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挺挺

作品数:8 被引量:41H指数:5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军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外周
  • 6篇外周血
  • 4篇胆汁
  • 4篇胆汁性
  • 4篇原发性
  • 4篇原发性胆汁性
  • 4篇肝硬化
  • 3篇胆汁性肝硬化
  • 3篇原发性胆汁性...
  • 3篇细胞
  • 3篇肝硬化患者
  • 2篇单个核细胞
  • 2篇隐球菌
  • 2篇隐球菌脑膜炎
  • 2篇外周血单个核
  • 2篇膜炎
  • 2篇脑膜
  • 2篇脑膜炎
  • 2篇核细胞
  • 1篇血小板

机构

  • 8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8篇邓安梅
  • 8篇刘挺挺
  • 6篇张蕾
  • 5篇陈燕
  • 4篇谷明莉
  • 4篇叶辛
  • 2篇陈孙孝
  • 2篇秦琴
  • 2篇李虎
  • 1篇吴林洪
  • 1篇郭杰
  • 1篇王慧
  • 1篇黄元兰
  • 1篇马炜
  • 1篇贾音
  • 1篇邓顺江
  • 1篇孔伟
  • 1篇李腾达

传媒

  • 6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6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h9细胞表达增高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外周血Th9细胞所占百分比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C患者(n=38)和健康对照者(n=38)外周血Th9细胞所占百分比,利用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 Mayo评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 IL-9,PU-1, TGF-β的表达量。并采用 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 IL-9的表达量。进一步分析 Th9细胞百分比与 PBC患者生化指标和Mayo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BC患者Th9细胞百分比增高(t=27.29;P<0.01),且随疾病分期加重逐渐增高。IL-9,PU-1和TGF-βmRNA的表达量显著增高(t=14.69,23.92,10.48;均P<0.01),且血清中 IL-9的表达量也显著增高(t=11.66;P<0.01)。生化指标(ALP,AST,ALT,GGT,TBIL)较健康对照组均显著增高(t=10.94,12.95,10.56,14.92,27.70;均P<0.01)。Th9细胞百分比与患者 Mayo评分、AST,ALT,GGT和TBIL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Th9细胞可能参与了PBC发病机制,且与疾病的发展相关,这为未来免疫调节治疗靶点的探索提供了新的依据。
李虎陈燕张蕾刘挺挺叶辛郭杰邓安梅
关键词:TH9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的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长海医院收治的54例MG患者及体检的57名健康成人归为MG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及不同临床分型MG患者的WBC计数、NLR及PLR,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下的面积评价各指标对MG的诊断价值。结果MG组的WBC计数、NLR及PLR分别为(6.85±0.37)×10^9/L,2.48±0.19和118.79±6.38,显著高于对照组(5.87±0.12)×10^9/L,1.59±0.06和102.01±3.45(P〈0.05)。WBC计数、NLR及PLR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59,0.717和0.58]。Ⅲ或Ⅳ型的PLR显著高于Ⅰ型,Ⅱ型(P〈0.05)。结论MG患者的NLR和PLR均显著升高,NLR的诊断价值更高,PLR可能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
刘挺挺李虎马炜陈燕谷明莉张蕾邓安梅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炎症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单个核细胞中lncRNA AK053349表达增高及意义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lncRNA AK053349是否参与了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了42例PBC患者及40例健康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lncRNA AK053349的相对表达量,分析了其与疾病特征的关系。结果 PBC患者外周血PBMC中lncRNA AK053349表达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且随疾病分期的不同其表达量有明显变化(P<0.05);lncRNA AK053349表达与Mayo危险评分呈正相关(r2=0.33,P<0.01)。结论 lncRNA AK053349可能参与了PBC的发病机制,同时还是PBC的潜在标志物。
张蕾黄元兰王慧孔伟叶辛陈燕刘挺挺秦琴邓安梅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比例(PLR)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疾病活动度中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7月在上海长海医院及上海长征医院经确诊入院的 PBC患者62例,并根据患者 Child-pugh评分分为三组,纳入同期健康对照者59例。提取并记录纳入人群的基线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并分析 NLR和 PLR与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对3名 PBC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治疗前后 NLR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NLR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9,P<0.001), PL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0,P>0.05)。PBC患者中的 NLR水平与 TBIL和 Mayo评分正相关(R=0.35,0.30,P<0.05),与 ALT,AST及 ALP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3名 PBC患者进行随访,发现临床治疗有效后, NLR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LR可能是评估PBC临床疗效的潜在指标。
刘挺挺谷明莉张蕾叶辛陈燕秦琴邓安梅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L和Seminar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八年制实验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临床八年制学生的培养目标是高质量的临床医学人才,目前实验诊断学教学主要使用传统的"讲授法",虽然可以系统完成教学内容,但是不利于对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提出教学方法的改革,把PBL和Seminar教学方法相结合,引入到高层次学生的实验诊断学教学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
贾音刘挺挺万琳果邓安梅
关键词:实验诊断学PBL教学
IL-33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IL-33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中的表达。方法纳入上海长海医院和长征医院2008年5月~2014年9月隐球菌脑膜炎患者28例,健康对照30例。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L-33mRNA表达量,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33蛋白浓度;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1/Th2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并分析其与血清中IL-33浓度的相关性。结果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血清中IL-33水平明显增高(2.1±0.9VS1.0±0.2,U=136.0,P〈0.001;121.2±59.2VS56.7±19.7,U=141.0,P〈0.001);外周血中Th1细胞比例降低(4.1±1.7VS5.9±1.6,U=191.0,P〈0.001),Th2细胞比例增高(2.8±0.9VS2.2±0.8,U=288.0,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血清中IL-33浓度与Th2细胞百分比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69,P〈0.001)。结论IL-33可能参与了隐球菌脑膜炎的发病机制。
张蕾刘挺挺叶辛陈孙孝邓安梅
关键词:隐球菌脑膜炎白细胞介素-33
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CD200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CD200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其他炎性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3年11月期间上海长海医院和长征医院收治的25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归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来体检的30名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的外周抗凝血,分离外周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反转录酶-聚合酶链锁反应(RT—PCR)方法检测PBMC中CD200的mRNA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其血浆CD200蛋白水平以及TNF-α,IFN-γ和IL-17的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CD200与这些炎性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PBMC的CD200mRNA水平分别为1.73±0.51和1.69±0.4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cD200蛋白水平为212.3±70.5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5±32.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TNF-a,IFN-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L-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提示血浆CD200水平与IFN-γ呈负相关(r=-0.635,P〈0.001),与IL-17水平呈正相关(r=0.668,P〈0.001)。结论隐球菌脑膜炎患者血浆CD200水平显著升高,其可能通过调节IFN-γ和IL-17等炎性因子水平来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参与其发病,提示CD200有望成为隐球菌脑病免疫治疗的一个新的靶点。
刘挺挺谷明莉张蕾邓安梅陈孙孝
关键词:隐球菌脑膜炎CD200免疫调节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im-1表达增高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检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Tim-1,IFN-γ和IL-4的表达水平,分析其相关性,初步探讨Tim-1在PBC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3年6月-2015年11月来长海医院就诊的32例PBC患者和32例同期就诊的健康成人的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反转录酶-聚合酶链锁反应(RT-PCR)法检测PBMC中Tim-1 mRN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浆中Tim-1蛋白表达量,对Tim-1和IFN-γ,IL-4之间的关系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组和对照组Tim-1 mRNA分别为0.63±0.40和0.36±0.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05,P=0.003,P〈0.01)。患者组与对照组Tim-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62.72±38.60和35.66±30.55 pg/ml(t=3.11,P=0.002 8),IFN-γ表达水平分别为200.81±18.06和79.23±20.02 pg/ml(t=25.51,P〈0.000 1),IL-4表达水平分别为99.22±14.67和30.18±20.56 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5.46,P〈0.000 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提示Tim-1与IFN-γ呈负相关(r=-0.552,P=0.001 1),与IL-4呈正相关(r=0.652,P〈0.000 1)。结论Tim-1可能参与了PBC的发病机制,是该病潜在的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李腾达刘挺挺吴林洪邓顺江陈燕谷明莉邓安梅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干扰素-Γ白介素-4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