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辉
-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布索轻钢门式刚架受力性能的研究
- 2010年
- 以两跨门式刚架为研究对象,探讨索布置(包括索支承布置)的合理形式并确定两种布索方案.以两榀等跨度双跨轻钢门式刚架为模型,采用平面梁单元、平面杆单元及平面索单元组成的混合非线性单元,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其进行分析.通过对普通轻钢门式刚架以及两种不同预应力索布置刚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静力分析,比较它们在施加不同预应力方案的过程中及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刚架结构内力和变形的变化规律,为探讨其更为合理有效的构造方案提供参考.
- 刘东辉尹新生尹新生刘艳兵
- 关键词:预应力竖向荷载门式刚架
- 侧嵌式管桩受力性能及桩土相互作用试验研究
-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建筑结构对结构基础要求的提高促进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广泛应用。但在工程实践中,为满足管桩桩基更高的承载力及变形要求,通常需要增大单桩桩长和桩径,导致混凝土用量加大、施工效率降低、经济成本增高。已有...
- 刘东辉
- 关键词:相互作用室内模型试验
- 文献传递
- 创缘周围血管生成在皮肤损伤时间推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6年
- 皮肤损伤时间推断一直以来都是法医病理学者所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具有方便、敏感的特性,它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皮肤损伤时间推断研究的发展。然而,有效指标的缺乏却限制了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应用。血管生成在皮肤损伤愈合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可能在皮肤损伤时间推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 陈志明卢英强宣兆艳刘东辉王利君
-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血管生成
- IL-1,IL-8,VEGF在小鼠皮肤切创中的表达及其与损伤时间关系的研究
- 目的:探讨IL-1,IL-8及VEGF在小鼠皮肤切创中的表达及其与损伤时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不同损伤时间(生前伤5min~9d;死后伤5min0min)小鼠皮肤切创组织中IL-1,IL-8及VEGF的表达变...
- 刘东辉
- 关键词:皮肤创伤IL-1IL-8VEGF小鼠
- 文献传递
- IL-8在大鼠皮肤切创中的表达及其与损伤时间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刘东辉卢英强陈志明王心蕊张宇
- 关键词:损伤时间推断皮肤切创IL-8病理生理学基础创伤修复
- IL-1及VEGF在大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IL-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与损伤时间的关系,以期为法医病理学皮肤损伤时间判定提供有效的免疫组织化学指标。方法:51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17组(每组3只),随机选取13组大鼠背部皮肤行切割创,在伤后不同时间(5、10、30 min及1、3、5、7、9和12 h以及1、3、5和7 d)处死大鼠作为生前损伤组;另取3组大鼠,脱颈处死后5、10及30 min在背部行切割创,作为死后伤对照组;取余下1组大鼠背部皮肤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生前损伤组、死后伤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不同损伤时间的生前伤、死后伤及正常皮肤组织中IL-1及VEGF的表达变化。结果:在生前损伤组,IL-1于伤后30 min,即在上皮组织和肉芽组织(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中呈阳性表达,并持续至伤后5 d,IL-1阳性细胞率在损伤后3 h内较低,伤后5 h达到峰值(49.87%±3.42%),随后有所下降,但伤后3 d达第2次峰值(47.56%±7.52%),而后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VEGF于损伤后3 h在表皮组织中呈阳性表达,且持续至伤后10 d。死后伤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IL-1及VEGF的表达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VEGF和IL-1随损伤时间变化呈规律性表达,VEGF和IL-1可作为法医学皮肤损伤时间判定的有效指标。
- 宣兆艳卢英强刘东辉王心蕊陈志明王利君
-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白细胞介素1内皮生长因子
- 个体私营企业协会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 该文详细讨论了如何开发一套具有高度可扩展性,可重用性和高度可维护性的个体私营企业管理系统(简称个私协管理系统).在设计上,个私协管理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组件式方法进行设计,面向对象技术是当前提高软件质量,增加软件复用程度的一...
- 刘东辉
- 关键词:面向对象技术软件复用数据管理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