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畅

作品数:27 被引量:88H指数:6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建筑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8篇污水
  • 7篇水处理
  • 7篇滤池
  • 6篇生物滤池
  • 6篇破乳
  • 5篇深度处理
  • 5篇污水处理
  • 5篇废水
  • 4篇水处理厂
  • 4篇曝气
  • 4篇曝气生物滤池
  • 4篇污泥
  • 4篇污染
  • 4篇污水处理厂
  • 4篇混凝
  • 3篇生物破乳剂
  • 3篇破乳剂
  • 3篇尾水
  • 3篇垃圾
  • 2篇地表水

机构

  • 17篇中华人民共和...
  • 9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中煤科工集团...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 1篇深圳市深水生...
  • 1篇瀚蓝环境股份...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25篇刘畅
  • 10篇周秀秀
  • 8篇刘立
  • 7篇谌建宇
  • 5篇马放
  • 4篇刘钢
  • 4篇李旭
  • 3篇林方敏
  • 3篇庞志华
  • 2篇黄荣新
  • 2篇罗隽
  • 2篇王振兴
  • 2篇代阳
  • 2篇杨基先
  • 2篇骆其金
  • 2篇邴永鑫
  • 2篇徐暘
  • 2篇喻友华
  • 2篇叶万生
  • 1篇黎京士

传媒

  • 7篇中国给水排水
  • 3篇工业用水与废...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环境卫生工程
  • 2篇哈尔滨商业大...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第二届全国流...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5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含油乳化液废水两级破乳沉淀应急处理工艺被引量:4
2018年
针对受到废乳化液污染的鱼塘废水,开发了一种基于两级复合破乳沉淀法的现场应急深度处理工艺,研究了破乳剂类型、投加量、pH、不同破乳-吸附工艺组合方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工况。在实际废水应急处置中,该组合工艺对水中COD和石油类污染物去除率分别为82.9%和99.6%以上,出水满足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标准要求。该工艺具有出水水质好、操作简便等优点,适用于含油乳化液废水深度处理和污染水体的现场应急处置。
刘钢谌建宇叶万生王振兴邴永鑫刘畅
关键词:乳化液废水破乳混凝应急处置
基于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同级排入的深度处理技术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尾水同级排入是指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高要求的功能水域中,为保证用水安全和补充水源,将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尾水经过深度处理,使其水质指标达到相应的水域功能标准后排入水体,是一种缓解水危机和修复水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介绍了国内外同级排入对水质的要求以及相关的工程实例,总结得出工程实例中主要采用的深度处理技术是膜分离技术,并分析其技术特征和存在问题,指出了活性炭吸附、人工湿地等高效深度处理技术的优化组合与集成对实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战略意义。
何江通周秀秀刘立刘畅
关键词:深度处理膜分离
不同好/厌氧区容积负荷对生物膜/颗粒污泥耦合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自行设计的生物膜/颗粒污泥耦合反应器,研究不同好/厌氧区容积负荷对该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试验过程中设置了3种不同的工况,每种工况的好氧区和厌氧区容积均不同,工况Ⅰ的是9.66 L和15.34 L,工况Ⅱ的分别为12.56 L和12.44 L,工况Ⅲ的是15.42 L和9.58 L.不同的好/厌氧区容积对应不同的容积负荷.结果表明,工况Ⅰ的氨氮与磷酸盐去除效果稍差,工况Ⅲ出水硝态氮较高,造成总氮去除率较低.工况Ⅱ是最佳运行条件,系统的氨氮去除率为80.63%,氮容积去除负荷为150.27 g·(m3·d)-1,COD去除率为83.24%,释磷量与吸磷量分别为7.23 mg·L-1和11.93 mg·L-1.
尹航刘畅高辉高大文
关键词:生物膜颗粒污泥脱氮除磷容积负荷
混凝-软化工艺预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研究
2024年
为考察混凝-软化工艺对南方某市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的预处理效能,利用小试试验对市场上常用混凝剂(PAC、PAFC、FeCl_(3))、助凝剂(PAM)和软化组合药剂(Ca(OH)_(2)+Na_(2)CO_(3)、NaOH+Na_(2)CO_(3))进行比选,并在优化药剂投加量和初始pH值基础上,对预处理工艺的污染物(以COD、Ca^(2+)、Mg^(2+)为主)去除效能和药剂成本进行分析,确定组合工艺的最佳契合点,同时,对预处理工艺的有机物去除机制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FeCl_(3)为较适宜的混凝剂,混凝段较优的参数为:混凝剂FeCl_(3)投加量为2.5 g/L,助凝剂PAM投加量为60 mg/L,初始pH值为7.5(不调节),此时出水COD质量浓度和色度分别为880 mg/L和300 PCU;软化段较优的组合及参数为:烧碱-纯碱法(NaOH+Na_(2)CO_(3)),其中NaOH和Na_(2)CO_(3)投加量分别为0.3和0.5 g/L时,此时出水总硬度为92.1 mg/L。除污机理分析表明,混凝-软化工艺对DOM中的腐殖酸类物质去除效果最明显,同时能够去除大分子酯类、胺类有机物和芳香族挥发性有机物。
韩琦叶楠吕伟王越兴高奇英刘畅刘畅王宏杰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预处理
印染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实例及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广西某环保产业园印染废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10×10~4m^3/d,首期为5×10~4m^3/d,采用选择性物化处理单元与"水解酸化+接触氧化"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CEAO工艺。工程稳定运行之后,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脱水后污泥进入热电厂与煤掺烧,实现了资源化利用。介绍了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并进行了分析,可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刘立农燕凤刘畅赖后伟周秀秀
关键词:印染废水水解酸化
臭氧-BAF组合工艺处理电镀RO浓水被引量:6
2016年
电镀废水反渗透(RO)浓水具有盐度高、难降解有机物浓度高、含重金属等特点,是电镀废水处理工艺提标改造的难点。采用臭氧-曝气生物滤池(BAF)组合工艺,对电镀废水反渗透(RO)浓水中有机物进行处理,使出水COD浓度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标准。考察了废水初始p H、臭氧浓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臭氧氧化效果的影响,以及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气水比对BAF单元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经优化后的系统运行工况为:臭氧氧化单元中废水初始p H值为10.0,臭氧浓度为31.96 mg·L^(-1),反应时间为40 min;BAF的HRT为3 h,气水比为5∶1。在最佳工况下,当进水COD为180~240 mg·L^(-1)时,经组合工艺处理后COD去除率达78.6%,平均出水COD浓度为47 mg·L^(-1),达到了标准的要求。
王驭龙刘钢谌建宇余健金玉刚刘畅黄荣新
关键词:曝气生物滤池电镀废水反渗透浓水可生化性
BAF/MBR组合工艺处理城镇污水的效能被引量:4
2014年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BAF)与好氧膜生物反应器(MBR)联用工艺处理城镇污水,并在膜生物反应器内投加硫酸亚铁进行化学除磷。结果表明,系统出水的COD、NH+4-N、TN、TP平均值分别为8、0.3、7.5、0.2 mg/L,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在回流比为200%时曝气生物滤池的处理效果最好,BAF对NH+4-N、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64%;在MBR中投加硫酸亚铁进行同步化学除磷,与静态化学除磷相比平均减少投药量达66.7%,且对膜污染不会造成显著影响。
高伟业冯绮澜刘爱敏李欣麦锦欢刘畅李文辉陈华柳
关键词:曝气生物滤池化学除磷城镇污水膜污染
某电镀工业园污水处理工程工艺改造与优化设计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某电镀工业园区废水无法达标排放的现状,分析现有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如下改造:在预处理单元将原三类废水细化为八类并分别处理;增加曝气生物滤池生物处理工艺;增加超滤/反渗透深度处理工艺。改造后,系统运行稳定,出水水质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6—2001)一级标准和《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中表3标准二者中的最严值。
刘立庞志华刘畅赖后伟周秀秀
关键词:电镀废水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
一种同级排入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级排入处理系统,包括臭氧曝气滤池装置、加药装置、V型滤池装置,所述的臭氧曝气滤池装置、加药装置均与V型滤池装置相接;所述的臭氧曝气滤池装置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分布的臭氧池、停留池、一级生物滤池和二级生物...
刘畅周秀秀谌建宇刘立
聚合硅酸盐混凝剂在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通过复合法制备了几种不同金属离子配比的聚合硅酸盐混凝剂,对比了聚合硅酸盐混凝剂与常规混凝剂在处理城镇污水厂尾水时,深度除磷、除浊和去除COD_(Cr)的性能。结果表明,聚硅酸铝铁的n(Al):n(Fe)=1:1时,较其他配比的混凝剂对总磷的去除率高,而且聚硅酸铝铁(n(Al):n(Fe)=1:1)比聚硅酸镁铁(n(Mg):n(Fe)=1:1)和氯化铁的混凝效果和沉降性能均更好。在聚硅酸铝铁(n(Al):n(Fe)=1:1)投加量为60 mg/L时,总磷的质量浓度为0.96 mg/L、COD_(Cr)的质量浓度为32 mg/L的城镇污水厂尾水处理后水质可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
何江通朱群华周秀秀刘畅
关键词:深度处理混凝剂聚硅酸铝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