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丽娟

作品数:7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输血
  • 2篇红细胞
  • 2篇不规则抗体
  • 1篇血袋
  • 1篇血型
  • 1篇血型系统
  • 1篇血样
  • 1篇血液
  • 1篇血液采集
  • 1篇用药
  • 1篇预防性用药
  • 1篇试管
  • 1篇输血安全
  • 1篇输血不良反应
  • 1篇输血患者
  • 1篇输血科
  • 1篇输血前
  • 1篇输注
  • 1篇输注效果
  • 1篇细胞输注

机构

  • 7篇长治医学院附...

作者

  • 7篇刘丽娟
  • 5篇杜肖刚
  • 3篇王丽荣
  • 2篇潘慧芳
  • 1篇李晋锋
  • 1篇武洪琳
  • 1篇申少华
  • 1篇李欣丰
  • 1篇解桂花

传媒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长治医学院学...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 1篇国际输血及血...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某院2019年红细胞库存时间分析
目的评估我科库存量设置合理性。方法对本院2019年出库的去白悬浮红细胞出库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 334U红细胞的总库存时间中位数为13d,血站库存时间中位数为10d,输血科库存时间中位数为2d,94.56%的红...
刘丽娟
输血前预防性用药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探讨输血前用药对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分析本院2014年4月~2015年11月报告的输血不良反应信息。根据输血前用药情况,将预防性使用地塞米松的患者设为预防组1,预防性使用异丙嗪的患者设为预防组2,输血前不使用药物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3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 466人次输血治疗的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36例,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0.21%,其中过敏反应最多,占不良反应的80.56%;各类血液成分中,单采血小板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比例最高,发生率为0.58%。预防组1、2和对照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过敏反应及发热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前预防性用药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无明显作用。
刘丽娟杜肖刚王丽荣武洪琳
关键词:输血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发热反应预防性用药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实践
输血科建设在医院发展中相对滞后,科室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随着输血医学成为临床医学二级学科,为输血专业发展开拓了更大的空间。在积极培养输血医师、开展治疗项目和加强临床用血服务的同时,输血科应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杜肖刚刘丽娟王丽荣
Rh表型同型红细胞输注效果评价
2022年
目的:分析评价红细胞Rh表型同型输注的输血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1例输血患者临床资料,共输血391次,根据有无进行Rh(CcEe)同型输注分为同型输注组和配合型输注组,比较2组输血疗效。结果:同型输注组输注有效率明显高于配合型输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输注次数增加,同型输注组有效率未发生明显降低(P>0.05),而配合型输注组输注无效率明显增高(P<0.05);≥4次输血,同型输注组输注有效率较配合型输注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红细胞Rh表型同型输注能提高反复输血患者的输血效果。
刘丽娟杜肖刚潘慧芳李伟马登峰郭晓玲
关键词:输注效果
一种可将血样留于试管中的血辫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液采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将血样留于试管中的血辫,包括血袋和试管,所述血袋的顶端连通有采血导管,所述试管靠近采血导管的一端安装有安瓿接口,所述安瓿接口和采血导管之间连通有连接导管,所述连接导管的外表面设...
刘丽娟姬斌李欣丰
12872例预输血患者RhE抗原及不规则抗体调查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Rh血型系统是人类RBC血型系统中最复杂的一个血型系统,其临床意义仅次于ABO血型系统。目前为止,该系统所含有的抗原数目最多,达50个,但临床最重要、最常见的有5个,抗原强度依次为D〉E〉C〉c〉e。目前,D抗原已被列为医院预输血患者常规检测项目,但其他抗原,尤其是人群分布较多的E抗原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王丽荣杜肖刚刘丽娟解桂花申少华李晋锋
关键词:输血患者不规则抗体RH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
Rh表型分布分析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5
2021年
Rh血型系统抗原种类繁多,抗原强度仅次于ABO血型系统,输注Rh系统不相合血液会引起迟发性溶血反应,不规则抗体产生等输血不良反应;。临床上最重要、最常见的是D、C、E、c、e 5个抗原。目前的常规检测大多只检测D抗原,本研究通过对RhD阳性献血者的C、E、c、e抗原的检测,分析Rh表型的分布情况,探讨Rh表型血清学检测的临床意义。
刘丽娟杜肖刚马登峰郭晓玲潘慧芳李伟
关键词:不规则抗体输血安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