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欣

作品数:53 被引量:187H指数:8
供职机构: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水利工程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天文地球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6篇黄河
  • 9篇水沙
  • 8篇水库
  • 8篇河道
  • 7篇黄河下游
  • 6篇流域
  • 5篇数学模型
  • 5篇泥沙
  • 5篇物理模型
  • 5篇小浪底水库
  • 4篇数学模拟
  • 4篇黄河口
  • 4篇含沙
  • 4篇洪水
  • 4篇冲淤
  • 3篇有限体积
  • 3篇有限体积法
  • 3篇淤积
  • 3篇水流
  • 3篇模拟系统

机构

  • 52篇黄河水利科学...
  • 7篇水利部黄河水...
  • 6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中国水利水电...
  • 3篇上海超级计算...
  • 2篇华北水利水电...
  • 2篇武汉大学
  • 2篇天津大学
  • 2篇黄河勘测规划...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青海省水利厅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京水利科学...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作者

  • 53篇余欣
  • 15篇王敏
  • 12篇夏润亮
  • 10篇窦身堂
  • 10篇李涛
  • 9篇李斌
  • 9篇杨明
  • 9篇金锦
  • 8篇张俊华
  • 7篇马怀宝
  • 7篇陈书奎
  • 7篇万占伟
  • 7篇梁国亭
  • 6篇于守兵
  • 6篇王万战
  • 6篇韩巧兰
  • 5篇王开荣
  • 4篇赖瑞勋
  • 4篇寇怀忠
  • 4篇张晓丽

传媒

  • 16篇人民黄河
  • 5篇泥沙研究
  • 2篇水利学报
  • 2篇水利水运工程...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水利水电科技...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人民长江
  • 1篇中国水利
  • 1篇海洋通报
  • 1篇水动力学研究...
  • 1篇水力发电学报
  • 1篇治黄科技信息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水利信息化
  • 1篇2005高性...
  • 1篇第六届全国泥...
  • 1篇第七届全国泥...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2
  • 4篇2021
  • 8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5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浪底水库运行以来黄河口演变分析被引量:19
2016年
小浪底水库运行以来,黄河口来水来沙减少,与1976-1996年平均年水量261亿m^3/a、年沙量6.5亿t/a、平均含沙量25kg/m^3相比,2002年调水调沙以来,黄河口来水量减少27%、含沙量减少68%,致使河口感潮段从1976-1996年的淤积,变化为调水调沙以来的冲刷,冲刷速率为34m^3/a·m。河口延伸速率从1976-1996年的1.4km/a降到小浪底水库运行以后的0.3km/a,但远离行河口门的海岸蚀退。建议减少进入黄河口的沙量,或者来沙量较大时,把泥沙分散到三角洲整个蚀退海岸和洲面以抬高洲面高程,可以达到降低行河河口延伸速率、降低防潮堤前海岸冲刷速率、改良盐碱地、改善三角洲海域生态等目的。
余欣王万战李岩王开荣
关键词:黄河口沙量河道冲淤海岸演变治理措施
黄河河口生态需水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22
2020年
黄河河口生态需水包括河流生态需水、湿地生态需水和近海生态需水。系统梳理了近20年来黄河河口生态需水目标、需水类别和需水量计算结果;结合黄河河口演变特点,提出生态需水研究的重点和主要方向。河流生态需水以满足重要渔业物种生境为主,重点研究指示物种对天然径流量节律的响应特征,量化水文-生态响应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恢复自然水文情势的生态功能。湿地生态需水应深入研究植被、土壤、水体的水盐平衡和蒸散发规律,从植被和鸟类生态位的合理设计以及生物多样性维持出发构建生态系统结构,确定湿地合理规模。近海生态需水应研究入海冲淡水对渔业物种低盐产卵育幼场的塑造和维持机制,以及重要渔业物种习性、适宜营养盐水平与磷酸盐输送扩散机制。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利津断面径流量满足已有生态需水径流量各项研究成果要求的年份比例为37%~58%,春季经流过程经常缺乏流量脉冲。初步分析以湿地、河道鱼类和近海鱼类为主要目标的全年生态需水量为86亿m^3,径流过程需要阶段性场次洪水。建议对小浪底水库调度方案进行多年优化调整,兼顾春季流量脉冲的塑造,在更大程度上满足河口生态需求。
于守兵凡姚申余欣窦身堂
关键词:生态需水河流湿地近海
黄河悬移质非均匀不平衡输沙挟沙力计算被引量:1
2011年
基于非均匀非平衡状态下挟沙力级配的研究成果,利用系统的黄河干支流资料,进行了混合沙挟沙力与实测含沙量符合性的对比分析。表明在非均匀沙不平衡输沙条件下挟沙力级配不同于悬沙级配,用挟沙力级配计算挟沙力更确切反映黄河干支流泥沙多来多排的输沙特点,说明该项研究成果在理论上是必要的,在实际中是可行的。
刘月兰余欣
关键词:黄河浑水
以加速治黄科技创新发展黄河保护治理新质生产力被引量:1
2024年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水利科技创新将为江河保护治理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大动能。简要追溯了“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过程与科学内涵,论述了水利新质生产力的三大表现特征,提出了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的三大主要抓手,即高质量标准体系、高水平技术体系、高效能管理体系。结合目前治黄事业中面临的科技挑战,聚焦治黄科技创新的六大学科集群,加快创新步伐,发展黄河保护治理新质生产力,引领治黄事业高质量发展。
余欣
黄河下游洪水风险方案计算与分析
本文根据洪水风险图制作要求,利用黄河下游二维水沙数学模型,计算不同频率洪水情况下计算区域的流速场、滩区淹没范围和水深分布,能够较好的反应生产堤阻水、滩区行洪及滞洪等因素对水流泥沙运动的影响,能直观地反应诸如控导工程及险工...
梁国亭余欣张晓丽赖瑞勋卢冬梅
关键词:数学模型洪水风险黄河下游
文献传递
流域数学模拟系统发展方向及关键技术被引量:5
2012年
重点介绍了黑河流域综合模型、数字流域模型、二元演化模拟系统以及黄河数学模拟系统等4个流域模拟系统的新进展;从发展理念、生产方式、质量评测、集成建模以及支撑途径等5个方面,凝练了系统模拟系统发展新态势,突出水-经济-生态过程的耦合模拟,注重构件化组装的集约化生产方式,突出模型科学评价和公共开发环境建设,重视多源数据同化和模型参数化.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做好数学模型不确定性及评价技术、数学模型复杂数据高效存取及其仿真可视化、协调大尺度和跨学科模型集成及云服务技术、三维/四维变分同化技术、基于物联网的混合虚拟河流试验技术、水循环及其多物质输移过程和模拟技术等方面研究工作.
余欣寇怀忠王万战
关键词:质量评测
维持黄河下游河槽排洪输沙能力方案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利用黄河下游水动力学泥沙冲淤数学模型,采用3个20年设计水沙系列对河段的冲淤及平滩流量的变化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①各水沙系列的前10年,下游各河段均处于沿程冲刷状态,而后10年各河段则出现了淤积;②只有系列2能维持整个下游河道的平滩流量在4000 m3/s以上;③各系列前10年塑造河槽阶段的水沙过程均比较合理,基本实现了平滩流量稳定增大的目的,后10年河道平滩流量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小;④应尽量控制小浪底出库含沙量不超过200 kg/m3且细泥沙比重在75%以上。
韩巧兰余欣杨明王艳平王敏
关键词:平滩流量河槽小浪底水库黄河下游
小浪底水库“腾库迎洪”期异重流形成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小浪底水库异重流的形成与运行规律是关系黄河调水调沙方案拟定的重要指标。基于现场调研、理论探讨与预测分析结合等手段,明晰了2018年“腾库迎洪”期小浪底水库来水来沙过程,根据水库调度与库区淤积形态等边界条件,观测了异重流的形成与运行,采用基于流速分布的水库异重流潜入点预测公式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2018年7月库区产生的剧烈冲刷,在潜入点处发生大量淤积,水深大幅减小,引起潜入点下移;潜入点位置随入库水沙增大、坝前水位降低及库区淤积的推进向坝前移动,计算与实测结果反映了该变化过程。
夏润亮李涛李涛余欣夏军强
关键词:异重流淤积形态冲刷小浪底水库
基于MPI的黄河水沙数学模型并行计算技术研究
基于MPI(MessagePassingInterface)消息传递实现了黄河二维水沙数学模型的并行编程.以数据的分布存储作为区域划分的依据,实现了计算量的负载平衡;在全局网格和局部区域之间建立映射关系,并且在临界单元、...
余欣杨明王敏姜恺袁俊章赛进
关键词:MPI水沙数学模型并行计算微处理器
文献传递
水动力学数学模型并行计算技术研究及实现被引量:8
2007年
基于MPI(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消息传递实现了黄河二维水动力学数学模型的并行编程。以数据的分布存储作为区域划分的依据,实现了计算量的负载平衡;在全局网格和局部区域之间建立映射关系,并且在临界单元、进出口单元、共用节点等通过规约等进行特殊处理,一方面尽可能的减少通讯量,另一方面也避免消息的阻塞。采用曙光4000A系统的8个CPU进行计算的加速比达0.8,多CPU并行计算极大的提高了计算任务的容量,使得无法在单机上完成的巨量计算成为可能。
杨明余欣姜恺高文永
关键词:MPI并行计算规约加速比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