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栩 作品数:15 被引量:143 H指数:6 供职机构: 西华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化学工程 生物学 更多>>
硝尔库勒湖可培养放线菌多样性及其功能酶和抗细菌活性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认识和了解硝尔库勒湖可培养放线菌的多样性、功能酶和抗细菌活性特点,为今后的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应用可培养技术和基于16S r 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硝尔库勒盐湖沉积物中放线菌的多样性。常规方法检测样品成分因子,并筛选了嗜盐放线菌的蛋白酶、淀粉酶和酯酶活性;抑菌圈法检测放线菌新种的抗细菌活性。【结果】分离获得了51个OTUs,分属于24个不同的属,其中15个OTUs代表了放线菌新种;链霉菌属是优势菌属,占全部分离菌株数量的16.25%。硝尔库勒湖放线菌类群数量一定程度上受样品成分因子的协同影响。代表新种的菌株展示了良好的功能酶活性和抗细菌活性,其中代表链霉菌新种的菌株XHU5011不仅具有多种酶活性,而且具有强大的抗金黄葡萄球菌、耻垢分枝杆菌和荧光假单胞菌的能力,具有很好的开发潜能。【结论】硝尔库勒盐湖中存在丰富的可培养放线菌多样性,潜藏着大量的放线菌新资源,并且具有很好的功能酶和天然产物挖掘潜力。 关统伟 向慧平 冯栩 杨阳 焦士蓉 赵辉平关键词:放线菌 抗细菌活性 生物硫铁生成菌的选育及处理重金属效果研究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离高产生物硫铁生成菌,初步鉴定并研究其生成限制因素及处理重金属效果。[方法]利用分离驯化出的1株高产生物硫铁复合材料(生物硫铁)的硫酸盐还原菌(srb1),考察硫酸亚铁浓度、有机物浓度以及搅拌速度对其生成生物硫铁的影响。[结果]有机物和Fe SO4·7H2O的浓度是制约生物硫铁生成的关键因素,生物硫铁处理重金属Cr6+、Pb2+、Cd2+、Cu2+效果显著,去除率达90%以上,尤其是处理重金属Cu2+废水最佳,去除率达99%以上。[结论]筛选到生物硫铁生成菌srb1,初步鉴定为梭状芽胞杆菌属Clostridium mesophilum。确定了生物硫铁生成的最佳培养条件为乳酸钠15 m L/L+酵母膏8 g/L+Fe SO4·7H2O 15 g/L。 杨阳 谢翼飞 朱德文 谷晋川 冯栩 魏春梅关键词:硫酸盐还原菌 重金属废水 印染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进展 被引量:47 2006年 对国内外印染废水生物治理中好氧法、厌氧法及其联合处理技术的应用和进展作了综述;总结了国内外生物强化技术的发展,包括微生物的纯培养和复合培养技术,以及微生物的固定技术;展望了生物处理的发展趋势。 冯栩 廖银章 李旭东关键词:染整 废水处理 生物处理 多株功能菌的混合培养 被引量:13 2009年 以自行研制的功能菌为对象,通过菌体生长曲线与基质消耗曲线的比较与分析,研究不同菌混合培养时各菌的生长与单一培养时的差异.结果显示,功能菌FPN、FEm、FCB和F10单一培养时,菌体生长过程服从修定的Logistic方程,最大比生长速率分别为0.248h-1、0.207h-1、0.196h-1和0.348h-1;当FPN和FEm为一组、F10和FCB为一组进行两株菌混合培养时,由分离培养基计数得到的各种菌的生长曲线与对应的该菌单一培养时的生长曲线无显著差异,各组的基质消耗曲线与各自对应的菌单一培养时的消耗曲线之和无显著差异;当FPN、FEm、FCB、F10这4株菌混合培养时,混合菌体的生长曲线与单一培养时的菌体生长曲线之和无显著差异,碳源消耗曲线与各菌单一培养时的碳源消耗曲线之和无显著差异. 冯栩 李旭东 曾抗美 刘庆华关键词:功能菌 菌剂 抑菌试验 动力学 水解酸化改善钻井废水可生化性 被引量:5 2007年 废水生物处理具有运行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但钻井废水的可生化性差,影响着用生物法对其进行处理。以实际钻井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解酸化法处理钻井废水,可显著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经48h水解酸化,钻井废水的表观BOD5/COD值由0.004提高到0.034。用接触氧化反应器处理经水解酸化处理的废水,处理效果比较稳定,COD平均去除率达35.5%。 彭娟华 冯栩 李旭东关键词:钻井废水 水解酸化 生物接触氧化 可生化性 微波消解法测定高氯废水的COD探讨 被引量:3 2017年 高氯废水中氯离子的存在会严重干扰COD的测定。本文采用微波消解法测定高氯废水的COD,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时氯离子对COD测定结果的影响小于传统重铬酸盐法。当氯离子质量浓度在0~30 000 mg/L、COD≤500 mg/L时,可添加一定量的硫酸汞进行COD的测定,相对误差≤±5%,满足国标允许范围。对实际水样页岩气压裂返排液进行测定时,微波消解法能够消除Cl^-对COD测定干扰,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冯栩 鲍晋 曹潜 刘涛 刘恒 梁婧华 夏丽娟 杨阳关键词:微波消解法 高氯废水 COD 活性污泥系统处理苯酚废水的生物强化效果 被引量:34 2006年 通过性能测定观察到,菌株Candidasp.对苯酚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因此选取来作为生物强化试验的模式菌株.通过不同接种量、不同苯酚初始浓度的比较实验,发现随着菌体加入量的增加,活性污泥系统获得的生物强化效果逐渐增强,随着初始底物浓度的增加,活性污泥系统的生物强化效果逐渐减弱,同时通过20d的长期实验发现,强化效果没有随时间减弱,而且比单独活性污泥系统经过20d驯化所得的降解能力高60%. 朱永光 冯栩 廖银章 李旭东关键词:生物强化 模式菌株 苯酚 四川浓香型大曲生产中酵母菌、芽孢杆菌与工艺指标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6 2020年 研究四川浓香型白酒制曲过程中酵母菌、芽孢杆菌类群以及工艺指标(理化因子和质量指标)的动态变化,分析大曲中酵母菌和芽孢杆菌多样性及其与工艺指标的关系。根据QB/T 42572011《酿酒大曲通用分析方法》,监测制曲过程中的工艺指标,同时采用纯培养技术对11个样品中的酵母菌和芽孢杆菌进行选择性分离。纯培养获得的194株酵母菌,归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的9个属,其中7个属都集中在酵母菌目(Saccharomycetales);148株芽孢杆菌被鉴定为8个种,其中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为优势菌。另外,研究也验证了四川浓香型大曲在生产周期第90~180天为最佳使用期的生产经验,随着贮存期的继续延长,大曲品质出现大幅下降。冗余分析显示,温度、水分、酸度和淀粉含量与两大微生物类群以负相关为主,3种酵母菌(Kazachstania exigua、Candida tropicalis和Wickerhamomyces anomalus)和3种芽孢杆菌(B.subtilis、B.horneckiae和B.megaterium)是影响大曲质量的关键微生物类群。四川浓香型大曲生产过程中具有丰富的酵母菌与芽孢杆菌多样性且发生动态变化,它们既受到制曲理化因子的调控,也影响大曲品质。 向慧平 林宜锦 关统伟 张家旭 尚红光 赵小林 焦士蓉 冯栩 杨阳关键词:浓香型大曲 酵母菌 芽孢杆菌 关联性分析 模块化页岩气压裂返排液微生物处理效果快速评价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模块化页岩气压裂返排液微生物处理效果快速评价装置,主要由储液罐、计量泵、加热套管、微生物反应器、溶解氧探头、温度探头、絮凝沉降罐、高精度加药泵、曝气泵、大范围变速搅拌装置、出水罐和PLC控制器组成。本发明针对... 冯栩文献传递 钻井废水的生物强化处理 被引量:5 2014年 从受钻井废水污染的土壤样品中筛选菌株进行生物处理实验,确定7株菌进行菌剂配伍。通过正交实验剔除可能有抑制作用的菌株,并确定菌剂各组成菌株的最佳配比,制成复合微生物菌剂。考察5种添加物对菌剂的影响,结果显示,当硫酸铵的添加量为20 mg/L时降解率为60%,高于其他添加物。生物强化实验结果显示,投加菌剂的反应器对钻井废水的平均降解率为42%,比未投加菌剂的对照实验的平均降解率(16%)高,而且耐冲击负荷性和降解性能稳定性优于对照实验。 冯栩 谷晋川 鲍晋 龚志莲 江元霞 张彬 魏春梅关键词:钻井废水 正交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