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丽艳
- 作品数:16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吉林省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 2015年
-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从吉林省实际出发,运用经济手段和政策手段,开震全省生态补偿机制探索性研究,明确工作目标,确定生态补偿重点领域发展方向,制定生态补偿相关政策,进一步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 吴兵包丽艳刘艳君
- 关键词:生态补偿机制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协调发展经济社会
- 吉林省重金属污染状况及防治措施的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概述了吉林省重金属污染现状,重点分析了废水、固体废物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现状及水环境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现状;找出吉林省目前的重金属污染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重金属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 刘艳君包丽艳吴兵李贺
-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现状
- 吉林省松花江流域水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研究
- 2011年
- 松花江是吉林省人民的母亲河。针对流域水质及环境状况进行流域水环境问题研究,针对流域存在的水环境问题提出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业污染防治、城镇污水处理、农业面源防治、水环境风险防范等防治措施,推进水环境、水资源的有效保护,确保松花江流域长治久安。
- 包丽艳吴兵刘艳君
- 关键词:水环境问题
- 浅谈建设美丽吉林的总体目标和主要标志
- 2015年
- 本文从生态文明视域下提出美丽吉林的科学内涵,以建设经济进步、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生态文明社会为目标,提出了美丽吉林建设的总体目标、主要标志,为美丽吉林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 包丽艳吴兵张亮
- 吉林省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时期建设成效及问题分析
- 2016年
- 松花江是吉林省的母亲河,吉林省重点城市、人口、支柱产业主要布局在这个流域,流域水质对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十二五"期间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显著,境内8个考核断面中有7个达到国家考核要求,但流域主要支流水环境质量差、水生态受损重、环境隐患多等问题依然突出。"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五年,同时也是重点流域水环境保护适应新形势、实现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步的关键五年。综合分析吉林省"十二五"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建设成效及问题,以期提出更为科学有效的流域"十三五"治污思路。
- 吴兵包丽艳刘艳君
- 关键词:流域
- 吉林省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分析及治理措施被引量:7
- 2009年
-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虽然吉林省在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农村环保工作仍然十分薄弱。基于吉林省农村环境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污染成因分析,提出了"切实保护农村饮用水源地,加强村庄生活污染治理力度,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矿企业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五方面治理措施,有利于促进全省农村环境的有效改善。
- 吴兵刘艳君包丽艳
-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 吉林省建设生态吉林成效及存在问题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生态吉林建设取得的成效
建设生态吉林是吉林省“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两年多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精心部署、精心组织、精心实施、周密安排,狠抓落实,全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局部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逐步显现,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总体看,生态吉林建设稳步推进,成效较好.
- 包丽艳刘艳君张亮
- 关键词: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恶化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
- 吉林省西部主体功能空间布局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吉林省西部位于西部草原生态区,在全省承担着重要的经济职能和生态职能。以乡镇为单位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分别确定城镇化节点镇、农业发展镇和重点生态功能镇三种类型,明确各乡镇的主要功能,在此基础上,科学构建"两核五极多节点"的城镇化格局、"三区六带"的农业发展格局、"五区多点"的生态安全格局。
- 包丽艳刘艳君张亮
- 浅析吉林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总体思路被引量:1
- 2015年
-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五年,同时也是生态环境保护适应新形势、实现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步的关键五年,吉林省的环境保护工作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从战略高度研究提出"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总体思路,可为科学编制吉林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 包丽艳张亮
- 关键词:环境保护规划
- 哈尼河水源保护与防治措施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哈尼河是通化市50万人口的重要供水水源地,针对哈尼河水源的水质及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水环境整治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生态建设工程、水污染事件防范工程、水库水体监测能力建设等工程措施,结合水源地保护的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确保水源地水质安全。
- 刘艳君包丽艳赵青
- 关键词:水源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