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促联
- 作品数:45 被引量:114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南理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当代中国大学德性的反思诉求
- 2012年
- 大学被誉称为"求知育人的宫殿""社会良知的领袖",但随着大学工业化和产业化,许多大学沦落为"国家利器""企业合伙人"或"经济人塑造者"。恢复大学应有的活力和声誉成为整个社会和广大民众对我国大学的普遍诉求。当代中国大学需要反思自身追求实用的求知之道,以维护求知活动的独立性;需要对大学生的知性化生存状态予以反思,以增进大学生的人格完善;需要对管理制度予以反思,以提高大学管理辅佐大学实现其求知育人之善的现实效力;需要对其"无学生"的德育内容进行反思,以帮助大学生借助德育内容的充分供给,在把握校园生活的内容与方向中完整展现其对大学之善的追求。
- 匡促联
- 关键词:德育德性求知育人大学管理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理念及其张扬被引量:3
- 2010年
- "基础课"的课程性质、历史使命和实施条件决定了该课程教学理念的真实意蕴是培育大学生的现代道德人格。任务化、娱乐化、知识化的"基础课"教学实效的低下源于它们对这一教学理念的偏离。在深刻体认教学理念、努力践行"育人为本"教学模式、建立专门的教学评价制度中张扬"基础课"教学理念是保障"基础课"教学实效的根本。
- 匡促联
- 关键词:教学理念
- 青年网络生活的道德支撑被引量:19
- 2002年
- 以在互联中实现信息的开放为本质的计算机网络,虽然为我们规定了互联互通的网络生活原则,但一些与网沉浮的青年在网络生活中的千状百态却严重远离这一原则,其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存在的网络病症表现必须得到关注。“尊知、忠诚、节制”相结合的道德要素的建构便是帮助青年根除网络病症,从而贯彻网络生活原则而给出的现实谋划。
- 匡促联
- 关键词:互联互通道德支撑
- 校园文化传播的道德把握
- 2006年
- 校园文化传播在过程、结果、实质、目的体现上有其自身的特点。因互动缺失、心理隔阂、自私传授和受传麻木所致的校园文化传播障碍,既不利于师生进行文化认知和改进,也会影响校园文化的正常发展。而对合作、理解、诚信及尊知等道德的遵循,是克服校园文化传播障碍、把握好校园文化传播的真实方略。
- 匡促联
-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教育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功能研究——基于大学生创新活动成果的跟踪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通过对大学生创新活动成果的跟踪分析发现,不同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教育对大学生创新立场、创新理念、创新方法、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创新素质的培养呈现出不同的影响和效果。总体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教育具有帮助大学生奠定发掘真善美的创新立场、形成积极关注问题和妥善解决问题的创新理念、激活和整合必要的创新方法、彰显创新主体的创新精神、展示超越现有的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创新素质培养功能,这对夯实我国高校的创新素质教育基础,进而提高其创新教育的整体实效有重要启发意义。
- 匡促联洪冬美
- 关键词:大学生
- 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道德牵引被引量:5
- 2003年
- 大学生课余生活的本质是在时空的自由选择中实现自主自取。课余生活在价值上呈现“失落”、“失色”、“失足”与“得兴”、“得益”、“得志”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属性。控制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负面影响 ,张扬其正面功能 ,从道德上牵引大学生按照“尊己重道、安身立命”的原则 ,以及“维公护他、清风净气”、“正身尽责、砺志成材”的要求去主宰自己的课余生活是高等教育中不可疏忽的德育主题。
- 匡促联
- 关键词:大学生课余生活德育
- 社会适应与道德适应——青年进入社会之角色转换的要素被引量:6
- 2004年
- 青年适应社会是指青年独立进入社会,通过劳动或再劳动不断地在新的社会关系中合理调节自己的行为模式,以实现自身与社会和谐的角色转换过程。青年在劳动态度上的道德虚无与道德缺损表现会引发角色转换滞后、角色错位常现、角色紧张易生等适应社会不良的症状。而“立志-立业”、“唯实-务实”、“求新-创新”等道德因素的自觉内化与践履是青年克服不良症状,从而实现社会适应的必要方剂。
- 匡促联夏永华
- 关键词:适应社会
- 论道德的解组与改组被引量:1
- 2002年
- 虽然行为失范、价值冲突、知行分离等道德解组现象产生是道德系统各运行要素的相互脱节而直接引起 ,但其深层原因却在于社会政治、经济、日常生活的变迁和失常。适应经济论、心性发展论、道德法制化固然对道德的改组有一定借鉴作用 ,但其矫枉过正的表现仍须得到关注 ,指出道德改组实施的真实举措在于以科学预设道德规范为基础 ,以优化内在教化手段为核心 。
- 匡促联
- 构筑告别科技拉普他岛的道德天梯
- 2003年
- 现代科技革命带给人们的绝非只是快乐和希望,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破坏、精神信仰危机的引发、以及人性的蜕变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科技工具理性的险恶一面。科技局限的无视、经济主义的实践、"为我"价值取向的奉行分别是拉普他之厄得以产生的认识、社会与文化根源。科技专家道德责任的自觉承担、政府和企业对科技功利的正确摆放、人文学者同广大公众从舆论及实际行动上支持科技正义是人类告别科技拉普他岛的坚实道德天梯。
- 匡促联
- 关键词:科技道德
- 大学生消费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及其主要内容被引量:2
- 2013年
- 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存在诸多不良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对大学生进行消费伦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消除不良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形成科学健康的消费生活方式,而且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人生观和消费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发展。消费伦理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消费道德"教育、"消费知识"教育、"感恩"教育以及"绿色消费"教育等。
- 刘小华匡促联
-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