/L)和二乙胺(1.42~28.4mg/L)的线性良好。GC和HS-GC/MS测定二甲胺的检出限分别为8.6和10.1mg/L,测定二乙胺的检出限分别为0.09和0.12mg/L;水样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52.6%~56.2%和86.8%~109.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0%,5.8%,5.5%,2.0%。结果表明,在分析挥发性的胺类物质时HS-GC/MS比GC具有较强优势。它可省略蒸馏浓缩预处理步骤,直接进样,是一种测定环境水中二甲胺和二乙胺的有效分析方法。
马兴华韩润平李捍东张宗阳李霁何洁刘锋
关键词:气相色谱二甲胺二乙胺
场地污染土壤中总汞的分析方法被引量:6
2012年
建立污染土壤中总汞分析的前处理和分析测试方法。以标准土样(GBW07405-GSS5)为供试土壤,从样品量、消解液体积、消解时间、不同分析仪器效果方面优化分析测试条件。结果表明,土壤样品前处理条件为,0.5g土壤样品中加入1∶1王水8mL,冷消解18h后,沸水浴消解1h;分析测试条件为,原子分光光度计(AFS-3000)的光电倍增光负高压280V,灯电流25mA。本法总汞的检出限为0.005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2.7%,回收率为94.4%~107%。用某化工厂含汞盐泥堆存场地附近、某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车间周边、某曾经进行过汞法烧碱的车间周边污染土壤进行方法验证,相对标准偏差为0.24%~0.98%,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方法重现性好,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薛瑞敏王蓉慧朱雪梅张增强刘锋何洁于泓锦
关键词:土壤总汞
烧结砖中重金属释放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通过向黏土中添加重金属试剂,模拟煅烧试验制作烧结砖。采用酸消解试验研究烧结砖中重金属的总量,采用欧盟NEN7371方法测试烧结砖中重金属的有效释放量,采用NEN7375方法进行块状烧结砖浸出试验,研究烧结砖样品中Cr、Ni、As、Cd和Pb的释放特性。结果表明:烧结砖中重金属的有效释放量低于总量,释放率从大到小为Cd、As、Ph、Ni、Cr;在块状浸出过程中,Cr、Ni、As累积释放量达到平衡的时间为16 d,Pb为4 d,而Cd的累积释放量一直有上升的趋势;Cr、Ni、As的释放机理主要为扩散控制,Cd为溶解作用,Pb为表面冲刷作用;5种重金属释放速率从大到小为Ni、Cr、Pb、As、Cd。
田梦莹杨玉飞黄启飞张增强何洁于泓锦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烧结砖重金属浸出
中国含全氟辛酸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节点及处置技术总结
2024年
全氟辛酸(PFOA)是最常见的全氟及多氟烷基类化合物(PFAS)单体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之中,因此在环境样品中频繁检测到了较高浓度的PFOA。工业固体废物是PFOA污染物重要的源和汇,但含PFOA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与污染特性尚不清楚。根据PFOA的生产和使用情况,梳理了中国PFOA生产工业及该化合物使用量最大的氟聚合工业固体废物清单,并且整理了含PFOA工业固体废物的主要处理处置方法与现状,以期为中国的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提供支撑。
孟令易万瑞琪何洁卢桂兰
关键词:全氟辛酸乳液法工业固体废物
铬污染建筑废物清洗剂的筛选被引量:4
2012年
以原海北化工厂的铬污染建筑废物为研究对象,用微波消解、碱消解-共沉淀和改良BCR顺序提取法,研究了不同粒径样品总Cr和Cr(Ⅵ)以及各形态Cr的含量,探讨了6种清洗剂对样品总Cr和Cr(Ⅵ)的清洗效果,最终筛选出合适的清洗剂.结果表明:粒径对样品总Cr和Cr(Ⅵ)以及各形态Cr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对样品总Cr和Cr(Ⅵ)的解吸无影响.水洗1次后,总Cr和Cr(Ⅵ)的去除率分别为75.24%和77.59%;用6种清洗剂第2次清洗后,柠檬酸、高浓度盐酸和高浓度醋酸对总Cr和Cr(Ⅵ)的去除率最高,均达到94%以上,说明这3种酸可将Cr(Ⅵ)还原为Cr(Ⅲ),从而去除Cr(Ⅵ).从经济环保角度考虑,宜选择柠檬酸作为二次清洗剂.
张艳霞王兴润孟昭福舒俭民刘锋何洁
关键词:粒径清洗剂柠檬酸
海藻酸钠固定化Fe-Cu双金属去除Cr(Ⅵ)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3
2013年
通过运用海藻酸钠(SA)固定化Fe-Cu双金属(SAB)来克服Fe0-PRB利用率低、易板结、堵塞的缺陷.结果表明,SA和Fe-Cu双金属的运用能极大地提高Fe0的利用率,SA的运用可以使Fe-Cu双金属以较低的镀铜量获得较高的Cr(Ⅵ)去除率,SAB镀铜0.9%(SAB0.9)为最佳的填料.FEI电镜扫描结果表明,SA跟2价金属阳离子Ca2+交联形成孔隙结构,为双金属的附着提供了大量的吸附点位,增大了金属颗粒的比表面积;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表明,Cu负载于Fe0表面,呈疏松层状结构,在Fe0与Cr(Ⅵ)反应中起催化剂作用,通过自身化合态变化传递Fe0失去的电子,从而提高了Fe0的利用率.渗透系数实验结果表明,SAB0.9能控制Fe0与Cr(Ⅵ)反应产物的释放,缓解Fe0-PRB易板结、堵塞的缺陷.
朱文会王兴润董良飞王琪何洁
关键词:零价铁海藻酸钠
水泥窑协同处置过程低温段铅和镉的吸附/冷凝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对铅、镉两种重金属的氯化物(Pb Cl2、Cd Cl2)开展了吸附/冷凝实验研究。利用管式回转炉和控温立式炉联用装置研究了铅、镉在水泥生料上的吸附冷凝特性。结果表明:在水泥窑共处置的低温段水泥生料对重金属铅、镉的吸附冷凝作用主要以冷凝为主。进入吸附冷凝炉的重金属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冷凝在管壁上,该部分Pb含量占进炉总铅的60%左右,Cd占进炉总镉的60%;第二部分吸附/冷凝在生料上,该部分Pb含量占总铅比例低于30%,Cd为20%~30%;第三部分随烟气释放到空气中,该部分Pb比例低于20%,Cd占10%左右。水泥生料对Pb、Cd的吸附冷凝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水泥生料对Pb、Cd的吸附冷凝特性可用双常数速率方程拟合,拟合效果较好,得到Pb的活化能为5.013 k J/mol,Cd的活化能为5.07 k J/mol。
丛璟闫大海李丽蒋旭光周英男何洁王琪
关键词:动力学
微生物对汞矿区农田土壤汞甲基化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为研究典型汞矿区农田土壤中汞的甲基化作用,实验以受汞污染的旱田土壤和稻田土壤为对象,分别进行灭菌,促进硫酸盐还原菌(SRB)活性处理,抑制SRB活性处理以及促进铁还原菌(FeRB)活性处理,分析非微生物作用和微生物作用对土壤甲基汞(MeHg)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促进SRB活性处理的土壤MeHg生成量最高,其中旱田土MeHg增量为0.15~0.38μg·kg^(-1),稻田土壤MeHg增量为1~2μg·kg^(-1);抑制SRB活性处理和促进FeRB活性处理的MeHg增量较小,最高值仅为0.025μg·kg^(-1).相比于旱田土壤,稻田土壤具有更高的汞甲基化能力,其MeHg生成量是旱田土壤的4~9倍.土壤SRB数量与MeHg生成量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二者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2=0.57,P<0.01).因此,该研究区土壤汞甲基化作用主要是微生物汞甲基化作用,且主要的汞甲基化细菌是SRB.此外,稻田是农田中MeHg生成的活跃地区,在评估和控制MeHg对人体健康危害时需要重点关注.
贾钦朱雪梅王琪傅海辉郝亚琼何洁杨子良
关键词:土壤甲基汞汞矿区硫酸盐还原菌稻田土壤
PCBs污染土壤的CaO诱导低温热处理脱氯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研究了低温热处理脱氯技术对废弃电容器封存点附近污染土壤中多氯联苯脱氯的效果,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CaO添加比例对PCBs去除率、脱氯率的影响以及反应前后土壤中污染物的组分变化。实验土样中PCBs浓度为107.7 mg/g,属于罕见高浓度PCBs污染土壤。当反应温度为400℃、停留时间4h、CaO添加比例为10%,PCBs的去除率为87.7%,脱氯率为85.3%。土壤样品中五氯联苯和四氯联苯反应后含量降低或未检出,部分反应后样品检出一氯联苯和联苯,说明在CaO诱导PCBs低温热处理脱氯反应中存在逐步脱氯/加氢反应途径。
汪嘉利高兴保杨志敏黄启飞何洁刘锋
关键词:多氯联苯脱氯率
模拟淋溶场景下典型POPs废物的释放规律被引量:2
2014年
以含硫丹废物(硫丹乳油生产废弃物)和含多溴联苯醚废物(废旧打印机外壳)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在含硫丹废物堆存和含多溴联苯醚废物简单填埋场景下的浸出动态变化规律,并采用相关模型对其浸出规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在0~48 h这段时间内,硫丹和多溴联苯醚(BDE-28、BDE-47和BDE-66)的浸出量增加较多,48 h之后,渐趋稳定;整个过程的浸出速率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小;其中,累积浸出量和浸出速率大小依次为:α-硫丹>β-硫丹,BDE-47>BDE-28>BDE-66。并且α-硫丹、β-硫丹和多溴联苯醚(BDE-28、BDE-47和BDE-66)的累积浸出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可用Elovich方程进行拟合,表明硫丹与多溴联苯醚的浸出过程是非均相扩散过程。
李洪伟杨玉飞陈玉成徐红何洁刘锋
关键词:POPS废物硫丹多溴联苯醚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