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豫
-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医用检验科样本切片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检验科样本切片装置,包括工作台和设于工作台上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水平安装有推力装置一,所述推力装置一的活动端竖直安装有推力装置二,所述推力装置二下方设有与其活动端固连的切片器;所述切片器包括:刀...
- 刘世豫李敏
- 文献传递
- 转氨酶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研究转氨酶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976名体检者,于清晨空腹采血,进行相关检测,并对受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脂肪肝的诊断标准,确定脂肪肝患者例数,讨论脂肪肝的发生与转氨酶异常情况的关系。结果:我院976位体检者中,结果阳性的患者260例,检出率达26.63%;其中533位男性受检者中结果阳性者216例,检出率为40.53%;443位女性受检者中结果阳性者44例,检出率为9.93%。通过统计学比较发现男性脂肪肝检出率(40.53%)明显高于女性(9.93%)(P<0.05)。结论:定期体检对于早期发现脂肪肝十分重要,转氨酶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作用显著。
- 李茜刘世豫
- 关键词:转氨酶脂肪肝
- 两种免疫检测法在HIV抗体检测中的效果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对比两种免疫检测法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21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进行HIV抗体检测的10316份血液样本,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对上述血液样本进行HIV抗体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样本送至HIV确认中心确认;以确认中心结果为依据,对比ELISA与ECLIA检测HIV抗体情况。结果:ELISA检测的阳性率为0.29%(30/10316),ECLIA检测阳性率为0.27%(28/10316),两种方法HIV抗体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经确认中心确认阳性样本26份,两种检测方法假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确诊符合率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LISA法与ECLIA法用于HIV抗体检测中效果显著,符合率较高,但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势,临床可综合考虑。
- 刘世豫田居灵梁静宋晨辉
-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敏感性
- 冠状动脉病变与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变化,评估ox-LDL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139例冠心病患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103例,非ACS组86例〕和210例健康对照组人群血浆ox-LDL水平;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冠心病组分为多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CS组患者和非ACS组患者ox-LDL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ACS组为(185.44±70.11)mg.L-1,非ACS组(139.51±58.790)mg.L-1,对照组为(80.47±25.96)mg.L-1,P均<0.001];且ACS组患者ox-LDL水平显著高于非ACS组(P<0.001)。冠状动脉多支、双支、单支病变组ox-LDL水平分别为(180.34±76.92),(149.18.15±64.80),(137.74±58.09)mg.L-1,多支高于单支(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仅与ox-LDL相关(R2=0.046,β=0.208,P=0.000)。结论:冠心病患者ox-LDL水平升高与病变程度相关,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变化尤为明显。
- 唐庆李茜赵伊婷白利萍刘世豫
- 关键词: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状动脉造影
- 8278例输血患者输血反应调查
- 2012年
- 输血治疗已成为临床抢救、治疗危重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高科技化管理运用于输血,其安全性逐步提高。由于血液成分的复杂性,临床输血的不良反应时常发生,因此输血反应一直以来受到很多医疗工作者的关注。输血反应的发生与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血液质量、
- 刘世豫李菲
- 关键词:输血反应输血患者输血治疗临床抢救血液成分
- 创伤骨科病人大量输注红细胞对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分析大量输注悬浮红细胞后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探讨及时补充血浆和(或)血小板的必要性。[方法]按输血量分为为3组,分别是输血1 500~2 500 ml、2 500~3 500 ml及输血>3 500ml以上时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PLT)量。[结果]大量输注悬浮红细胞输入1 500 ml后PT、APTT时间、FIB及PLT量无明显改变;但输血量达2 500~3 500 ml,平均为3 127 ml时,PT、APTT时间明显延长,其中PT延长为正常对照的1.54~8.63倍,(平均2.86倍);APTT延长为正常对照的1.19~5.01倍(平均2.24倍);同时FIB含量在(0.02~3.29)g/L平均1.21 g/L;PLT量(13~107)×109,平均(36.95±20.13)×109。补充凝血因子制品及血小板后有29例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得以纠正。[结论]患者大量输注悬浮红细胞后应及时补充凝血因子制品和(或)血小板,减少出血,避免发生凝血功能障碍。
- 刘世豫尹宁孙玉清张裕祥
- 关键词:大量输血凝血功能
- 一种医学检验科用加液稀释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学检验科用加液稀释装置,包括支架和水平固设于支架上的推力装置一、推力装置二和滑轨,所述滑轨中滑动安装有齿条,所述推力装置二的活动端连接齿条,用于推动齿条在滑轨中滑动;所述推力装置一的活动端固设有夹持...
- 刘世豫马洁
- UF-500i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评价UF-5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在尿路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22例疑为尿路感染(UTI)患者的UF-5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白细胞、酵母样真菌及细菌计数的结果,同时整理出这322例的细菌培养的鉴定结果,将UF-5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的检测结果与之做比较分析。计算UF-5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对诊断UTI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的评估参数,并评价UF-5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与定量细菌培养对诊断UTI的一致程度。结果 UF-500i尿有形成分分析阳性检出率为28.88%(93/322),细菌培养阳性检出率为26.09%(84/322)2种检测方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4,P>0.05),且一致性较好(Kappa=0.743 1)。UF-5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判断筛选UTI信息的敏感度为72.54%(74/102),特异度为92.27%(203/220),阳性预测值为79.57%(74/93),阴性预测值为87.88%(203/231);UF-500i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测得球杆状细菌散点图的分布情况与尿细菌培养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UF-5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的"UTI信息"参数对诊断尿路感染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对细菌培养为阴性的UTI患者的明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刘世豫邓玮祁晓婷
- 关键词:泌尿道感染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