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静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外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篇短篇
  • 3篇欧·亨利短篇...
  • 2篇写作
  • 1篇单相思
  • 1篇殉情
  • 1篇叶子
  • 1篇异曲同工
  • 1篇英语
  • 1篇英语专业
  • 1篇英语专业学生
  • 1篇语料
  • 1篇语料库
  • 1篇中国英语
  • 1篇中国英语专业...
  • 1篇孰轻孰重
  • 1篇最后一片叶子
  • 1篇闻香
  • 1篇相思
  • 1篇写作风格
  • 1篇写作技巧

机构

  • 5篇云南农业大学
  • 4篇云南民族大学

作者

  • 5篇卢静
  • 4篇杨波
  • 4篇任诚刚
  • 4篇杨丽华
  • 1篇姜梅
  • 1篇张佳

传媒

  • 1篇海外英语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云南社会主义...
  • 1篇中国校外教育...
  • 1篇佳木斯职业学...

年份

  • 5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聪明反被聪明误,意外结局气煞单相思——解读欧·亨利短篇小说《女巫的面包》及《爱情迷幻药》
2014年
欧·亨利凭借出众的写作技巧和独特的创作视角,在美国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他的小说以简洁、朴素的语言,幽默风趣的文笔以及诙谐的叙述手法,生动地刻画了生活在美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人性之美和无奈。他擅长在读者没有任何线索和征兆的情况下,把读者引进他精心设计的陷阱,体验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的意外结局。本文通过赏析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女巫的面包》和《爱情迷幻药》,从细节描写、人物刻画、心理描写、意外结局以及主题等方面,探索这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让读者在惊叹欧·亨利独树一帜的创作手法的同时,再次体验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欧·亨利式的结局。
杨丽华杨波卢静李其曙任诚刚
关键词:写作技巧
情与法,孰轻孰重?——对比欧·亨利短篇小说《二十年后》与《重新做人》的折射内涵
2014年
通过对欧·亨利短篇小说《二十年后》及《重新做人》的解读,对比研究了两篇小说的不同特点及折射内涵。在第一篇中欧·亨利让我们相信,"法"战胜了"情"。法律重于泰山,不可因私枉法,吉米让警察的职责战胜了朋友间的私情,毅然决然逮捕了鲍勃。在第二篇里小说家从另一方面为我们阐释了人性比法律更具强大的改造力量的一面。在他的笔下,在真情真爱面前浪子回头"金不换"。普赖斯侦探用平静的心态、和客观的意识,审视着吉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人性的力量面前,法律也脱去了冰冷的外衣。这时,普赖斯让警察的动之以"情"和晓之以"理",广开一面,放了吉米·瓦伦汀。这正反映了欧亨利的"以柔克刚"从"内心瓦解"的一种折射内涵。
任诚刚杨丽华杨波卢静李其曙
关键词:《二十年后》
谎言善意真爱永无悔,闻香识梦殉情不归路——解读欧·亨利短篇小说《爱的奉献》及《供应家具的房间》
2014年
通过对欧·亨利短篇小说《爱的奉献》及《供应家具的房间》的解读,对比研究了两篇小说的不同形式、风格、及特点。在第一篇中对其以人物的谎言来记叙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征及情感,让读者体会到了主人公善意的谎言是一种爱的奉献的真实目的。在第二篇里小说家采用对物体细腻的描述,通过嗅到屋子里发霉的气味又反衬感受到的一阵浓烈、甜蜜的、男主人公情人所偏爱的木犀草香味。此外,欧·亨利在这两篇短篇小说里灵活地运用谐音、双关、比喻、及拟人等修辞手法,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谎言善意真爱永无悔"可以用来概括第一篇小说的中心思想;而以"闻香识梦殉情不归路"勾勒出第二篇的主题。
任诚刚李其曙杨丽华卢静杨波
关键词:《爱的奉献》谎言殉情
不同的写作风格,相同的心灵触动——试析欧·亨利《最后一片叶子》与霍桑《牧师的黑面纱》的“异曲同工”之妙
2014年
欧·亨利与霍桑是美国不同文学时期的代表作家,本文将从分析欧·亨利和霍桑的写作风格入手,进而从"文本的召唤结构"及"艺术空白"的角度分析《最后一片叶子》和《牧师的黑面纱》创作的异曲同工之妙。
卢静杨丽华杨波李其曙任诚刚
关键词:霍桑写作风格
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表达中get的使用情况研究——一项基于语料库的调查
2014年
通过对比语料库中中国英语专业学生与英语母语者get一词在口语中运用的情况,了解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口语中get的使用特点。研究发现英语专业学生在口语表达中get使用不足;英语专业学生get的常用搭配词没有太大的差异,但都与母语者有很大差异;get的四类结构中,四级测试学生与母语者在"get+N"这一结构在使用上没有显著差异,其他的结构都有显著差异。"get+Adv"使用过度,而"get+Adj/PP""get+to do"则使用不足。八级测试学生与母语者在get的四类结构的使用都存在显著差异,所有结构都使用不足。
姜梅卢静张佳
关键词: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口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