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畅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大豆
  • 2篇机械损伤
  • 1篇动力学参数
  • 1篇斗式提升机
  • 1篇乙烯
  • 1篇乙烯基
  • 1篇乙烯基吡咯烷...
  • 1篇异丙基
  • 1篇异丙基丙烯酰...
  • 1篇特性试验
  • 1篇籽粒
  • 1篇吡咯
  • 1篇吡咯烷
  • 1篇吡咯烷酮
  • 1篇酰胺
  • 1篇脱粒
  • 1篇温敏性
  • 1篇烯基
  • 1篇力学特性
  • 1篇聚N-异丙基...

机构

  • 6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辽宁石油化工...

作者

  • 6篇刘畅
  • 5篇邵志刚
  • 3篇杨德旭
  • 3篇焦维鹏
  • 3篇高连兴
  • 2篇宋学娟
  • 1篇刘德军
  • 1篇范晓光

传媒

  • 2篇农业科技与装...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材料导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大豆籽粒静态压缩特性试验被引量:4
2013年
为了研究大豆在收获、脱粒、输送等过程中的损伤机理及相关力学特性,在电子万能材料物理试验机上对不同品种、挤压方式、含水率和加载速度的大豆籽粒进行静态压缩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加载速度、含水率、品种、挤压方式均对大豆籽粒破损、破裂时的压力峰值有显著影响。试验分析过程及结论对相关研究和大豆专用机具部件的设计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
宋学娟刘畅邵志刚
关键词:大豆力学特性
收获方式对菜用大豆机械损伤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为深入研究不同收获方式对菜用大豆籽粒破碎及机械损伤的影响,采用割晒机+脱粒机脱粒和联合收割机脱粒2种收获方法对辽宁主栽菜用大豆品种进行脱粒试验。结果表明:2种收获方式的菜用大豆籽粒存在严重的机械损伤;对于沈鲜3号和沈鲜特早来说,割晒机+脱粒机收获比联合收割机收获损伤严重,而日丰1号则相反。
刘畅宋学娟邵志刚
关键词:机械损伤菜用大豆脱粒
斗式提升机输送大豆的机械损伤特征与机理被引量:10
2012年
为改进斗式提升机设计、减轻输送过程中对大豆的机械损伤,以辽豆15、辽豆18和黑农40大豆为对象,采用TD250型斗式提升机对大豆进行提升输送损伤试验,研究了斗式提升机在输送大豆过程中造成损伤的特征与机理。结果表明:大豆在斗式提升输送过程中的损伤率约为10%,种皮破损为主要损伤形式,约占7.5%,同时伴有破碎、两瓣、缺损等。损伤主要由装载时畚斗对大豆剪切、冲击及摩擦力造成的;卸载时大豆撞击机罩所产生冲击力的作用反力造成的。通过优化装卸载结构及运行参数,损伤率下降至6.7%。
高连兴邵志刚焦维鹏刘畅杨德旭刘德军
关键词:动力学参数大豆机械损伤斗式提升机
大豆输送损伤特征及规律研究
为降低大豆在输送过程中的损伤,深入研究在输送过程中大豆的损伤规律及机理,本文以辽宁及黑龙江两省大豆品种、仓储最佳含水率11.5%的大豆为对象,进行了大豆的准静态压力破损试验,分析了不同品种、不同受力位置、不同加载速度的相...
邵志刚杨德旭刘畅焦维鹏高连兴
关键词:大豆
文献传递
大豆输送损伤特征及规律研究
为降低大豆在输送过程中的损伤,深入研究在输送过程中大豆的损伤规律及机理,本文以辽宁及黑龙江两省大豆品种、仓储最佳含水率11.5%的大豆为对象,进行了大豆的准静态压力破损试验,分析了不同品种、不同受力位置、不同加载速度的相...
邵志刚杨德旭刘畅焦维鹏高连兴
关键词:大豆
利用NVP组分调控亲水增强型温敏性PNIPAAm共聚物
2023年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是目前在生物医药领域研究和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温敏性聚合物。但PNIPAAm均聚物的温敏性能相对单一,且由其构建的终产物难以在较宽温度范围内通过改变温度发生整体体积或表面润湿性能转变,因此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为了扩展PNIPAAm的应用领域,设计可以调控特别是提升PNIPAAm基材最低临界溶液温度(LCST)的温敏性聚合物十分必要。鉴于此,本研究将亲水性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引入温敏性聚合物分子骨架,同时利用共聚物的反应基团将P(NIPAAm-co-NVP)共聚物聚合接枝于铂片表面从而形成共聚物膜。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的鉴定结果表明各单体间的共聚反应均按预定方案进行,且可显著提升NVP在聚合过程的参与率;动态光散射(DLS)和静态接触角数据、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均证明可以利用NVP组分提升P(NIPAAm-co-NVP)共聚物的LCST,从而获得亲水增强型的温敏性共聚物膜,该膜可用于药物控制释放和非侵害性细胞收获等。
范晓光雷景胜顾诗雅冷旭刘畅杨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