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春红
- 作品数:24 被引量:130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山市博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家庭心理环境因素对学习障碍儿童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选择129名学习障碍儿童设为研究组,另选129名健康儿童设为对照组,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家庭环境量表和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对两组对象家长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结果两组对象情感表达、亲密度、成功性、矛盾性、组织性和知识性、精神病性、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偏执、敌对以及总分、父母责任、教育成效、父母对子女行为控制以及子女对父母生活控制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的家庭心理环境对学习障碍儿童影响较大,应积极改善影响因素。
- 叶春红何婉懿韦婉俭
- 关键词:家庭心理环境儿童
- 中山市学龄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调查中山市三至六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今后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6年3~6月由中山市博爱医院抽取中山市八所小学三至六年级共计4 568名学生,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11.82%,至少有1项焦虑异常的比例为26.02%;焦虑异常的前四位分别为身体症状(9.36%)、过敏倾向(7.94%)、冲动倾向(7.71%)和对人焦虑(7.71%);女生和男生恐怖倾向[(4.901±2.143)分vs(4.691±2.173)分]和自责倾向[(4.598±2.429)分vs(4.379±2.447)分]比较,女生明显高于男生,孤独倾向[(3.298±2.081)分vs(3.491±2.934)分]比较,女生明显低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级间比较,学习焦虑:五、六年级比四年级高,四、三年级比五年级低;对人焦虑和过敏倾向:三、四、五年级比六年级高;孤独倾向:三、四年级比六年级高,六、五年级比三年级低;自责倾向:六年级比五、四、三年级高;身体症状:五年级比四年级高;冲动倾向:五年级最高,四三年级次之,六年级最低。以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山市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身体症状、过敏倾向、冲动倾向和对人焦虑几方面,需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 何淑华高建慧陈昂苏妹珍叶春红杨月萍
- 关键词:学龄儿童心理健康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 中山市幼儿园保健人员孤独症认知现状被引量:3
- 2016年
- 儿童孤独症是一类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局限性、刻板性、重复性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是广泛性发育障碍(pers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目前孤独症病因未明,既往研究发现未经矫治干预不但会给患儿带来终生残疾,共患重性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物质滥用、反社会人格障碍等风险增加,同时会增加社会的经济和资源投入。
- 顾莉萍叶春红何淑华邓成陈欣廖艳吴巧珍高建慧
- 关键词:儿童保健服务孤独性障碍
- 中山市儿科医务人员对孤独症认识度的调查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调查中山市医护人员对孤独症的认识,为更好地发现和管理此类患儿提供参考数据。方法自编调查问卷,包括参与人员的一般情况(医院等级、职业方向医生/护士、工作年限、职称、年龄)、儿童孤独症相关知识(症状学、起病年龄、病因学、治疗学)和首选转诊医生对象。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将中山市医院分为基层、一甲、二甲、三甲4个层次抽取,医院指定负责人联系专科医生解答问卷过程中的任何问题并监视儿科和儿童保健的全体医护工作者闭卷完成。结果调查共抽取10家医院,共273名医护人员参与。常见症状通过率:症状2为25.6%、症状3为31.9%、症状5为55.2%、症状11为54.1%、症状16为58.5%(相对偏低),症状14为69.6%,其余条目通过率均>70%。起病年龄认为在0~3岁的医护人员占45.2%,4~6岁的占42.9%,7~12岁的占9.7%,12岁以上的占2.3%;病因学24.2%的医护人员认为与经常看电视有关,61.3%认为与家人没时间管有关,46.5%认为与遗传有关,80.7%认为不明确,60.2%认为是脑功能发育异常。治疗方法中94.5%的医护人员认为无特效药,98.5%认为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对各项治疗方法的选择均在85%以上;首选转诊医生对象:61.8%的医护人员认为选儿童心理专科医生,20.1%选普通儿科医生,7.6%选精神科医生,4.5%选特殊教育人员,4.2%选神经科医生,1.8%选康复科医生。结论医护人员对孤独症的病因学、症状学、治疗方法有基本认识,对起病年龄认识不足,大多数人员能及时将患儿转诊到儿童心理专科诊治,但仍需要加强对起病年龄、语言发育异常、刻板行为表现的认识,加强和相关兄弟科室的合作交流。
- 顾莉萍叶春红何淑华邓成廖艳吴巧珍何婉懿韦婉俭高建慧
- 关键词:孤独症儿科医护工作者
- 早产出生矫正胎龄4个月婴儿骨密度的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研究早产出生矫正胎龄4个月婴儿时骨密度情况。【方法】采用以色列Sunlight公司的定量超声仪Omnisense对108例婴儿进行胫骨超声速度(SOS)测量,其中A组早产儿组54例,B组足月儿组54例,测量时均采用CR探头。测量胫骨中端位置,探头沿着定位线移动来扫描测量部位,仪器自动显示测量SOS(单位:m/s)。【结果】早产儿SOS值平均为(-1.43士0.83)m/s,足月儿SOS值平均为(-0.55士0.92)m/s,早产儿SOS值显著低于足月儿(t=-2.434,P<0.05)。【结论】早产出生矫正胎龄4个月婴儿的骨密度明显低于正常出生4个月婴儿的骨密度,应加强骨营养的供给。
- 李燕娜叶春红刘庆嘉韦婉俭
- 关键词:婴儿早产儿骨密度
- 中山市儿科医务人员对孤独症认识度的调查
- 目的 调查中山市医护人员对孤独症的认识,为更好地发现和管理此类患儿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自编调查问卷,包括参与人员的一般情况(医院等级、职业方向医生/护士、工作年限、职称、年龄)、儿童孤独症相关知识(症状学、起病年龄、病因...
- 顾莉萍叶春红何淑华邓成廖艳吴巧珍何婉懿韦婉俭高建慧
- 关键词:孤独症儿科
- 家庭精神环境对3~6岁儿童行为问题影响的通径分析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家庭精神环境对3~6岁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影响,为今后儿童心理卫生保健服务工作和相应政策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和家庭环境量表,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中山市11个镇区66所幼儿园在读3~6岁儿童进行调查,通径分析探讨家庭精神环境对儿童行为总分的影响。结果:有14.05%的儿童存在行为问题,其中男童17.10%,女童10.50%(P<0.01);随年龄增长行为问题有所下降(3岁组15.60%,4岁组14.50%,5岁组13.10%;P<0.01)。10个家庭精神特征中,除了道德宗教观外,家庭精神特征都是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共同影响行为总分,依照总通径系数的大小依次为矛盾性(0.146 7)、知识性(-0.146 2)、亲密度(-0.142 4)、组织性(-0.126 2)、娱乐性(-0.114 2)、情感表达(-0.089 4)、控制性(-0.055 5)、独立性(0.031 7)和成功性(0.010 1),其中直接作用最大的是矛盾性(0.1136)和知识性(-0.107 8)。结论:家庭精神环境对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有影响,在进行儿童行为问题的筛查、诊断和干预时,必须重视家庭精神环境作用。
- 何淑华陈昂邓成顾丽萍叶春红张翠梅施玉麒欧阳少玲刘庆嘉高建慧
- 关键词:通径分析影响因素家庭特征学龄前儿童
- 中山市3-6岁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调查及应用
- 高建慧何淑华邓成顾莉萍叶春红陈昂施玉麒刘玉玲廖艳何晓玲吴巧珍周璟张翠梅李璟高丽韶
-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项目涉及儿童保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康复医学、流行病学、教育学及管理学。主要技术内容:依托医疗、教育、社会团体共同合作的平台,严格按照分层整群抽样,抽取中山市11个镇区66所幼儿园3-6岁幼儿13196...
- 关键词:
- 关键词:儿童心理行为
- 妊高征早产儿0~6月体格生长与神经运动发育的随访研究
- [目的]通过分析妊高征早产儿,自然早产儿及正常妊娠足月儿在0-6月间的体格生长及神经运动发育情况,探讨妊高症高危因素对早产儿体格生长与神经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中山市博爱医院高危儿...
- 林翠兰静进邹志慧叶春红刘庆嘉房春晓
- 关键词:妊高征早产儿体格发育
- 中山市学龄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分析中山市三至六年级学龄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儿童心理卫生保健服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6年3-6月由中山市博爱医院抽取中山市8所小学三至六年级共计2 236名学生。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调查心理健康状况,用自编的一般情况表调查影响因素。结果中山市学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阳性检出率为10.38%(232/2 236);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母亲孕期情绪不良(OR=3.18),出生窒息(OR=2.39),家庭主要管教方式(溺爱、混合)(OR=2.11、1.66),学习成绩(良好、一般、差)(OR=1.57、1.97、3.53)是危险因素;父亲职业(公务员或技术人员)(OR=0.34)和低年级(OR=0.54)是保护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山市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影响因素包括个体个人、家庭及学校三方面,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 何淑华高建慧曾洁谢洁妍陈昂苏妹珍叶春红
- 关键词:学龄儿童心理健康心理健康诊断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