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华
- 作品数:18 被引量:45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MR定量磁敏感图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脑血氧饱和度变化对梗死进展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氧饱和度动态变化对梗死进展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7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和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首次发作且发病时间在24 h内的39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对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基线)和接受卒中规范化治疗后2周内进行多模MR检查,包括扩散加权成像(DW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磁共振灌注成像(DSC-PWI)。在SWI上观察入院时不对称突出皮层静脉(APCV)的显示程度,并计算所有患者治疗前、后梗死侧APCV区的静脉血氧饱和度(SvO_(2))。将2次MR扫描获得的原始DWI和DSC-PWI图像导入软件,获得低灌注体积[达峰时间(Tmax)>6 s]和梗死核心体积(表观扩散系数值<620×10^(-6)mm^(2)/s)。根据基线梗死灶(DWI-ASPECT)评分及随访(FUP-ASPECT)评分的对比,将所有患者分为梗死进展组(27例)与梗死无进展组(12例)。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2组间基线梗死核心体积、基线SvO_(2)、SvO_(2)变化值、基线低灌注区体积、低灌注区体积变化值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梗死进展的独立预测因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SvO_(2)变化值、低灌注体积变化值与梗死变化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梗死进展组与梗死无进展组间基线梗死核心体积、基线SvO_(2)、低灌注区体积及低灌注区体积变化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进展组与梗死无进展组SvO_(2)变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7±11)%和(35±6)%,t=-2.56,P=0.01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vO_(2)变化值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梗死进展的影响因素(OR=0.872,95%CI 0.773~0.984,P=0.02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OR=1.248,95%CI 1.042~1.494,P=0.016)是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梗死进展的�
- 陆秀娣刘继华罗禹邹颖宫琰夏爽
- 关键词:卒中梗死血氧饱和度
- 基于超声的迁移学习人工智能模型对甲状腺囊实性结节恶性概率的评估效能
- 2025年
- 目的探讨基于超声的迁移学习人工智能模型预测甲状腺囊实性结节(PCTN)恶性概率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威海市立医院并有明确病理结果的PCTN患者246例,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测试组。评估PCTN超声图像特征,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评估PCTN恶性概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另一方面,通过Python软件的PyTorch框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后,选择5种不同的预训练模型进行迁移学习,具体包括Inception_v3、EfficientNet、VGG19、ResNet50和DenseNet121,计算AUC值并进行比较。结果超声图像特征中实性成分>50%、实性成分与囊性成分呈偏心锐角、病灶边界模糊不清、病灶边界呈毛刺样、蛋壳样钙化和微钙化对于评价PCTN的良恶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以上独立危险因素计算的AUC值为0.843。另外,在5种迁移学习模型中,ResNet50模型诊断效能最高,AUC值为0.9032。结论基于超声的迁移学习人工智能模型优于传统超声图像评价效能,能够准确预测PCTN的性质,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
- 邹颖刘继华李静宜毕海石岩陆秀娣张启波
- 关键词:超声
- CT导向下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肺鳞癌、腺癌的近期疗效研究
- 目的:观察125I粒子瘤内植入治疗晚期肺鳞癌及肺腺癌的近期疗效,并探讨近期疗效与肿瘤体积大小及增强扫描的强化程度(实质期)的相关性。
方法:2010年11月至2012年12月,收集整理经病理确诊的晚期肺癌病例74例...
- 刘继华
- 关键词:晚期肺鳞癌125I粒子植入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近期疗效
- 腰骶神经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进展
- 2020年
- 磁共振神经成像(MRN)是对周围神经的临床体检和电生理学检查(如肌电图)的重要补充。多种局灶性病变和弥漫性病变均可累及腰骶神经丛。三维MR成像技术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力和各项同性的特点,可进行任意角度重建,是显示腰骶神经丛的主要方法。本文综述了磁共振神经成像的主要技术,并介绍了腰骶神经丛常见疾病的MRN表现。
- 王妍秦毅刘继华施逸兴
- 关键词:腰骶神经磁共振成像神经影像学
- 按提旋转归位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综合症的临床研究
- 纪君时唐安杨晓燕刘继华刘国胜孙媛媛
- 我们通过长期临床治疗寰樞关节紊乱综合症实践证明,观察到目前国内外在治疗上多采用口服中、西药品、牵引、输液等,多有一些不良反应,费时,但均无特效,而且有些药品价格昂贵。我们从90年代初即对此病进行临床治疗研究工作。用“按提...
- 关键词:
- 缺血性脑卒中SWI异常与ASL高信号征象的评估价值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脑静脉异常与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高信号血管征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3月至2023年4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4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并根据是否存在脑静脉异常进行分组,SWI中梗死灶周边静脉管径增粗和(或)数量增多定义为异常,并记录其演变规律与累及范围,ASL原始图像中低灌注区上游责任动脉走行区高信号影定义为ASL高信号血管征。结果 脑静脉异常组21例,其中急性期梗死20例,亚急性早期梗死1例;无脑静脉异常组28例,其中急性期梗死5例,亚急性早期梗死23例,急性期组与亚急性早期组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L高信号血管征1例。结论 脑静脉异常与缺血性脑卒中分期存在相关性,ASL高信号血管征对血栓有提示意义,均对缺血半暗带有潜在评估价值。
- 施逸兴刘继华王金璐王妍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脑静脉动脉自旋标记
- 膝关节剥脱性骨软骨炎的MRI表现被引量:3
- 2010年
- 剥脱性骨软骨炎(osteochondritis dissecans,OCD)又称K?nig病,是关节软骨、软骨下骨的无菌坏死现象,实际为骨骺或骨端局限性缺血坏死,病因未明,而并非为细菌性炎症[1,2]。本病最常累及身体负重较多的一些关节部位,如股骨内髁、外髁及胫骨平台、髌骨、肱骨或桡骨小头等,其治疗取决于其分期、本病的X线、CT及MR诊断国、内外均有报道[3-8]。本文重点将讨论膝关节MRI的影像学表现,对剥脱性骨软骨炎的诊断价值。
- 刘继华
- 关键词:剥脱性骨软骨炎磁共振成像膝关节
- 锥体束Wallerian变性的CT及MRI诊断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Wallerian变性的CT及MRI表现,以期应用合适的影像检查方法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脑损伤后28例Wallerian变性的CT及MRI资料。结果 28例中,9例脑损害12~24周患者Wallerian变性直接征象表现为在磁共振上与病灶同侧沿锥体束走行路径条状等、长T1长T2信号,19例原发性脑损伤后2~6年患者间接征象为与脑损害同侧的脑干萎缩;CT仅在变性后期可显示脑干萎缩或局部低密度影。结论 MRI是诊断Wallerian变性的可靠方法。
- 刘继华
- 关键词:锥体束磁共振成像
- 双能CT评估肺部血管性病变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20年
- 双能CT(DECT)依据不同能量下物质衰减特性不同进行定性和定量判断。DECT通过后处理可一次性生成碘图、虚拟平扫影像、灌注影像及虚拟单能谱影像等彩色编码影像,可以较全面地反映疾病的形态及功能变化特征。近年DECT已广泛应用于肺动脉栓塞、肺动脉高压、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血管相关肿瘤及血管炎等肺部血管性病变的诊断、治疗及危险分层。就DECT技术原理及在肺部血管性病变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郭庆伟刘继华张智猷朱晓珉
- 关键词:双能CT
- 中医分期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验案一则被引量:7
- 2017年
- 咳嗽变异性哮喘,至今中医尚无确切的命名,临床研究报道中多归属"咳嗽、喘证、哮病"等病,其治疗多以干预急性发作期为主,很少涉及分期管理。本病应从"风哮"论治,因病因及病变过程不同,其治疗则不同,重在分期论治,急性发作期治以疏风宣肺、慢性缓解期治以肃痰通络、稳定期治以健脾固表,收效显著。
- 刘继华
-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