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向阳

作品数:97 被引量:883H指数:13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保健专项资金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4篇医药卫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5篇肿瘤
  • 31篇外科
  • 25篇手术
  • 19篇食管
  • 18篇外科治疗
  • 18篇肺癌
  • 13篇食管癌
  • 12篇纵隔
  • 12篇外科手术
  • 12篇细胞
  • 11篇淋巴
  • 10篇淋巴结
  • 10篇肺肿瘤
  • 8篇手术治疗
  • 8篇术后
  • 7篇预后
  • 6篇切除
  • 6篇纵隔镜
  • 6篇纵隔镜检
  • 6篇小细胞

机构

  • 66篇中国医学科学...
  • 13篇北京协和医学...
  • 1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0篇清华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上海市胸科医...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航天中心医院
  • 1篇北海市人民医...
  • 1篇甘肃省肿瘤医...
  • 1篇邯郸市第一医...
  • 1篇保定市第二医...

作者

  • 97篇刘向阳
  • 19篇程贵余
  • 18篇赫捷
  • 16篇孙克林
  • 15篇叶波
  • 12篇李鉴
  • 12篇毛友生
  • 11篇赵守华
  • 10篇张德超
  • 10篇杨龙海
  • 9篇方德康
  • 9篇王永岗
  • 8篇牟巨伟
  • 8篇张汝刚
  • 7篇高树庚
  • 7篇冯飞跃
  • 7篇张大为
  • 6篇万春磊
  • 6篇杨龙海
  • 5篇杨林

传媒

  • 32篇中国医刊
  • 10篇中华肿瘤杂志
  • 5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肿瘤生物...
  • 2篇中国临床医生...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癌症
  • 2篇中国胸心血管...
  • 2篇中华胸心血管...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国肿瘤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河南肿瘤学杂...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1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9篇2005
  • 7篇2004
  • 6篇2003
  • 1篇2002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纵隔镜检查术被引量:1
2001年
刘向阳
关键词:纵隔镜检查术术前准备麻醉切口选择
手术治食管癌仍最有效
2011年
当食管癌的临床和病理诊断明确后,合理的治疗选择就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尤其是初次治疗的患者。恰当的治疗选择不但使患者获得了合理有效的治疗,也是患者治疗后能否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和远期生存的基本保证。目前食管癌的治疗方式有以下几种:1.外科治疗(手术)。2.放射治疗(放疗)。3.化学治疗(化疗)。4.以上这几种治疗方式不同的组合治疗模式。5.其他治疗,如中医药治疗、介入治疗、ⅹ刀治疗等。在这些治疗方式中,手术治疗仍然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其总的5年生存率达30%以上,其次是放疗。过去认为食管癌对化疗不敏感,随着化疗药物研发的进展,
刘向阳杨龙海叶波
关键词:手术治疗食管癌中医药治疗病理诊断远期生存
外科手术在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5
2007年
与非小细胞肺癌相比较,小细胞肺癌具有更快的肿瘤倍增时间、快速生长以及易于早期转移的特点。以往认为小细胞肺癌的患者不适合手术,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是化疗和放疗。但是许多研究表明手术对于早期局限型的小细胞肺癌患者有益,特别是T2N0的患者,同时手术治疗能够防止其局部复发。但临床分期超过T2N0的患者,手术无益于患者的长期生存。对于手术治疗适合哪一期小细胞肺癌的患者、手术如何联合化疗以及手术的方式仍然值得进一步研究。
叶波赵守华刘向阳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疗效
缩小信息不对称是减少医疗纠纷的有效措施被引量:4
2003年
陈跃萍刘向阳
关键词:医疗事故防范医疗纠纷
7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术后严重并发症和死亡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7
2006年
目的分析7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各种危险因素,并对其危险度进行评估,为合理安排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98例手术治疗的7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的术后死亡、术后并发症及严重并发症的有关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各种危险因素的危险度。结果498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163例(32.7%),其中严重并发症61例(12.2%),术后死亡17例(3.4%)。患者有冠心病史、脑卒中史、吸烟史和全肺切除术是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二次肺癌手术和手术时间≥3 h是围手术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7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常伴有并存症,并受其年龄因素的限制,明显增加了手术风险;但加强患者围手术期处理,采取患者能承受的手术方式和肿瘤外科的基本原则,绝大多数老年肺癌患者选择手术治疗是安全的。
赵守华刘向阳张德超赫捷
关键词:肺肿瘤手术后并发症
一种具有高断裂韧性稀土锆酸盐/稀土铝酸盐共晶热障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高断裂韧性陶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断裂韧性稀土锆酸盐/稀土铝酸盐共晶热障涂层材料,其包括:材料中只存在RE<Sub>2</Sub>Zr<Sub>2</Sub>O<Sub>7</Sub>和REAlO<Su...
万春磊刘向阳潘伟
文献传递
抗人CD3人/鼠嵌合抗体的表达及特性
1995年
将从HIT3a基因库分离克隆的功能性抗CD3轻重链可变区基因插入含有人κ轻链γ1重链恒定区基因的哺乳动物表达载体中,构建了抗CD3嵌合抗体基因.用Lipofectin将抗CD3人/鼠嵌合轻重链基因共转染SP2/O细胞表达,获得稳定传代和稳定表达抗CD3嵌合抗体的转染杂交瘤细胞株C-HIT3a.ELISA、免疫荧光和PCR实验证实嵌合抗体与原鼠CD3单抗有相同的特异性和亲和性.体外生物活性的初步分析表明嵌合抗体与鼠CD3单抗对人的PBMC细胞的增殖有相同类型的作用.高剂量抗体抑制人T细胞的增殖,低剂量显示明显的激活增殖作用.当与IL-2联合应用其激活增殖作用增加20倍.细胞毒实验表明嵌合CD3抗体或由该抗体介导的免疫活性细胞(CD3-AK)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杀伤活性,较单用IL-2或单用LAK细胞其杀伤活性增加25倍.
杨治华刘向阳田海梅李洁李以莞沈德诚佘鸣
关键词:嵌合抗体CD3单抗抗C抗人CD3杀伤活性分离克隆
外科治疗7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背景与目的随着手术和麻醉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肺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7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术后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老年肺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手术治疗的7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的术后生存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各种预后因素的影响度。结果全组总的5年生存率为33.5%。手术方式、手术性质、病理类型及分期均可显著影响患者的预后,其中后三者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老年肺癌患者术前应全面检查,尽量避免单纯探查手术和姑息手术。手术以肺叶切除为标准术式,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行部分肺叶切除术。
赵守华邵康叶波刘向阳程贵余孙克林孟平均赫捷
关键词:肺肿瘤外科老年预后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被引量:23
2012年
目的本文回顾性总结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手术治疗89例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经验。方法自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89例经病理确诊的PSH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病理诊断、手术治疗方法等资料。结果本组89例PSH患者中,男11例,女78例,男女比例约为1:7。患者年龄为24-71岁,中位年龄为51岁,好发年龄段为41-60岁(50.6%)。53例患者(59.6%)无任何症状,其余36例患者(40.4%)出现咳嗽(30.3%)、痰中带血(24.7%)等非特异性症状。本组共切除了92个PSH病灶,最大径为0.3-6.0em,中位最大径为2.3cm;38%位于右肺下叶,26.1%位于右肺中叶。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只有不到1/3的病变诊断为PSH可能性大;5例行PET-CT检查的患者中,1例误诊为恶性肿瘤。47处PSH病灶采取肿瘤剥除,29处楔形切除,14处肺叶切除,2例全肺切除。结论PSH术前难以获取明确的病理诊断。术中冰冻切片病理学检查有一定的错误率和延迟诊断率,可能会导致一部分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扩大切除。手术切除是PSH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方式以完整切除肿瘤同时尽可能保留肺组织为原则。
冯飞跃程贵余高树庚刘向阳毛友生谭锋维邱斌李宁李放赫捷
关键词:肺硬化性血管瘤外科手术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10例
2010年
目的探讨食管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75~2009年收治的10例食管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诊治方法、预后进行总结并结合文献探讨。结果 10例患者平均年龄51.1岁,男女比:1.5:1,好发于食管中下段,临床表现与其他食管癌相似,病理切片及免疫组化是确诊方法,10例均经接受手术,1例单纯手术,1例行术前和术后放疗,7例行生物化疗,1例术后死亡,手术死亡率10%。患者生存时间6~204个月,中位生存期8个月。结论食管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高度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以手术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放疗和生物化疗可改善预后。
马可叶波刘向阳孙克林赫捷
关键词:食管黑色素瘤恶性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