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喆
- 作品数:7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基于激光雷达数据对混合层高度与细颗粒物浓度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利用微脉冲激光雷达观测资料,运用人工辅助算法,获得2016―2019年白天混合层高度(MLH),并分析其变化特征及其与空气污染物PM_(2.5)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混合层高度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春季高度明显大于其他季节,最大值均发生在5月。混合层高度在08:00―15:00 BJT的变化趋势与PM_(2.5)浓度负相关。线性拟合结果表明,当考虑风速的影响时,通风指数与PM_(2.5)具有更强的负相关关系;当考虑风向的影响时,西南风情况下,混合层高度与PM_(2.5)具有更强的负相关关系。对天气分型后,每个天气类型的PM_(2.5)浓度与混合层高度的相关性更加显著。
- 桑悦洋初奕琦刘喆任静静田晓青王栖溪李成才
- 关键词:天气分型
- 利用葵花8号卫星资料反演中国东部地区地面PM2.5浓度被引量:3
- 2022年
- 为了得到中国东部地区大范围的地面PM_(2.5)浓度分布,用机器学习方法建立一个模型,用2019年葵花8号静止卫星大气顶层反射率数据和欧洲中心气象资料作为输入数据,地面PM_(2.5)浓度作为输出数据。验证结果表明,在不同时间尺度下,该模型对中国东部地区均有较高的精度。对于小时PM_(2.5)的浓度反演,该模型的十折交叉验证的相关系数为0.82,均方根误差为20.11μg/m^(3)。将2019全年卫星‒气象格点数据放入模型,得到中国东部地区全年逐小时的PM_(2.5)格点数据,利用该格点数据分析中国东部地区PM_(2.5)浓度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取得良好的效果。
- 刘喆赵威伦田晓青桑悦洋屈永霖任静静李成才
- 关键词:卫星遥感
- 利用ATOVS反演产品分析“云娜”台风被引量:7
- 2006年
- ATOVS能接收到穿透台风中心密实云区的微波辐射信息,利用ATOVS大气参数反演产品分析0414号台风“云娜”的热力结构特征。在准静力平衡假设的前提下,根据ATOVS对“云娜”台风监测相匹配的4个时次数据,分别计算出相应的中心海平面最低气压,同中央气象台利用可见光和红外技术得到的台风报告值相比,平均偏差为11.8hPa,它随时间的变化能显示台风强度演变的过程。
- 刘喆韩志刚赵增亮张凤英李万彪
- 利用AMSU-A亮温估测西北太平洋区域热带气旋强度被引量:13
- 2008年
- 先进的微波垂直探测器AMSU(Advanced Microwave SoundingUnit)能接收到穿透一定厚度云层的微波辐射信息,适合于分析热带气旋暖核特征.由辐射传输方程和静力学方程可知,气旋暖核强度同中心海平面气压距平相关联.本文利用搭载于极轨气象卫星NOAA-16/17/18上的AMSU-A亮温资料,根据2002-2006年之间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区域热带气旋的移动路径,匹配出47个热带气旋的183时次个例,并将各时次的暖核最大亮温距平同气象业务部门发布的热带气旋强度报告值建立统计回归方程.为进一步提高估测精度,在计算亮温距平过程中,提出用于修正扫描点分辨率不均匀所带来取样偏差的方法,并综合利用AMSU-A的7、8双通道信息来进行估测,利用修正后算法得到暖核亮温距平同气旋强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0,标准偏差为12.2hPa,对近年来影响我国较大的两个台风(0414“云娜”和0608“桑美”)进行个例估测,平均偏差约6hPa.
- 刘喆李万彪韩志刚姚志刚张凤英朱元竞
- 关键词:AMSU-A热带气旋强度海平面气压
- 使用人工神经网络改进2022年北京冬奥会数值天气预报后处理过程的算法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提出一种基于先进机器学习算法的纯客观、实时天气预报后处理方法。该方法使用历史数值天气预报结果和实况观测值,训练出一个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再将该模型应用于每日实时发布的数值天气预报结果中,得到台站级别的天气要素预报结果。于张家口市和北京市分别建立该模型,并使用2005—2020年的观测数据和模式数据进行训练、验证和调优。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报的5个常规气象要素的预报误差普遍优于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以及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原始输出值,尤其对3天以内的天气预报具有明显优势。基于该模型发展的全自动实时后处理系统已于2020年11月1日开始每日自动化地输出预报结果,并服务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气象保障工作。
- 屈永霖闻新宇张慕琪刘喆
-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数值天气预报后处理
- Dvorak技术估测热带气旋强度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07年
- 在常规观测资料稀少的热带洋面上,卫星云图是监测热带气旋的主要工具。Dvorak技术通过一系列经验规则,将热带气旋在卫星云图中表现出来的云系结构特征及特定的参数同其发展强度联系起来。介绍了利用Dvorak技术估测热带气旋强度的研究背景和原理方法,总结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其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指出Dvorak技术是目前业务化估测热带气旋强度的主要工具,同时展望了该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 刘喆王新李万彪韩志刚朱元竞
- 关键词:热带气旋
- 气象卫星资料在估测热带气旋强度方向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0
- 2008年
- 在常规观测资料稀少的热带洋面上,气象卫星是监测热带气旋的主要工具。基于可见光和红外的Dvorak技术通过一系列经验规则,将热带气旋在卫星云图中表现出来的云系结构特征及特定的参数同其发展强度联系起来,但它无法得到气旋内部辐射信息。相对而言,波长较长的微波能穿透热带气旋中高层云系,反映出与热带气旋强度相关的暖核辐射信息。介绍了国内外利用Dvorak技术和星载微波技术估测热带气旋强度的研究进展,指出它们在应用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同时展望了该领域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 刘喆朱元竞李万彪韩志刚张凤英
- 关键词:热带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