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君峰
- 作品数:6 被引量:10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大气细粒子化学组分在线监测系统及其实时变化特征——以广州为例
- 该博士论文基于改进的大气细粒子连续液化采样装置,建立了大气细粒子中水溶性离子组分和水溶性有机碳组分在线监测技术系统;并利用该系统研究了广州地区不同季节大气细粒子中水溶性组分的实时变化特征,同时也对这些化学组分的短时来源和...
- 刘君峰
- 文献传递
- 雨水中碳丰度季节性特征及对酸雨形成的贡献被引量:6
- 2008年
- 针对广州市连续1 a内降雨展开碳丰度的研究,通过对雨水中总有机碳(TOC)、可溶性有机碳(DOC)、颗粒物有机碳(POC)和颗粒物元素碳(PEC)的测定,进一步探讨雨水中碳丰度的季节性特征及其对酸雨形成的贡献作用.结果表明,TOC年均含量7.10 mg/L,DOC年均含量3.58 mg/L,POC年均含量3.60 mg/L,PEC年均含量0.72 mg/L,证明广州市污染物排放对降雨影响较严重.雨水中碳丰度具有一定季节性特征,TOC和DOC含量春季最高,夏季较低,表明广州市春季的总污染物排放量相对大于其它季节;POC对TOC的贡献率夏季要明显高于其它季节,说明固体颗粒物的排放量在夏季达到最高;干季POC相对含量要明显高于湿季,表明由机动车尾气排放导致的有机污染物排放量在秋冬季节要明显高于其它季节.TOC、DOC含量与pH值具有一定负相关性.这些特征从碳丰度角度证明机动车尾气等有机污染物排放对酸雨形成有一定的贡献作用.
- 许涛宋之光刘君峰王翠苹
- 关键词:酸雨TOCDOC
- 大气细粒子中水溶性有机碳(WSOC)的在线监测被引量:4
- 2007年
- 基于一种新型的大气颗粒物在线水萃取采样装置(PILS),通过该装置与快速有机碳分析仪的连接,建立了大气细粒子水溶性有机碳(WSOC)的在线监测系统(PILS-WSOC)。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快速稳定地获得大气细粒子中WSOC的实时变化数据。与滤膜法的平行实验结果相比,PILS装置对大气颗粒物中WSOC的采样效率远高于滤膜法。
- 刘君峰宋之光李胤南
- 关键词:气溶胶PM2.5大气细粒子在线监测
- 广州地区雨水化学组成与雨水酸度主控因子研究被引量:61
- 2006年
- 采集了广州地区2003-10~2004-09的雨水样品,通过对雨水样品的pH值、主要阴阳离子组成和可溶性有机碳(DOC)的测定,分析了广州地区酸雨的现状以及影响雨水酸度的主要因素等.结果表明,在观测期间,广州地区酸雨频率高达85%;雨水的主要离子组成为NH4^+、SO4^2-,NO3^-、Ca^2+、Cl^-和Na^+,而DOC约占总化学组成的24.0%;雨水酸度的主要控制离子还是SO4^2-,但NO3^-对雨水酸度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水溶性有机酸对雨水酸度的贡献也很明显.另外,来自扬尘中高浓度的碱性含钙化合物也对雨水酸度有明显的中和作用.
- 刘君峰宋之光许涛
- 关键词:酸雨离子组成可溶性有机碳大气污染
- 广州市PM2.5和PM1.0质量浓度变化特征被引量:27
- 2008年
- 文章报道了2005年干季和2006年湿季广州市大气细粒子PM2.5和PM1.0质量浓度的实时监测情况。监测结果表明:干季监测点PM2.5日均质量浓度在11.8~164.0μg/m3之间,总平均值为81.7μg/m3;湿季日均质量浓度在19.9~121.2μg/m3之间,总平均值为57.7μg/m3。干季PM1.0日均质量浓度变化范围为14.9~129.1μg/m3,总平均值为59.4μg/m3;湿季日均质量浓度在11.9~86.7μg/m3之间,总平均值为52.9μg/m3。对比发现,PM1.0总平均质量浓度在干、湿季相差很小,且与湿季PM2.5总平均质量浓度也相差不大,显示PM1.0具有相对固定成因来源且基本不受季节变化影响,而且湿季PM2.5的组成主要由PM1.0大气细粒子构成。干季PM2.5和PM1.0质量浓度日变化特征呈明显夜间高、白天低的特点,质量浓度的最大值都出现在晚上21:00左右;湿季由于雨水频繁,没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气象分析表明,干季大气细粒子质量浓度主要受冷空气影响,而湿季主要受降雨影响。
- 陈慧娟刘君峰张静玉宋之光
- 关键词:PM2.5TEOM
- 大气细粒子化学组分在线监测系统及其实时变化特征
- 该博士论文基于改进的大气细粒子连续液化采样装置,建立了大气细粒子中水溶性离子组分和水溶性有机碳组分在线监测技术系统;并利用该系统研究了广州地区不同季节大气细粒子中水溶性组分的实时变化特征,同时也对这些化学组分的短时来源和...
- 刘君峰
- 关键词:大气细粒子离子组分水溶性有机碳灰霾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