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奔腾

作品数:54 被引量:181H指数:7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建设科技攻关项目东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0篇建筑科学
  • 7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艺术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1篇村落
  • 10篇传统村落
  • 7篇景观
  • 6篇城市
  • 6篇村镇
  • 5篇乡村
  • 5篇历史村镇
  • 4篇建筑
  • 4篇风貌
  • 3篇遗产
  • 3篇乡村建设
  • 3篇旅游
  • 3篇工业遗产
  • 2篇影响因素
  • 2篇人口
  • 2篇生态
  • 2篇热环境
  • 2篇文化
  • 2篇文化名镇
  • 2篇乡土景观

机构

  • 45篇兰州理工大学
  • 18篇东南大学
  • 5篇东京大学
  • 3篇西北民族大学
  • 2篇沈阳建筑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西北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市社会科...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西北大学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建设银行
  • 1篇学研究院
  • 1篇甘肃省水利水...

作者

  • 54篇刘奔腾
  • 7篇张新红
  • 5篇李鸿飞
  • 5篇董卫
  • 5篇郭兴华
  • 3篇毕晓莉
  • 3篇刘起
  • 3篇吴永诚
  • 3篇陈谦
  • 3篇张新红
  • 2篇王鹤
  • 2篇马珂
  • 2篇张小娟
  • 2篇王婧
  • 2篇李裕瑞
  • 2篇朱炜
  • 1篇张志斌
  • 1篇王雪平
  • 1篇陈伟东
  • 1篇张涵

传媒

  • 3篇甘肃科学学报
  • 3篇工业建筑
  • 3篇建筑与文化
  • 3篇城市建筑
  • 2篇经济地理
  • 2篇中国建材科技
  • 2篇现代城市研究
  • 2篇兰州交通大学...
  • 2篇兰州理工大学...
  • 2篇守望古厝的探...
  • 1篇艺术与设计(...
  • 1篇规划师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小城镇建设
  • 1篇华中建筑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年份

  • 2篇2024
  • 11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7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肃历史文化名镇青城文化遗产的多样性研究
2017年
甘肃地区拥有四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八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七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两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其中,榆中县青城镇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和住建部特色小镇,文化遗产多样性丰富,特色鲜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是甘肃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重要板块之一,因此,对于它的建设不仅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而且对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的转型崛起、城镇及乡村特色和风貌的塑造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郭兴华陈谦刘奔腾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镇文化遗产多样性
河谷城市“三生”空间冲突演化与分异机制——以兰州市为例被引量:1
2024年
文章以河谷城市甘肃省兰州市为例,在测度“三生”空间冲突强度并揭示多尺度分异机制的基础上提出冲突协调策略。结果显示:①“三生”空间格局演化与地域分异显著。生活空间的增加主要源于对生态空间和生产空间的侵占。②兰州市“三生”空间冲突时空演化与地类分异显著。时序上,“三生”空间冲突强度呈持续上升态势,整体处于基本可控级别;空间上,形成了“一心、两翼、多轴带”的空间冲突格局;就地类而言,城镇的生活空间与生产空间冲突水平较高。③兰州市“三生”空间冲突影响因素尺度效应和异质性明显。高程、坡度、地形起伏度等对“三生”空间冲突具有抑制作用;人口密度、人均G D P、夜间灯光指数等因素加剧了区域“三生”空间冲突程度。
董建红陈冉刘奔腾张新红钟敏琪程杰
工艺相济理念下的建筑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人才培养模式是建筑专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成长需求、学科特点和社会发展成为影响当前建筑学专业建设的突出问题。通过梳理建筑学教育中的"工""艺"分歧,提出了"工艺相融"的人才培养模式理念。以兰州理工大学实践为例,从培...
刘奔腾马蕾张涵
关键词:建筑学专业
西峰工业集中区生态空间环境营造被引量:2
2013年
在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今天,针对城市工业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进行适应生态空间环境的深层分析,探讨体现工业区景观特色的营造理论,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以庆阳市西峰工业集中区规划为例,初步探讨了城市工业区的生态空间环境营造问题,最终目的希望能引起众多学者对城市工业区发展的重视与深入研究,促进我国的工业区建设步入科学规范的发展轨道,从而更好的为城市生态空间环境保护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
李鸿飞戴海雁刘奔腾丁朝晖
关键词:工业集中区空间环境生态
城市边缘区内历史村镇保护方法探讨——以连城村为例
受到城镇化建设冲击,城市边缘区内历史村镇处在濒临消亡的危险境地。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历史村镇保护,但历史村镇保护形势依然严峻。连城村是中国首批历史村镇之一,本文面对城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针对连城村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杨仕恩刘奔腾毕晓莉沈仕轩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历史村镇保护方法
文献传递
面向传统村落旅游的乡土景观吸引力评价——以兰州市永丰村为例被引量:18
2021年
以兰州市永丰村传统村落为对象研究乡土景观吸引力评价方法.基于外部空间、内部空间、历史文化构建乡土景观吸引力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设计了复合评价指标,借助问卷数据对永丰村乡土景观吸引力强度进行实证验算.结果表明:历史文化是乡土景观吸引力的核心内容,保护和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是乡村旅游的第一要义;外部空间是乡土景观吸引力的形象特征,尊重地域环境和彰显村落特色是吸引外界游客的重要动因;内部空间是乡土景观吸引力的内涵外化,整治历史建成环境是吸引游客深度体验的物质基础.因此,激活并整合传统村落的物质和非物质乡土景观资源是提升旅游吸引力的有效途径.
刘奔腾段嘉元严海慧栗欢
关键词:传统村落乡村旅游
基于CiteSpace的场所感研究进展分析
2023年
场所感是建筑学科研究的重要主题,在国家城市更新背景下进一步备受关注。基于CNKI数据库检索文献,利用CiteSpace绘制知识图谱,系统地总结了场所感研究的特征,进而从概念辨析、维度划分、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和研究主体五个方面分析了研究进展。结果表明:1)发文量经历了初始期、爆发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并呈指数型增长;2)场所感概念随研究发展不断明晰,但现有研究对场所感的维度、影响因素尚未形成共识;3)研究对象受时代背景和政策引导的影响显著,不同时期的研究主体有所差异;4)研究方法多以定性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为主,近年来定量分析逐渐成为主要手段。今后研究可在影响因素、实践类型等方面进一步探索。
刘奔腾惠宏伟
关键词:场所感知识图谱CITESPACE
从'古建测绘'到'历史村镇测绘与调研'的转变--城乡规划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探讨
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众多,而其测绘与调研更是结合建筑学与城乡规划学特点的重要内容。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城市规划(现为城乡规划)专业的"古建测绘"到"历史村镇测绘与调研"的...
陈谦刘奔腾郭兴华
关键词:实践类课程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兰州屋顶绿化现状评价方法被引量:1
2022年
结合自然地域条件探索科学有效的屋顶绿化评价方法.以兰州城市屋顶绿化为研究对象,从设计合理性、成本投入、绿色效益和维护质量四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兰州屋顶绿化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兰州市屋顶绿化的综合评价多处于“中”和“差”等级,存在基质理化特性不高、基础构造不完整、配套设施不健全、养护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依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具体的改善途径.本文基于地区特征构建和设置的屋顶绿化评价体系指标及其权重,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可以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生态环境资源管理和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刘奔腾周玉卿王雪平刘起
关键词:屋顶绿化模糊综合评判法
中国工业遗产的时空分布特征与空间整合保护被引量:6
2023年
综合时空分布特征针对性地提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既是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保护各地建成遗产的基本内涵,也是修复国家文化空间基因的必要举措。选取中国342处工业遗产为研究对象,运用核密度估计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了工业遗产的时空分布特征、网络属性特征和空间整合保护策略。主要结论如下:(1)工业遗产发展表现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6个阶段的数量与门类构成差别大。(2)工业遗产空间分布不均,具有较强的“核心—边缘”特征,揭示出以胡焕庸线为界的宏观区域差异。(3)工业遗产网络的社会关联在东、中、西三大地区间差异较大,且存在着显著的分层集聚现象,遗产集群也表现出显著的“核心—边缘”特征和流域集聚特征。(4)工业遗产的空间整合保护应构建“井字轴、九节点、多集群”的网络化结构,并重点分级保护16个遗产集群。
张新红张新红刘奔腾
关键词:工业遗产社会关联空间结构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