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畅
- 作品数:27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现代长篇小说的先声——关于《冲积期化石》的讨论
- 2009年
- 张资平的《冲积期化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不仅展现了"五四"时期一部分知识分子对基督教文化的态度,而且反映出基督教文化对文学话语的影响,在内容和文体上都具有开创性价值。
- 杨剑龙刘畅高兴王晶晶
- 关键词:现代长篇小说基督教文化
- 上海市民文化视阈下的早期家庭伦理电影
- 早期的家庭伦理电影兴盛于20世纪20年代,是在适应上海市民观众流行口味的过程中产生和流行起来的一种电影类型,凸显出现代上海市民文化对早期中国电影的影响。以市民观众尤其是中下层市民观众为主要受众的家庭伦理电影,在叙事上形成...
- 刘畅
- 关键词:早期中国电影
- 上海世博会与城市文化
- 2010年
- 上海世博会是第一届以"城市"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城市文化的展示和交流是此次世博会的重要内容。世博会公众论坛的主题设置和世博展馆的设计都体现了城市文化与世博会的互动,并为上海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借鉴和参照。上海世博会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形象、文化创新能力,推动了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对周边区域发挥着辐射作用,成为上海建设文化大都市的助推器。
- 杨剑龙刘畅
- 关键词:世博会城市文化
- 启蒙语境下的多重向度——张资平小说与“五四”知识分子的基督教观
- 2010年
- 张资平的小说在批判教会的同时肯定了基督教的社会价值,他的观点反映了"五四"启蒙语境中知识分子对基督教的复杂态度,他们既从民族主义和启蒙主义的向度反对基督教,又肯定了基督教教义的合理性内容,并用以建构新的社会价值体系。
- 刘畅
- 关键词:基督教启蒙主义
- 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化的书写不能只是贴标签
- 2025年
- 传统文化底蕴丰厚,是网络文学创作灵感、审美追求与写作资源的重要源泉。以传统文化为题材,或引入传统文化元素,始终是网络文学创作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潮流。例如,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化的碰撞,催生出洪荒流、修真流、盗墓流、国术流等诸多流派风格,使网络文学的类型、题材愈显多样。
- 刘畅
- 关键词:网络文学流派风格写作资源传统文化底蕴贴标签
- 都市的革命文艺:上海文化与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发生
- 2021年
-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左翼电影运动是在复杂的社会政治环境下发生、发展起来的。近现代上海独特的政治文化语境为革命文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大革命"失败后中国文艺界所发生的新变化,特别是左翼革命文化在各个领域的蓬勃发展,也为左翼电影运动的兴盛创造了条件。在"九·一八""一·二八"事变的直接冲击下,革命和救亡逐渐成为中国电影的聚焦点,因而在进步电影人和电影市场的共同推动下,中国左翼电影运动发展起来,造就了30年代中国电影的一个黄金时代。
- 刘畅
- 关键词:都市革命文艺左翼电影运动
- 乡村政治文化的嬗变——新时期小说中的当代“新乡绅”形象被引量:6
- 2010年
- 在对新时期农村社会现状的探索和思考中,当代“新乡绅”的概念逐渐浮现于研究者的视阈。政治学范畴中的“新乡绅”指的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掌握农村一部分经济、政治资源,参与社会管理的富裕农民,“由于他们在政治经济地位上与传统的乡绅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 刘畅
- 关键词:新时期小说乡绅市场经济体制嬗变政治经济地位
- “五四”语境中的基督教新文化运动被引量:2
- 2012年
- 基督教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宗教领域的反映,部分基督徒知识分子在"五四"时期人道主义、理性主义、民族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下,对基督教提出了自证、改良及中国化的要求。他们一方面回应"五四"知识分子的质疑,寻求基督教与新思潮的对话和沟通;另一方面在反基督教的潮流中以中国化的方式进行自我改造,主张建立本色教会和本色化神学,对20世纪基督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刘畅
- 上海市民文化视阈下的早期家庭伦理电影
- 早期的家庭伦理电影兴盛于20世纪20年代,是在适应上海市民观众流行口味的过程中产生和流行起来的一种电影类型,凸显出现代上海市民文化对早期中国电影的影响。以市民观众尤其是中下层市民观众为主要受众的家庭伦理电影,在叙事上形成...
- 刘畅
- 关键词:早期中国电影
- 文献传递
- 经典再生产及其文化症候——以“三笑”故事的电影改编为中心被引量:2
- 2013年
- 本文以"三笑"故事的电影改编为切入点,探讨经典文本的电影改编、翻拍及其所蕴含的文化逻辑,并由此检视当代社会的文化症候。通过比较不同时期"三笑"题材电影的改编风格,本文力图揭示大众文化的生产和消费在社会心态的演变中不断地发生调整,而这种变化则进一步地展示了当代消费社会的固有症候和当下经典改编存在的某些缺失。
- 刘畅
- 关键词:电影改编文化症候故事社会心态消费社会经典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