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淑英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2篇细胞
  • 1篇蛋白
  • 1篇原发性
  • 1篇入院
  • 1篇入院体检
  • 1篇三系减少
  • 1篇散发型
  • 1篇神经节
  • 1篇神经节细胞
  • 1篇术后
  • 1篇双下肢
  • 1篇体检
  • 1篇气促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切除术后
  • 1篇黏膜
  • 1篇黏膜下
  • 1篇黏膜下层

机构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何淑英
  • 4篇白岚
  • 1篇李国新
  • 1篇刘思德
  • 1篇徐晓平
  • 1篇谢芳
  • 1篇马娟娟
  • 1篇李学农
  • 1篇唐静

传媒

  • 2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原发性散发型内脏肌病一例被引量:1
2014年
患者女.42岁,便秘40年,全结肠切除术后2.5年,反复肠梗阻1.5年。2010年8月外院肠镜和病理检查示结肠黑变病,直肠黏膜下层内可见增大的黏膜下神经干和少量神经节细胞.
何淑英白岚李学农
关键词:散发型原发性黏膜下层肠切除术后结肠黑变病神经节细胞
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与消化系肿瘤的关系
2015年
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 P)是由多种组织细胞分泌的一种活性分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效。研究发现,多种消化道肿瘤组织过表达PTHr P,本文就PTHr P与消化系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何淑英白岚
关键词: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恶性肿瘤
胃腺瘤癌变伴三系减少一例
2014年
患者女,76岁,因“双下肢瘀斑瘀点3年余,头晕、乏力4个月伴发热1d”收治入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下肢散在瘀斑和瘀点,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黑便及便血症状,4个月前出现头晕、乏力、活动后气促,入院前1d发热,无咳嗽、咳痰。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长期规律性用药,血糖、血压控制尚可。入院体检:贫血貌。
何淑英白岚刘思德李国新
关键词:腺瘤癌变入院体检活动后气促双下肢
胃肠道小间质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小间质瘤(直径〈2.0cm)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将2003年10月至2014年6月在南方医院行手术治疗(包括内镜手术、胸/腹腔镜手术及开放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为胃肠道小间质瘤的95例住院患者纳入回顾性研究,分析临床和病理资料,以及超声内镜下各危险因素与核分裂象的相关性、临床病理特征与NIH风险分级的相关性。结果95例共104处病灶,其中单发88例、多发7例;以胃部多见(81.7%,85/104),其中胃中上部占87.1%(74/85);5例(5.3%)病理见不同程度的钙化、3例(3.2%)见局部坏死、2例(2.1%)肿瘤细胞呈现上皮样排列,NIH风险度分级极低88例(92.6%)、中度6例(6.3%)、高度1例(1.1%);免疫组化CD34阳性率95.8%(91/95),CD117阳性率96.8%(92/95)。超声内镜下危险因素(边缘、黏膜表面、回声、异质性)与核分裂象的相关性分析未见各危险因素与核分裂象存在明显相关(P〉0.05);临床病理特征与NIH风险分级的相关性分析仅提示病灶直径〉1.5cm与NIH风险度分级存在明显相关(P〈0.05)。结论胃肠道小间质瘤既可单发又可多发,多见于胃中上部,绝大多数呈极低或低度风险,但直径〉1.5cm时生物学行为较差,存在高风险度可能,建议干预治疗。
马娟娟谢芳唐静徐晓平何淑英白岚
关键词:胃肠肿瘤细胞核分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