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静

作品数:9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研究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缺血
  • 3篇脑缺血
  • 3篇胶质
  • 2篇脂肪干细胞
  • 2篇少突胶质前体...
  • 2篇髓鞘
  • 2篇体细胞
  • 2篇皮素
  • 2篇前体
  • 2篇前体细胞
  • 2篇缺血缺氧
  • 2篇缺氧
  • 2篇槲皮素
  • 2篇脑缺血缺氧
  • 2篇干细胞
  • 1篇胆碱
  • 1篇胆碱能
  • 1篇胆碱能神经
  • 1篇胆碱能神经元

机构

  • 8篇徐州医学院
  • 2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徐州医学院第...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作者

  • 9篇刘静
  • 4篇姚瑞芹
  • 3篇杨丽华
  • 3篇于红丽
  • 2篇董富兴
  • 2篇曾田
  • 2篇刘轩
  • 2篇陶常波
  • 2篇金培生
  • 2篇王兴启
  • 1篇马志兵
  • 1篇戚大石
  • 1篇胡涛
  • 1篇郭艳萍
  • 1篇黄晶晶
  • 1篇侯筱宇
  • 1篇周莉
  • 1篇李雪阳
  • 1篇唐采白
  • 1篇袁红花

传媒

  • 3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江苏省生物化...
  • 1篇江苏省第十一...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4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大肠癌CD133(+)、Musashi-1(+)干细胞与临床病理学因素及MGMT、ERCC1、TS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大肠癌CD133(+)、Musashi-1(+)干细胞与临床病理因素及MGMT、ERCC1、TS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42例大肠癌组织的CD133、CD138、Musashi-1、MGMT、ERCC1、TS蛋白,对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学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①CD133与组织类型、Dukes分级、静脉侵袭、远处转移及毛细血管密度(MVD)等有关(P<0.05);CD138、Musachi-1与组织类型、浆膜侵犯、静脉侵袭、淋巴管侵袭、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MVD等有关(P<0.05),CD138并与神经纤维间隙侵袭(NI)有关(P<0.05);CD133与CD138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与Musashi-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②MG-MT、ERCC1与组织类型有关(P<0.05);TS与组织类型、Dukes分级、淋巴管侵袭、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GMT表达与ERCC1、TS表达呈负相关(P<0.01),ERCC1表达与TS表达呈正相关(P<0.01)。③CD133、Mu-sashi-1的表达均与MGMT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与TS、ERCC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①CD133(+)、Musashi-1(+)细胞在大肠癌的浸润与转移中起重要协同作用。②CD133(+)、Musashi-1(+)细胞与MGMT、TS、ERCC1耐药基因蛋白的表达具有密切关系,后者在大肠癌的侵袭中也具重要作用。
程慧敏刘静唐采白李彬陈卫花李龙飞
关键词:CD133MUSASHI-1CD138MGMTERCC1TS
新生幼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后少突胶质细胞及髓鞘超微结构的变化
2010年
目的:探索3日龄幼鼠单侧颈总动脉结扎联合缺氧造成脑白质损伤后少突胶质细胞及髓鞘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将3日龄未成熟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大鼠结扎右侧颈总动脉,置8%O2和92%N2混合气体的缺氧装置2h后,取出返笼饲养。对照组仅游离右侧颈总动脉,并未结扎及缺氧实验。术后28d透射电镜观察胼胝体少突胶质细胞及髓鞘超微结构。结果:对照组大鼠少突胶质细胞染色质分布均匀,细胞器结构完整;髓鞘厚度及数目均正常;实验组大鼠部分少突胶质细胞核固缩、核破碎,细胞器广泛缺失;与对照组相比髓鞘厚度变薄,数目明显减少。结论:3日龄幼鼠脑缺血缺氧28d后,脑白质少突胶质细胞的超微结构发生了坏死性病理改变,髓鞘形成能力减弱,髓鞘化轴突的数目减少。
姚瑞芹曾田于红丽刘静袁红花董富兴高殿帅
关键词:脑缺血缺氧少突胶质细胞髓鞘新生鼠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通过CXCR4/CXCR7提高脂肪干细胞促血管化能力
刘静张爱君陶常波李雪阳马志兵金培生
高纯度少突胶质前体细胞改良培养方法的建立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对传统培养方法进行改良,以获得更高纯度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s)。方法新生1~2d Sprague-Dawley(SD)大鼠的大脑皮质混合胶质细胞原代培养8d后,采用恒温摇床振荡分离法、差速贴壁法和胰酶消化法结合条件限定培养基纯化培养细胞,台盼蓝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纯化培养2d后进行A2B5和DAPI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和细胞纯度分析。结果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纯化培养细胞的胞膜完整,细胞无损伤;免疫荧光染色后细胞纯度分析显示,A2B5染色阳性细胞占DAPI染核细胞的百分比为98.14%。结论通过对传统的混合胶质细胞培养及振荡分离和纯化方法的改进,能够培养出高纯度的OPCs。
王兴启刘轩杨丽华戚大石刘静姚瑞芹
关键词: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细胞培养纯化
缺血后处理神经保护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
刘静徐芹王慧朱倩王然侯筱宇
关键词:脑缺血缺血后处理神经保护双向电泳质谱分析
槲皮素保护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缺氧低糖损伤的体外研究
2011年
目的观察槲皮素(quercetin,QUE)对Na2S2O4联合低糖培养基诱导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s,OPCs)缺氧低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OPCs缺氧低糖损伤模型(OGD);在所建模型基础上,通过检测OPCs相对存活率、LDH漏出率及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研究槲皮素对OPCs缺氧低糖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比较QUE共孵育和预孵育对OPCs的保护效果。结果随OPCs损伤时间延长细胞凋亡数量增多,而QUE能提高OPCs相对存活率、降低LDH漏出率并改善其形态学变化,其神经保护作用有剂量效应,且共孵育比预孵育的保护效果更明显。结论槲皮素可通过提高OPCs相对存活率及减少LDH漏出率对缺氧低糖损伤的OPCs发挥保护作用。
王兴启刘轩杨丽华于红丽翟玥刘静姚瑞芹
关键词:槲皮素少突胶质前体细胞体外研究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生物学性状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以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hADSCs)为种子细胞,体外构建hADSCs 膜片,分析细胞膜片的生物学特点,为进一步进行动物实验奠定基础。方法胶原酶消化法分离纯化hADSCs,观察其增殖、生长特性和组织学形态;体外构建 hADSCs 膜片,膜片成熟后倒置显微镜、苏木精-伊红染色对膜片进行形态学检测。结果hADSCs 为长梭形,形态均一,增殖活跃。体外培养28天后获得半透明膜状细胞膜片,有弹性,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复层生长,细胞间紧密连接。苏木精-伊红染色证实脂肪干细胞膜片是一种由多层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的聚集体。结论hADSCs 可体外成功构建细胞膜片,细胞数量及活性较高。
刘静李强陶常波沈才齐郭艳萍金培生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
端脑腹侧的胆碱能前体细胞的胚胎来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为探索胆碱能神经元的胚胎来源,验证放射状胶质细胞是否表达乙酰胆碱转移酶。方法通过对孕14天(E14)大鼠胚胎端脑冠状石蜡切片进行波形蛋白(放射状胶质细胞标志性蛋白,vimentin)和乙酰胆碱转移酶(胆碱能神经元的标志性蛋白ChAT)双重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通过重叠同一视野内的荧光双染的图片来精确地体现放射状胶质细胞表达ChAT的位置。结果 E14大鼠端脑腹侧脑室区有部分组织呈vimentin/ChAT免疫化学双染阳性,这和资料中证实的胆碱能神经元E14天出现于第三脑室的腹背侧部的结论是一致的。结论 E14大鼠端脑内的放射状胶质细胞表达ChAT。表明放射状胶质细胞具有神经干细胞性质,它不断地进行不对称分裂,产生胆碱能表型的成神经细胞,即胆碱能前体细胞。
刘静周莉胡涛
关键词:胆碱能神经元乙酰胆碱转移酶波形蛋白
槲皮素对缺血缺氧脑损伤新生幼鼠胼胝体髓鞘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槲皮素(quercetin)对3日龄幼鼠缺血缺氧损伤后胼胝体髓鞘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溶剂组和槲皮素处理组.溶剂组和槲皮素处理组大鼠结扎右侧颈总动脉,然后置8%O2和92%N2混合气体装置中缺氧2h,缺氧后1h分别灌胃给予槲皮素(20mg·kg^-1·day^-1)和相应的溶剂.术后28d透射电镜观察胼胝体髓鞘超微结构.结果: 对照组大鼠胼胝体髓鞘厚度及数目均正常;与对照组相比,溶剂组大鼠部分髓鞘厚度变薄,髓鞘化轴突的数目明显减少;而槲皮素处理组大鼠髓鞘厚度及髓鞘化轴突的数目与溶剂组相比增加.结论: 槲皮素对缺血缺氧导致的髓鞘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姚瑞芹曾田黄晶晶于红丽董富兴刘静杨丽华
关键词:槲皮素脑缺血缺氧髓鞘超微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