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刘喆

刘喆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底物
  • 3篇厌氧
  • 3篇厌氧发酵
  • 3篇乙醇型发酵
  • 3篇糖蜜
  • 3篇氢能
  • 3篇产氢
  • 3篇产氢能力

机构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上海工程技术...

作者

  • 3篇刘喆
  • 2篇张敏
  • 2篇李永峰
  • 2篇王占青

传媒

  • 1篇化工进展
  • 1篇黑龙江科学

年份

  • 3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两种底物厌氧发酵产氢能力的比较
能源是人类进行生产和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它和材料、信息等一起被认为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要素。生物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当今世界研究的热门课题,而氢能作为一种高效、无污染的清洁能源,被认为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王占青刘喆张敏李永峰
关键词:厌氧发酵糖蜜乙醇型发酵
文献传递
两种底物厌氧发酵产氢能力的比较
2011年
以糖蜜废水和人工稀释的赤糖水为发酵底物,采用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CSTR)作为反应装置,对两种底物厌氧发酵产氢稳定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HRT)为6.2h、温度控制在(35±1)℃、维持反应器内底物浓度负荷为3000CODmg/L时,以糖蜜和赤糖废水为底物,其最大产氢量分别为0.65L/d和1.95L/d。其液相末端组分的比例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发酵前28d主要以乙酸和丙酸为主,当底物由糖蜜变为赤糖时,丙酸和丁酸的比例明显下降,其比例从底物改变前的25.7%和15.4%下降到底物改变后的11.8%和9.47%,发酵类型由混合酸发酵转变为稳定的乙醇型发酵。
李永峰刘喆张敏
关键词:厌氧发酵糖蜜乙醇型发酵
两种底物厌氧发酵产氢能力的比较
2011年
以糖蜜废水和人工稀释的赤糖水为发酵底物,采用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ontinuous Stirred TankReactor,CSTR)作为反应装置,对两种底物厌氧发酵产氢稳定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HRT)为6.2 h,温度控制在(35±1)℃,维持反应器内底物浓度负荷为3000 COD)mg/L时,以糖蜜和赤糖废水为底物时,其最大产氢量分别为0.65 L/d和1.95 L/d。其液相末端组分的比例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发酵前28 d主要以乙酸和丙酸为主,当底物由糖蜜变为赤糖时,丙酸和丁酸的比例明显下降,其比例从底物改变前的25.7%和15.4%下降到底物改变后的11.8%和9.47%,发酵类型由混合酸发酵转变为稳定的乙醇型发酵。
王占青李永峰刘喆张敏
关键词:厌氧发酵糖蜜乙醇型发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