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亮
- 作品数:13 被引量:8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 体外法添加苹果酸与饱和脂肪酸对瘤胃功能菌群数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本试验在添加饱和脂肪酸即硬脂酸(Stearic acid,SA)的基础上添加不同水平的苹果酸(Malic acid,MA),采用体外法对瘤胃微生物进行培养,通过实时定量(Real-time)PCR方法检测在添加脂肪酸和苹果酸后,对瘤胃功能微生物如纤毛虫、产甲烷菌,纤维分解细菌、氢化细菌以及脂肪分解菌的数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硬脂酸后对脂解厌氧弧杆菌(Anaerovibrio lipolytica)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Fibrobacter succinogenes)数量产生了显著影响,脂解厌氧弧杆菌数量减少了95.8%(P<0.001),产琥珀酸丝状杆菌数量增加了52.5%(P<0.05)。添加苹果酸后,添加5mmol/L MA处理组的脂解厌氧弧杆菌数量减少了91.2%(P<0.001),添加10mmol/L MA处理组,减少了94.8%(P<0.001),而MA10组比MA5组的该菌数量减少了41.3%(P<0.05)。本研究结论是硬脂酸和苹果酸分别对瘤胃部分微生物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二者对瘤胃微生物的互作影响并不显著。
- 李旦王加启卜登攀刘亮刘开朗赵圣国于萍
- 关键词:苹果酸PCR
-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08年
-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作为一种普遍存在于大多数牛场的奶牛健康问题,目前已经得到人们充分认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患SARA的奶牛产奶量会普遍降低,损害母牛健康,强制性淘汰率增加,最终影响生产者的经济利益。作者就目前与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有关的饲养管理及其预防措施进行综述,希望对奶牛生产者如何正确的预防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有所帮助。
- 刘亮王加启刘仕军卜登攀梁松
- 关键词: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
- 日粮油脂对肉牛瘤胃液中A.lipolytica,F.succinogenes,R.flavefaciens,B.fibrisolven和R.albus数量的影响
- 本研究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研究日粮添加鱼油和葵花油对肉牛瘤胃液细菌数量的影响。4头带有永久性瘤胃瘘管肉牛随机分配到4个处理组中。试验设计采用4×4拉定方,日粮精粗比为35;65,每期试验维持21天。在每期试验第15天每...
- 刘仕军王加启卜登攀刘亮梁松魏宏阳周凌云李旦
- 关键词:油脂饲料瘤胃细菌
- 文献传递
- 日粮添加LA和DHA对乳脂脂肪酸含量及比值的影响被引量:14
- 2008年
- 本试验选用带有永久性瘤胃、十二指肠和回肠瘘管的泌乳荷斯坦奶牛4头,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日粮添加亚油酸(L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乳常规组成、消化道各段食糜pH以及乳脂脂肪酸构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LA和DHA不影响乳蛋白和乳糖含量(P>0.05),而添加DHA有显著降低乳脂含量的趋势(P>0.05);日粮共同添加LA与DHA能提高十二指肠前消化道的pH,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单独添加DHA显著降低了回肠的pH(P<0.05);日粮单独添加DHA增加乳脂中C23:0脂肪酸的含量,但并不降低乳脂中总饱和脂肪酸量。与对照组相比,LA与DHA共同添加使乳脂中总多不饱和脂肪酸增加了100%(P<0.05)。LA与DHA共同添加使乳脂中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由3.18降低至1.24(P<0.05)。添加DHA使乳脂中总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由5.94降低至3.00(P<0.05)。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日粮添加LA和DHA可改变乳脂中脂肪酸的组成和比例,有利于人体健康,但DHA使产奶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 刘仕军卜登攀王加启梁松刘亮魏宏阳周凌云
- 关键词:二十二碳六烯酸乳成分脂肪酸
- EPA/DHA对体外发酵以及瘤胃液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DHA/EPA对体外发酵和瘤胃液脂肪酸变化的影响。本试验采用持续动态人工瘤胃装置,向发酵罐中添加EPA/DHA,连续培养7d,分析脂肪酸组成的变化以及发酵模式的改变。结果表明日粮添加EPA/DHA...
- 刘亮王加启卜登攀刘仕军
- 关键词:人工瘤胃瘤胃发酵
- 文献传递
- 纳豆芽孢杆菌对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影响被引量:19
- 2008年
- 本试验通过人工瘤胃持续发酵体系,研究添加不同浓度纳豆芽孢杆菌对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影响。本研究设3个处理组,空白对照组(CK),添加人工瘤胃发酵罐容积1%的纳豆芽孢杆菌处理1组(TR1)和添加人工瘤胃发酵罐容积5%的纳豆芽孢杆菌处理2组(TR2)。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纳豆芽孢杆菌处理组有提高瘤胃pH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TR2组NH3-N浓度始终高于对照组(CK)(P<0.05),但TR1与CK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本试验中TR1和TR2组微生物蛋白(MCP)值均显著低于CK组(P<0.05)。与CK组相比较,添加纳豆芽孢杆菌处理组挥发性脂肪酸(VFA)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TR2组乙酸、丙酸、丁酸和挥发性脂肪酸总量分别提高6.52%、1.96%、11.02%和5.77%(P<0.05),乙酸∶丙酸比例显著上升(P<0.05);但TR1和TR2组之间,TR2组除了丁酸含量显著高于TR1组(P<0.05)外,其余指标差异均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纳豆芽孢杆菌对瘤胃氮的转化利用有一定负面影响,但提高了瘤胃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代谢。
- 邓露芳王加启姜艳美刘亮卜登攀周凌云
- 关键词:纳豆芽孢杆菌人工瘤胃发酵瘤胃微生物
- EPA/DHA对体外发酵及瘤胃液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被引量:5
- 2008年
-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DHA/EPA对体外发酵和瘤胃液脂肪酸变化的影响。试验通过采用持续动态人工瘤胃装置,向发酵罐中添加EPA/DHA,连续培养7 d,分析脂肪酸组成的变化及发酵模式的改变。试验结果表明,日粮添加EPA/DHA使瘤胃液pH升高(与CK相比,Trt1和Trt2分别升高了0.11和0.35),Trt2与CK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与CK相比处理组3种主要挥发酸中乙酸浓度下降(P<0.01),丙酸浓度升高(P<0.01),丁酸浓度下降(P<0.01),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与对照组相比略有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添加EPA/DHA使瘤胃液脂肪酸成分发生改变。与CK相比处理组C18∶0含量显著下降(P<0.01);t-11 C18∶1含量显著升高(P<0.01);c-9,t-11 CLA含量显著升高(P<0.01),但是两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因此,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EPA/DHA可以改变瘤胃发酵模式,影响不饱和脂肪酸瘤胃氢化过程,使脂肪酸组成发生改变,为采用新的营养措施调控反刍动物产品中CLA的含量提供理论依据。
- 刘亮王加启卜登攀刘仕军魏宏阳周凌云刘开朗
- 关键词:人工瘤胃瘤胃发酵
-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机体脂肪代谢基因表达调控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07年
-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多不饱和脂肪酸除了作为生物机体必要营养素外,还对机体内某些基因的表达起着重要调控作用。因此日粮添加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改变生物机体细胞膜成分、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类前列腺素等活性物质,更重要的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其代谢物能在细胞水平上通过与核受体和转录因子结合来对不同的基因表达进行调控。所以作者仅就现阶段多不饱和脂肪酸对生物机体基因表达调控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 栾广春王加启卜登攀刘仕军梁松刘亮
- 关键词:多不饱和脂肪酸脂肪代谢基因表达
- 乳脂中奇数和支链脂肪酸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08年
- 1 乳脂中OBCFA的种类和来源
1.1 种类
奇数和支链脂肪酸(OBCFA)包括奇数碳原子中的直链脂肪酸(如C15:0)和支链脂肪酸(如isoC15:0)以及偶数碳原子中的支链脂肪酸(如isoC14:0);另外,无论是奇数还是偶数碳原子中的支链脂肪酸又包括异构支链脂肪酸(如isoC15:0、isoC14:0)和反异构也叫前异构支链脂肪酸(如inteisoC15:0)。OBCFA的种类繁多,不同种类之间的含量差异较大(见表1)。
- 王蕾王加启刘仕军卜登攀梁松刘亮
- 关键词:支链奇数乳脂碳原子异构偶数
- 日粮中添加鱼油和葵花油对肉牛瘤胃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08年
- 选用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中国鲁西黄牛,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日粮中不同水平鱼油和葵花油组合对瘤胃液中木聚糖酶、水杨苷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试验处理为对照组、加油1(SF1,1%鱼油和3%葵花油)组、加油2(SF2,1.5%鱼油和2.5%葵花油)组、加油3(SF3,2%鱼油和2%葵花油)组。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SF1组中木聚糖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较低,但SF2和SF3处理中木聚糖酶、水杨苷酶活性较高。这表明高剂量的葵花油对木聚糖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具有抑制作用,但鱼油有着增加木聚糖酶、水杨苷酶活性的作用。当牛采食试验日粮后,对照组、SF1组和SF2组中木聚糖酶、水杨苷酶活性迅速升高,而后降低;但SF3组纤维素酶活性先降低后升高。结论:高剂量鱼油增加木聚糖酶、水杨苷酶活性;高剂量的葵花油则抑制木聚糖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
- 梁松刘仕军王加启卜登攀刘亮
- 关键词:鱼油葵花油纤维素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