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
- 作品数:7 被引量:48H指数:5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下肢血管,按下肢血管有无病变将其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租和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9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61例发生不同程度下肢血管病变,占62.24%。与单纯2型糖尿病组比较,下肢血管病变组患者年龄、病程、收缩压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年龄、病程、SBP及LDL-L是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病程、血压及血脂情况密切相关。
- 代雪梅刘丹刘凤沈霞蔚肖醉萱
-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 丘脑出血误诊为糖尿病胃肠自主神经病变1例
- 2009年
- 云鹏孙爱萍刘凤
- 关键词:丘脑出血糖尿病
- 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早期DN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给予盐酸贝那普利(10 mg/次1,次/d)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血栓通胶囊(3粒/次,3次/d)治疗,共观察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UAER、血脂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UAER、TC、TG在治疗后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P<0.01)。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P<0.01)。两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值、低切值、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DN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尿蛋白,降低血黏度,改善肾脏微循环。
- 代雪梅刘丹肖醉萱沈霞蔚刘凤吴红艳
- 关键词:复方血栓通胶囊糖尿病肾病尿蛋白
- 男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男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46例甲亢男性患者,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并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甲亢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睾酮和雌二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清睾酮和雌二醇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血清性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亢男性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性激素水平存在一定关系。
- 代雪梅刘丹刘凤
- 关键词:甲亢甲状腺激素血清性激素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46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为亚临床甲减组,另选取46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同期门诊老年体检者为对照组,分析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结果:亚临床甲减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TC、LDL-C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独立相关;FT3、FT4与血脂水平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TSH与血脂水平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P<0.05)。结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可能与脂代谢异常有关。
- 代雪梅沈霞蔚刘丹肖醉萱刘凤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减退动脉粥样硬化
- 糖尿病并肺炎克雷伯杆菌性肝脓肿12例被引量:4
- 2014年
- 我院内分泌科2006年1月至2013年6月共收治糖尿病合并肺炎克雷伯杆菌性肝脓肿( KPLA)的患者12例,为加深对该病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 刘凤肖虎
- 关键词:合并肺炎肝脓肿杆菌性糖尿病内分泌科
- 糖尿病并发败血症患者54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败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4例糖尿病合并败血症患者的原发感染部位、病原学分布,比较G^+与G^-败血症患者间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糖尿病合并败血症的原发感染灶以泌尿道最为常见;致病菌主要为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菌的分布存在性别差异;G^+与G^-组败血症组寒战的发生率分别为73.5%和45%,感染性休克发生率分别为32.4%和5%,两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G^+与G^-败血症血源性播散的发生率分别为30%和32.4%,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糖尿病合并败血症的致病菌以G^-菌多见,G^+与G^-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各有异同。
- 刘凤代雪梅刘丹吴红艳
- 关键词:糖尿病败血症致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