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静

作品数:94 被引量:208H指数:12
供职机构: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36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3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9篇牛肝菌
  • 37篇栽培
  • 17篇菌种
  • 13篇人工栽培
  • 13篇菌丝
  • 13篇出菇
  • 10篇子实
  • 10篇子实体
  • 9篇固体菌种
  • 8篇橡胶树
  • 8篇胶树
  • 8篇虫瘿
  • 7篇液体菌种
  • 7篇培养基
  • 7篇微生物
  • 7篇菌株
  • 6篇袋料
  • 6篇袋料栽培
  • 6篇仿生栽培
  • 6篇白粉

机构

  • 94篇云南省热带作...
  • 2篇景洪宏臻农业...
  • 1篇上海市农业科...

作者

  • 94篇刘静
  • 85篇张春霞
  • 79篇何明霞
  • 74篇王文兵
  • 53篇曹旸
  • 52篇高锋
  • 43篇方艺伟
  • 37篇杨天伟
  • 33篇纪开萍
  • 25篇王云
  • 7篇伍英
  • 6篇周明
  • 6篇肖春云
  • 5篇王进强
  • 4篇许丽月
  • 4篇田耀华
  • 4篇李国华
  • 3篇段波
  • 3篇张祖兵
  • 3篇侯建勇

传媒

  • 10篇食用菌学报
  • 9篇热带农业科技
  • 8篇西南农业学报
  • 7篇中国食用菌
  • 4篇北方园艺
  • 3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食药用菌
  • 1篇植物保护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云南农业科技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植保导刊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环境昆虫学报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植物保护...
  • 1篇中国植物保护...

年份

  • 5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9篇2021
  • 6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9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10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10篇2009
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石灰水浸泡玉米芯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玉米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石灰水浸泡玉米芯的装置,包括底座和外桶,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桶,所述外桶的内部设置有内芯筒,所述内芯筒的上方两侧连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长扣,所述长扣的...
杨天伟张春霞高锋刘静许欣景方艺伟李光黎学英
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首次对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生长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4,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照,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最佳无机盐为KH2PO4+MgSO4·7H2O。
何明霞张春霞纪开萍曹旸刘静王文兵
关键词:菌丝生物学特性
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渣为主料栽培巨大口蘑试验
2023年
暗褐网柄牛肝菌人工栽培的生物学转化率较低,收菇后的废菌渣中余留了大量营养物质。为充分利用其废菌渣中的营养成分,减少资源浪费,研究采用不同比例暗褐网柄牛肝菌菌渣为主料栽培巨大口蘑。结果显示,采用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渣为主料栽培的巨大口蘑长势良好,菌丝生长速度在6.49±0.33~9.65±0.52 mm/d,鲜菇产量263.87±12.93~401.33±6.10 g/袋,生物学转化率达到57.36%~87.25%,表明巨大口蘑可以充分利用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渣中的营养物质。建议栽培巨大口蘑时,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渣用量控制在90%以内,并加强出菇管理。
杨天伟刘静高锋何明霞许欣景方艺伟张春霞
关键词:巨大口蘑资源利用
镰刀菌引起的橡胶树两种新病害被引量:6
2015年
在云南西双版纳橡胶树上发生了两种新病害,一种是引起橡胶树死亡的基腐病,另一种是引起胶树产量减少或不产胶的树干褐斑病.经镜检标本、病原菌分离、致病性测定和菌落形态特征观察、镜检分生孢子的形态和着生方式,鉴定结果为腹状镰刀菌Fusarium venfricosum,茎干褐斑病病原菌鉴定为多隔镰刀菌Fusarium decemcellulare.这两种新病害的出现可能与持续几十年种植橡胶树,在环境和营养的长期胁迫下出现树体衰退(Decline)有关.
蒋桂芝刘静李国华
关键词:镰刀菌橡胶树基腐病褐斑病
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生物学特性研究
网柄牛肝菌菌丝生物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4;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最佳无机盐为KH2PO和MgSO4·7H2O;菌丝生长不需光照.
何明霞张春霞纪开萍曹旸刘静王文兵
关键词:菌丝生物学特性
暗褐网柄牛肝菌菌种不同保藏方法的效果研究
2020年
研究蒸馏水15℃、蒸馏水室温、5%海藻糖+20%甘油-80℃、斜面种15℃4种不同保藏方法对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生长及出菇的影响,结果表明:蒸馏水15℃保藏,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萌发速度最快,只需(4.20±0.28)d;菌丝呈黄褐色、浓密、粗壮,长满菌袋的时间最短(27.14±1.57)d;覆土(13.86±1.08)d开始出菇,子实体平均单菇重为(94.54±1.26)g,是中长期(12个月)保藏暗褐网柄牛肝菌菌种的适宜方法。
何明霞刘静杨天伟许欣景高锋方艺伟王文兵张春霞
关键词:菌种保藏菌丝生长出菇
一种暗褐网柄牛肝菌菌腔虫瘿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涉及菌类仿生栽培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暗褐网柄牛肝菌菌腔虫瘿的合成方法。该菌腔虫瘿的合成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暗褐网柄牛肝菌固体原种,由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中心牛肝菌课题提供;2)从野外...
刘静曹旸张春霞何明霞王文兵许欣景高锋方艺伟
文献传递
暗褐网柄牛肝菌高多态性SSR标记的开发被引量:4
2021年
从暗褐网柄牛肝菌基因组数据中开发高多态性的SSR标记,按照本实验中设计的方法得到43对引物,扩增分型后,30个位点在供试的157个样品中均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性,其中:三碱基单元的位点22个,四碱基单元的位点4个,五碱基单元的位点1个,六碱基单元的位点3个。PCR产物的长度为114~561 bp。从聚类结果来看,157个样品共有147种多位点分子表型。共享多位点分子表型的样品分别来自同一采样地点,推测来源于同一菌丝无性繁殖系。样品并未按地理群体聚在一起,说明各个地理群体间有基因交流。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样品也未与来自中国的样品完全分开。
高锋何明霞张春霞刘静许欣景曹旸
关键词:SSR标记
暗褐网柄牛肝菌是外生菌根菌吗?——暗褐网柄牛肝菌与思茅松和栲树的菌根合成被引量:11
2016年
在野外生态调查中,笔者从未发现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和任何树木根系形成外生菌根的结构。为了进一步证实暗褐网柄牛肝菌是否为外生菌根菌,在温室条件下,用暗褐网柄牛肝菌栽培种和液体种对思茅松(Pinus kesiyavar.langbianensis)和栲树(Castanopsis sp.)进行菌根接种试验。接种5个月后,思茅松一、二级侧根及吸收根表面上,均有大量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缠绕生长;菌丝有锁状联合,但是并没有菌丝套和哈氏网发育的迹象。接种10个月后有大量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也缠绕在栲树根的表面,有发达的菌索;菌丝有锁状联合,呈结晶体状,但没有任何菌根结构形成。在同样的温室条件下,思茅松和印度块菌形成了典型的外生菌根。结果表明,暗褐网柄牛肝菌在室内接种条件下也不能与思茅松和栲树形成外生菌根。因此,暗褐网柄牛肝菌可能不是一种外生菌根菌。
张春霞何明霞曹旸刘静高锋许欣景王文兵王云
关键词:思茅松栲树菌根合成
暗褐网柄牛肝菌半人工模拟栽培及“宿主树”根系上菌丝生长的持久性被引量:23
2009年
用暗褐网柄牛肝菌纯培养菌种,接种盆栽及袋栽的小粒咖啡(Coffea arabica L.)苗、田间小粒咖啡树的根系,结果表明:接种30d~90d,子实体幼蕾紧靠苗(树)的茎基或于茎基四周土壤中生长子实体并发育成熟。子实体单生或丛生,出菇至成熟3d~4d,单个子实体重20.0g~62.0g;小粒咖啡苗(树)的根茎、主根及侧根被茶褐色的菌索和菌膜包裹,而根尖及靠近根尖的侧根上没有菌丝和菌索生长或生长很少;盆栽小粒咖啡苗,在接种90d后其根系表面的菌索死亡。
纪开萍何明霞张春霞刘静王文兵侯建勇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