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奕
- 作品数:17 被引量:189H指数:6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应用能谱CT MARS技术评价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疗效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评价能谱CT金属伪影去除系统(MARS)技术对胫骨平台骨折钢板内固定术的疗效评价。方法对23例胫骨平台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患者行宝石能谱CT检查,对原始图像用设备自带软件包进行金属伪影去除处理和膝关节三维重建。以原始图像为参照,比较去伪影图像对胫骨平台骨折钢板内固定术的显示效果。结果宝石能谱CT图像较常规图像金属伪影明显减少,能够更清晰地显示骨折复位和内固定术的修复效果。结论宝石能谱CT伪影去除效果明显,是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疗效评价的有用手段。
- 沈海敏李铭刘奕任庆国高丰齐琳杨艳丽滑炎卿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能谱CT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受累下肢骨骼肌代谢与功能的18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辅助断层扫描成像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通过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辅助断层扫描成像(PET/CT)分析并比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下肢骨骼肌组织中葡萄糖代谢的改变情况。方法对22例单侧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双侧小腿肌肉进行18F-FDG PET/CT检测,将单侧受累下肢肌群设为病例组,将对侧健康肢体设为对照组。测定双下肢小腿受累肌群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并进行比对,分析检测结果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日本骨科协会(JOA)腰椎评分及视觉类比疼痛评分(VAPS)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L4~L5椎间盘突出累及小腿前侧肌群和L5~S1椎间盘突出累及小腿后侧肌群的△SUVmax分别为0.05±0.03和0.06±0.0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29±0.13和0.23±0.18(P值均<0.01)。病例组△SUVmax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呈正相关(R2=0.974,P<0.01),与JOA评分呈负相关(R2=-0.779,P<0.01),与VAPS呈正相关(R2=0.608,P<0.05)。6例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6个月患侧受累肌群△SUVmax均显著高于术前(P值均<0.0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骶神经慢性卡压可致下肢受累,骨骼肌发生葡萄糖代谢改变,可通过18F-FDG PET/CT测定评估。18F-FDG PET/CT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下肢肌肉功能改变的评估方法之一。
- 沈海敏刘奕何薇张旻佳蔡晓唏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肌肉
- 骨折内固定并发症的防治被引量:24
- 1999年
- 为探讨常见骨折内固定并发症及对策,对螺丝钉、加压滑动鹅头钉、加压钢板、加压髓内钉、交锁髓内钉等治疗各种骨折391例进行分析。结果:螺丝钉断裂3例(0.77%);加压钢板折断4例(1.02%),折弯1例(0.26%);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0.51%);脑脂肪栓塞1例(0.26%);感染5例(1.28%);金属反应2例(0.51%);骨不连3例(0.77%);畸形愈合5例(1.28%);螺丝钉松动2例(0.51%)。认为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选择合适内固定材料、遵循清创原则、固定符合生物力学及合理使用抗生素可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李连生朱炯范永前刘奕林伟龙梁承伟
- 关键词:骨折内固定并发症
- 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在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LIF )在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2009年2月-2012年6月,采用改良TILF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93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70.3±4.5)岁,随访24m,观察术后并发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术中出血量(200±25)m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4±2)d,手术时间(150±20)min。术后12dVAS下降[(7.5±1.1)vs(4.3±1.4),P〈0.01],ODI下降[(53.9±10.2)%VS(43.5±8.4)%,P〈0.01]。术后随访24m,VAS持续下降至(2.0±0.9),ODI下降至(27.1±7.9)%。椎间植骨获骨性融合率96.8%。结论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神经根管减压是重点,改良TLIF技术治疗退变性椎管狭窄症安全有效。
- 朱越峰林伟龙朱炯刘奕梁承伟曹旭海
- 关键词:老年人椎管狭窄脊柱融合术
- 老年急性颈中央脊髓损伤综合征的非手术治疗
- 2001年
- 目的 评价保守疗法对老年人低能量颈部损伤所致急性中央脊髓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对 9例年龄 6 1~ 82岁的老年急性颈中央脊髓损伤综合征 (acutecentralcordsyndrom ,ACC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保守治疗的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病人随访时间为 3~ 2 1个月 ,平均 14个月。治疗结束后 6周、6个月和 1年的运动功能改善率分别为 7.1% ,14.2 %和 2 9.4% ;感觉功能改善率分别为 2 2 .4%、31.6 %和 35 .0 %。
- 张琪林伟龙李连生刘奕
- 关键词:老年人保守治疗非手术治疗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新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0
- 2016年
-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新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5年6月行PVP治疗的OVCF患者703例,其中男133例,女570例;年龄59—88岁,平均76岁。椎体分布:T65个、T73个、T819个、T916个、T10、14个、T1146个、T19 218个、L1241个、L2137个、L3108个、L455个、L,37个。根据是否新发椎体骨折,分为新发椎体骨折组(80例)和未发生新发椎体骨组(对照组,623例)。分析患者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腰椎骨密度、受累椎体、骨水泥注射量、椎间隙骨水泥漏、骨折椎体的前后缘高度恢复比与新发椎体骨折的相关性。根据新发椎体骨折的位置又分为相邻椎体骨折组(48例)和非相邻椎体骨折组(32例)。结果80例患者(11%)术后发生新发椎体骨折。新发骨折组平均腰椎骨密度T值为(-3.31±O.74)SD,对照组为(-2.98±0.86)SD,骨密度降低与新发椎体骨折风险显著相关(P〈0.05)。而骨水泥注射量、椎间隙骨水泥漏、骨折椎体的前后缘高度恢复比等其他因素和新发椎体骨折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P〉0.05)。相邻椎体骨折组和非相邻椎体骨折组各项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骨质疏松症是PVP治疗OVCF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的重要危险因素,治疗骨质疏松症是预防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的关键。
- 刘奕沈海敏董健
- 关键词:脊柱骨折椎体成形术骨密度
- 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滑液和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2、3和9的含量及意义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骨关节炎(OA)和类风湿关节炎(RA)的关节滑液和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含量的变化。方法采集17例非OA、RA患者(对照组)、33例OA患者(OA组)和10例RA患者(RA组)血清及关节滑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标本中MMP-1、2、3及9的含量。结果OA、RA组血清中MMP-2、3及9的含量分别为(17.1±6.9)、(3.6±0.2)、(2.7±0.4)ng/mL和(91.2±23.9)、(7.3±0.5)、(2.7±0.5) n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1±0.3)、(1.4±0.4)和(0.5±0.3)ng/mL,P值均<0.01];而MMP-1的含量分别为(20.7±7.8)和(19.0±2.8)ng/mL,与对照组[(18.7±5.2)ng/m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OA、RA组关节滑液中MMP-1、2、3和9的含量分别为(557.4±41.5)、(1 246.0±42,0)、(384.3±44.6)、(15.2±1.4)ng/mL和(644.4±27.3)、(2 470.0±209.0)、(429.1±34.6)、(20.9±1.0)n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6.2±32.9)、(112.7±18.6)、(33.0±8.7)和(0.6±0.3)ng/mL,P值均<0.01]。RA组血清中MMP-2、3的含量均显著高于OA组(P值均<0.01),而两组血清中MMP-1、9含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RA组关节滑液中MMP-1、2、3和9的含量均显著高于0A组(P值均<0.01)。结论OA、RA患者的关节滑液及血清中部分MMPs含量升高,且RA患者的MMPs含量高于OA患者。
- 刘奕郭常安陈峥嵘
- 关键词: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金属蛋白酶
- 氨甲环酸对高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量影响的临床观察
-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对高龄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量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7月至2015年3月,本院对38例行后路三节段腰椎后路全椎板减压加椎间融合的高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年龄70~85岁)进行前瞻性随...
- 刘奕朱炯
- 关键词:氨甲环酸高龄椎管狭窄失血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 目的:研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椎体成形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318例2006年1月至201 1年7月期间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在本院行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患者,分析发生新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可能的危险...
- 刘奕沈海敏
-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椎体后凸成形术骨密度
- 氨甲环酸减少老年三节段腰椎后路术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量的效果和安全性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减少老年三节段腰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量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70例三节段腰椎后路减压加椎间融合内固定的老年患者(70~85)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试验组在手术时静脉用氨甲环酸(术前静脉10mg/kg体重,术中1mg/公斤体重·h维持),对照组静脉用同等剂量生理盐水。对2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例数、术后栓塞性并发症例数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和输血例数较对照组患者下降[分别为(748±352)m L:(1 202±672)m L;(199±65)m L:(277±144)m L;3例:13例](P<0.05)。所有患者未发现栓塞性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老年患者进行后路三节段腰椎手术时,静脉使用氨甲环酸能明显降低患者术中、术后失血量及输血量,并且不增加栓塞性并发症形成的风险。
- 刘奕曹旭海朱炯
- 关键词:氨甲环酸老年脊柱手术椎管狭窄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