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冬磊
- 作品数:32 被引量:303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现实主义的匮乏”:甲午前夕中国读书人的阅读生活被引量:4
- 2013年
- 历史研究常聚焦国家大事而忽略人生常态。运用"阅读史"的方法,可以描绘出甲午前夕以孙宝瑄、皮锡瑞、刘大鹏、张棡为代表的中国读书人日常生活的"不变状态",试以回答一个"否定式的提问":为什么近代中国的思想转型没有在光绪二十年(1894)以前发生?通过对他们日记的研究发现,近代中国读书人的社会世界,主要落于"前人世界",缺乏现代生活所要求的、建立于"共同世界"基础之上的"政治现实主义"。近代中国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以后的思想转型,则与"共同世界"的扩张紧密相关。
- 卞冬磊
- 关键词:常态读书人现实主义
- 中西映照的开始:晚清新闻纸阅读中的“社会比较”被引量:1
- 2019年
- 中西比较是近代中国思想史的重要现象,不过以此为主题的研究却寥寥无几。文章以郭嵩焘为个案,据其《伦敦和巴黎日记》,借助社会比较理论的相关叙述,深描了近代中国思想史上一个较早出现、但异常丰富的中西比较过程。研究发现,与亲身出游或与外国人密切交往相比,阅读新闻纸在促成中西比较意识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无论是获取他者信息、中西映照,还是回应中西差异。由郭嵩焘的个案延展开来,近代中国的读书人将目光转向西方、以西方为参照对象、进而追求富强的心态,与新闻纸在阅读世界的兴起息息相关。
- 卞冬磊
- 关键词:晚清新闻纸社会比较
- 情感实录还是真实的谎言
- 2004年
- 当前,个人隐私在媒体上频频亮相已经不足为奇。报纸上出现许多以“倾诉”、“原声”等命名的“情感实录”,阅读、唏嘘、谈论别人的“情感历程”成为许多读者的兴趣。
- 卞冬磊
- 关键词:个人隐私新闻宣传新闻真实性媒体职责
- “世界”的阴影:报纸阅读与晚清的国家想象(1898—1911)被引量:1
- 2019年
- 从1898年起,近代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社会.除了在殖民空间遭遇的中西交往以外,"接触地带"以外的民众主要通过读报知晓和理解帝国主义,此现象可命名为"远距帝国主义".通过晚清三位读书人日记,可探索以下问题:远距帝国主义呈现何种世界图景、如何介入读书人的日常生活及影响他们对国家未来的想象.研究发现,"世界"主要由环绕着中国的西方国家和日本构成;远距帝国主义普遍刺激了读书人的国家情怀,有时还和个人境遇、自我与修身紧密结合;对于国家的未来,读书人或回溯传统,或面向未来,但还难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与殖民空间的直接交往相比,远距帝国主义偏向传递领土、主权等冲突性议题,更容易引起一种全国性的震动.
- 卞冬磊
- 关键词:读报
- “成员无数”:一份马克思主义刊物的栏目设置和群体逻辑(1920-1921)被引量:6
- 2021年
- 本文探讨1920年创刊的马克思主义刊物《劳动界》的栏目设置及其蕴藏的群体逻辑。研究发现,《劳动界》的创办者通过设置"演说""界"和"来信"三种栏目,对新兴崛起的工人群体展开动员。其中,"演说"诉诸听觉,将工人从读者变成集体式的听众。"界"则报道上海、全国和世界范围内的工人运动,使之获得"可见性",工人们借此知晓自己处于更大的群体之中。"来信"将刊物变成一个"开放空间",工人的现身说法和叙事主体性增强了读者的认同感。尽管这些栏目并非《劳动界》首创,但《劳动界》综合了它们,首次将中国城市中文化程度最低的工人群体看作社会力量,这种政治诉求使刊物呈现一种特定的样式,表达了清晰的群体逻辑,成为中国近代诸多报刊应因启蒙和革命需要而对特定群体展开动员的代表。
- 卞冬磊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 传播思想史的“两条河流”被引量:8
- 2016年
- "传播"一词意义丰富,最基本的解释是"交流""交往"和"沟通"。围绕着交流的可能与不可能,传播思想史的论述分化为两条河流,一条探索人的不可交流性,一条围绕共同性展开叙述。前者以哲学思辨为主,后者拥抱实用主义。根据现象学的分析,人的交流具有双重性——不可完全掌握他者的意义,但也并非全然不能理解。从思想史跳出来看,对共同性的追求是政治世界和日常生活更为显著的话语。本文认为,我们应该建立"免于交往的自由"之观念,承认和尊重人的不可交流性,进而实现一种关于交往的文明。
- 卞冬磊
- 关键词:共同性
- 阅读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被引量:4
- 2019年
- 伴随着文字诞生而出现的阅读行为,迄今已延续了五千年。虽然时间久远、历史悠长,但梳理古代学术研究体系,并没有以阅读为独立研究对象的学科内容。直到20世纪80年代,受读者反应理论等跨学科理论的影响,阅读史才作为书籍史研究的一个分支,进入学者研究视野。相较国外,我国的阅读研究相对滞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中国阅读通史》主编王余光先生曾谈到,阅读史在西方可称"显学",研究者众多,成果斐然,但西方阅读史研究对中国关注非常少,即使提到,也不免浮光掠影。鉴于此,本刊沙龙栏目从"阅读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角度,特邀请卞冬磊先生、蒋建国先生、郝雨先生、王鹏飞先生、朱至刚先生五位学者参加笔谈(学者排名以姓氏拼音为序),深入讨论阅读史的兴起、阅读史在中国的发展、阅读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等议题,一方面期待促进中国阅读史研究的深化,另一方面希望为当下创造一个美好的阅读提供历史的智识。
- 本刊记者蒋建国郝雨王鹏飞卞冬磊朱至刚
- 关键词:中国社会转型近代中国社会跨学科理论读者反应理论
- 媒介时间的来临
- 卞冬磊
- 关键词:媒介时间
- 主持人语
- 2022年
- 早在20世纪90年代,卡斯特(Manuel Castells)就指出网络社会的空间形态是一种“流动空间”。而最近30年,随着交通工具和通信技术的极速发展,“流动/移动”更是成为当代日常生活的普遍经验,相应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也发生了“流动转向”的趋势。为了回应这种现象,本刊2022年第22辑以“互联网与流动社会”为主题进行征文,获得学术界的广泛支持。经过匿名评审,本期共刊出5篇专题论文.
- 卞冬磊
- 关键词:匿名评审卡斯特专题论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交通工具
- 遗忘与重建:作为“传播”的“交通”被引量:14
- 2021年
- 现代交通技术的兴起,使社会的流动性日益增强,人的交流亦受此影响。但20世纪上半叶兴起的"传播"却遗忘了"交通",失去了对这一重要日常经验提问的能力。鉴于此,本文追溯了"交通"被学科遗忘的历史,发现传播学所"选择"的是技术上具有瞬时性、内容上可产生即刻效果的广播等媒介,由此迅速确立了学科的合法性。传播研究的偏向不仅遮蔽了交通之于交流的影响,也忽视了传播的诸多过程性因素,如地理、身体和基础设施等。基于当下移动经验的普遍化与传播学认识论的反思,本文指出,传播研究应以"移动中的交流"为问题,重建传播的交通意涵,走向一个注重物质情境、超越媒介中心主义、以人类交流为核心议题的开放领域。
- 卞冬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