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欣春

作品数:43 被引量:104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4篇腰椎
  • 13篇手术
  • 11篇细胞
  • 11篇干细胞
  • 9篇神经干
  • 9篇神经干细胞
  • 7篇腰椎间盘
  • 7篇手术治疗
  • 7篇椎间盘
  • 6篇腰椎间盘突出
  • 6篇腰椎间盘突出...
  • 6篇突出症
  • 6篇椎间盘突出
  • 6篇椎间盘突出症
  • 5篇神经元
  • 5篇颈椎
  • 5篇后凸
  • 4篇运动神经
  • 4篇运动神经元
  • 4篇退变

机构

  • 42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43篇刘欣春
  • 36篇朱悦
  • 13篇裴磊
  • 11篇朱海涛
  • 9篇王丰
  • 7篇袁伟
  • 4篇彭云飞
  • 3篇丛琳
  • 3篇崔璀
  • 3篇李杰
  • 2篇焦鹰
  • 2篇屠冠军
  • 2篇陶琳
  • 2篇王森
  • 2篇李杰
  • 1篇王玉峰
  • 1篇李长有
  • 1篇武迪迪
  • 1篇曹德寿
  • 1篇宿文辉

传媒

  • 4篇中国修复重建...
  • 3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解剖学报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生理学报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材料进展
  • 1篇第25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9
  • 9篇2017
  • 5篇2016
  • 10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ELD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及适应症的探讨
目的:总结我院应用PELD技术治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情况,并对PELD技术适应征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我科应用经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来的病例构成及治疗情况。所有手术病人均伴有明显的根性症状,不伴有明显的滑脱...
刘欣春朱悦王丰裴磊李杰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采用与冠状面成30°穿刺,椎间孔一次环锯成形经皮经椎间孔内镜下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2015年3月至 2016年8月,共纳入符合标准的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40例,行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侧隐窝减...
刘欣春彭云飞朱悦
关键词:腰椎侧隐窝狭窄穿刺经椎间孔入路
机器人与传统透视辅助内固定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骨折的回顾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微创与传统透视辅助开放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23年12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21例AS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0例接受机器人辅助微创后路内固定手术(机器人组),11例接受传统透视辅助开放后路内固定手术(透视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椎体节段分布、骨折AO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以及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辐射暴露时间、辐射剂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基于术后1周内CT参照Gertzbein-Robbins标准评价螺钉植入精准度;随访期间采用VAS评分和ASIA分级评价疼痛及神经功能状态。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较透视组减少,辐射暴露时间及辐射剂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共植入249枚椎弓根螺钉,其中机器人组118枚、透视组131枚。参照Gertzbein-Robbins标准,机器人组临床可接受螺钉(A、B级)占比明显高于透视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8个月。两组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下降(P<0.05),且术后1周及3个月机器人组评分均低于透视组(P<0.05)。术后两组神经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视组1例发生手术部位深部感染、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机器人组无并发症发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和传统透视开放手术治疗AS胸腰椎骨折均可获得较好疗效。但与后者相比,前者在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椎弓根螺钉植入准确性等方面更具优势。
袁伟刘欣春丛琳朱海涛崔璀裴磊王翰朱悦
关键词:机器人手术胸腰椎骨折强直性脊柱炎内固定
神经干细胞分化为功能性运动神经元的检测
2012年
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分化形成的运动神经元能否与骨骼肌细胞形成功能性突触。方法分离培养小鼠神经干细胞及骨骼肌细胞,将神经干细胞与骨骼肌细胞进行共同培养。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情况及其与骨骼肌细胞形成突触结构的情况,用药理学方法检测突触结构的功能性。结果神经干细胞在与骨骼肌细胞的共同培养中分化为运动神经元样细胞,表达胆碱能细胞标志物,可见乙酰胆碱受体沿神经元轴突排列。药理学实验证明功能性突触的存在。结论神经干细胞在与骨骼肌细胞的共同培养中分化为运动神经元,并能与骨骼肌细胞形成功能性突触结构。
刘欣春朱悦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骨骼肌细胞突触分化
清创负压封闭引流术与清创置管冲洗引流术治疗腰椎术后切口早期深部感染的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清创负压封闭引流术与清创置管冲洗引流术治疗腰椎术后切口早期深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1月我科收治的16例腰椎术后早期深部感染患者,其中男7例,女9例,年龄平均49.9岁(...
袁伟朱悦王丰刘欣春朱海涛
关键词:腰椎深部感染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病程,手术方式,住院时长及治疗效果,花费等。方法:对于在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2名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从中筛选出了17名因腰椎间盘...
朱海涛朱悦屠冠军刘欣春王丰常楚李长有
关键词: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
低温保存流产儿脊髓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
包括人在内的成年哺乳动物的海马和SVZ(subventricular zone)区存在神经发生(neurogenesis),这种神经发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干细胞增殖分化而来。虽然这些干细胞的具体位置还不明确,但从包括人...
刘欣春朱悦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对骨骼肌源性干细胞的促增殖效应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和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单独及联合应用对骨骼肌源性干细胞(musclederivedstemcells,MDSCs)生长的影响。方法取出生24h内的昆明小鼠15只,采用连续预贴壁法从小鼠后肢肌分离培养MDSCs,用含2%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促进其向骨骼肌细胞分化。取原代MDSCs及MDSCs分化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干细胞标志Sca-1和骨骼肌细胞标志α-Sarcomeric肌动蛋白的表达。HE染色观察细胞肌管形成。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6.25、12.50、25.00、50.00、100.00ng/ml)的bFGF和EGF单独应用96h对MDSCs增殖的影响以及二者(100.00ng/ml)联合作用24、48、72和96h对MDSCs增殖的影响。结果从新生小鼠后肢肌成功分离培养MDSCs,免疫细胞化学染色90%以上的MDSCs呈Sca-1阳性,分化形成的肌管呈α-Sarcomeric肌动蛋白阳性。HE染色可见肌管形成。bFGF、EGF对MDSCs的促增殖效应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与阴性对照组比较,bFGF于12.50ng/ml出现促增殖效应(P<0.05);25.00ng/ml组与12.50ng/ml组比较,作用提高(P<0.01);50.00、100.00ng/ml组较25.00ng/ml组无明显提升(P>0.05);EGF的作用与bFGF类似,但于50.00ng/ml时趋于饱和。与阴性对照组比较,EGF于72h、bFGF于96h表现促增殖效应(P<0.01),而二者联合应用于24h即表现促增殖效应(P<0.01),并于48、72和96h增殖效应均较单独应用显著提高(P<0.05)。结论bFGF和EGF都能促进MDSCs的增殖,联合作用更快、更强。
刘欣春朱悦曹德寿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探讨
目的 探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在手术治疗的病程,手术方式,住院时长及治疗效果,花费等方面与初次手术病人的差异。方法 对于在2013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5名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
朱海涛朱悦刘欣春王丰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手术治疗
可降解材料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7年
骨科使用的不可吸收材料基本满足临床应用需求,但随着骨科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对于骨科材料的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可降解材料具有优秀的力学性能和生物学性能,已逐渐成为骨科材料研究的热点。目前,骨科应用可降解材料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四大类:可降解医用金属材料、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无机材料和复合材料。可降解医用金属材料是理想的内固定材料,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和无机材料多用于缝线、填充和支架材料,而复合材料具备其他三种材料不同的优点,是未来研究的重点。通过广泛查阅国内外近几年有关可降解材料的研究报告,从上述四大分类综述了可降解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待解决问题,并且对可降解材料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沈永帅刘欣春
关键词:可降解材料植入材料骨科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