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立
- 作品数:80 被引量:361H指数:9
- 供职机构:安阳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小麦品质遗传研究进展与品种选育被引量:3
- 2007年
- 本文从小麦品质育种的角度,根据麦谷蛋白、小麦面团稳定时间、淀粉糊化特性、含1BL/1RS易位系小麦品种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研究成果,提出了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品质改良途径。
- 杨春玲关立侯军红王阔宋志均韩勇李晓亮
- 关键词:小麦品质品质性状品种选育
- 植物生长调节剂丰优素对小麦产量因素及容重的影响被引量:4
- 2007年
- 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丰优素对小麦产量因素及其容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灌浆盛期末喷施丰优素可显著提高小麦千粒重;对穗粒数、单穗重和容重也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均未达显著水平。田间观察表明,喷施丰优素对延长小麦后期叶片功能,抵御干热风有一定作用。
- 关立韩勇李晓亮庞铁栓侯军红郭鹏飞
- 关键词:植物生长调节剂容重
- 灰色多维综合隶属度评估方法在小麦品种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24
- 2006年
- 结合2001—2002年度河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安阳试点实例,运用作物灰色育种原理与方法,介绍了灰色多维综合隶属度评估方法在小麦品种评价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认为这种方法可综合考虑多个性状,对品种的评价更客观、合理和科学.
- 关立张志民祁国宾郭鹏飞王卫民王新平韩勇
- 关键词:小麦
- 小麦优质高产高效水肥综合调控技术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研究了6种水肥供应模式对小麦产量及生育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安阳市生态条件为代表的豫北地区,如果从高产、高效的角度考虑,6种模式中,施纯N 225 kg/hm2,越冬始期和拔节期分别浇水450 m3/hm2,产量三因素协调,是取得小麦高产高效的最佳模式;施纯N 180 kg/hm2,越冬始期和拔节期分别浇水750 m3/hm2,也是较好的高产高效模式。
- 关立齐光荣韩勇薛鑫
- 关键词:小麦高产高效
- 秩次分析法在评价绿豆区试产量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4年
- 运用金文林教授提出的秩次分析法对国家绿豆区域试验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对各试验环境进行常规方差分析,并定义三个统计数:平均分级值H1、产量秩次值H2、环境区分指数YM,并在多重比较的基础上对各参试品种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提出了自已的建议。
- 杨春玲王永士王阔郭瑞林关立侯军红宋志均
- 关键词:绿豆秩次分析法
- 不同密度对安麦8号和安麦9号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被引量:5
- 2018年
- 为了选择豫北冬小麦新品种安麦8号和安麦9号适宜的种植密度,采用裂区设计,以品种安麦8号、安麦9号和周麦18为主处理,以播量180万/hm^2、240万/hm^2和300万/hm^2为副处理进行随机区组排列,研究了不同密度对小麦品种干物质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返青期和拔节期,适量增加密度可以增加单株干物质量和叶面积系数。180万/hm^2和240万/hm^2种植密度的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高于300万/hm^2种植密度,亩穗数则相反。同一密度下,安麦8号和安麦9号总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高于对照品种周麦18。安麦8号和安麦9号产量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其在180万/hm^2和240万/hm^2种植密度下的产量表现优于300万/hm^2种植密度产量。
- 薛志伟杨春玲宋志均关立侯军红郜峰
- 关键词:干物质
- 安麦1241产量品质和抗性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安麦1241”是由安阳市农业科学院小麦所选育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其在2015—2017年河南省区域试验中表现优异,产量分别达到8190.4kg·hm-2、8178.4kg·hm-2,较对照品种产量分别增加7.51%、7.21%,增产点率分别达到83.3%、100.0%,年际间产量变异系数仅为0.1%,具有较好的适应性、高产稳产性。品质分析表明,“安麦1241”为中筋品种;抗性鉴定表明,2a试验中,“安麦1241”条锈病均达到中抗或高抗水平。
- 张凡杨春玲关立侯军红宋志均韩勇
- 关键词:抗性
- 一种小麦育种专用人工授粉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育种专用人工授粉器,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该一种小麦育种专用人工授粉器包括:储粉箱,储粉箱设有进气口和出粉口;供气机构,与储粉箱的进气口相连通;手柄,右端与储粉箱可拆卸连接;授粉头,包括套筒、挡环、套...
- 郜峰杨春玲贠超侯军红宋志均关立刘国涛范华兵薛志伟董军红周其军
- 文献传递
- 河南省小麦新品种漯麦906和昌麦18的高产特点
- 2019年
- 为了明确小麦新品种的高产特点,充分挖掘其增产潜力,以周麦18为对照,分析了漯麦906和昌麦18的群体性状以及产量构成等特点。结果表明:与周麦18相比,漯麦906和昌麦18的总茎数在越冬期和起身期无显著差异,拔节期明显较低;抽穗前叶面积指数增速较慢,抽穗后降幅较小,生育期内叶面积指数变化较为平稳,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和转移;穗粒数多,千粒重大,弥补了总穗数显著较低的不足;产量显著提高,增产幅度分别达到了4.26%和4.18%。漯麦906和昌麦18高产的主要特点是主茎穗比例高,花后叶面积指数降幅小,穗粒数多,千粒重大。
- 薛志伟杨春玲关立
- 关键词:叶面积指数
- 小麦杂交育种F_(1)代多目标性状灰色综合评判被引量:2
- 2022年
- 为了提高育种效率,采用灰色综合评判法对2020—2021年度安阳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育种过程中的50个F;代小麦杂交组合进行了多性状优势的综合评估。根据灰色综合评判值评出一等组合19个,二等组合22个,三等组合9个。其中,最优组合为7号组合,灰色综合评判值为0.7925,其单株产量、结实性和粒质均已达到育种目标,达标指数均为1.0000;株高和千粒重比较接近育种目标性状,达标指数分别为0.8511和0.7692;而饱满度和单株穗数则距育种目标性状较远,达标指数分别为0.4444和0.5222。因此,在随后的选育过程中,该组合应当在保证其他性状稳定遗传的前提下,加强对饱满度和单株穗数的重点选择。其他组合也可以通过类似的分析获得最佳的处理方式。该方法可以让育种工作者在育种早期确定重点组合,然后在其后代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节省人力、物力、地力和财力,极大地提高了育种效率,建议在杂交育种工作中广泛推广。
- 关立杨春玲韩勇宋志均薛志伟侯军红薛鑫张凡
- 关键词:小麦杂交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