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璐

作品数:10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细胞
  • 6篇造血
  • 6篇造血干
  • 6篇造血干细胞
  • 6篇干细胞
  • 5篇白血
  • 5篇白血病
  • 4篇造血干细胞移...
  • 4篇干细胞移植
  • 2篇单倍体
  • 2篇单倍体造血干...
  • 2篇移植物抗宿主
  • 2篇移植物抗宿主...
  • 2篇异常综合征
  • 2篇异基因
  • 2篇异基因造血干...
  • 2篇增生
  • 2篇增生异常综合...
  • 2篇植物抗宿主病
  • 2篇输注治疗

机构

  • 10篇苏州大学
  • 1篇济宁市第一人...

作者

  • 10篇叶璐
  • 9篇李彩霞
  • 9篇吴德沛
  • 7篇刘红
  • 6篇马超
  • 6篇马金凤
  • 4篇顾彩红
  • 3篇余晓
  • 3篇陈晓晨
  • 3篇吴小津
  • 2篇李楠
  • 2篇陈广华
  • 2篇王童
  • 1篇沈旦
  • 1篇潘旭东
  • 1篇陈佳
  • 1篇孙爱宁
  • 1篇张征宇

传媒

  • 3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白血病.淋巴...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定量联合肺功能鉴别肺气肿型和支气管炎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价值研究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分析计算机断层成像(CT)定量联合肺功能鉴别肺气肿型和支气管炎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32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COPD组),其中肺气肿型COPD患者58例、支气管炎型COPD患者74例,另选取同期该院10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深吸气末、深呼气末双相CT扫描,收集肺体积、肺血管体积、平均肺密度、低衰减区域(<-950 HU)占肺总体积百分比(LAA%_(-950))等指标,并进行肺功能检查,收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实际测量值占预测值百分比(FEV_(1)%pred)、用力肺活量实际测量值占预测值百分比(FVC%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_(1)/FV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等指标。比较COPD组与对照组基线资料、CT定量和肺功能检查结果;比较2种类型COPD患者CT定量和肺功能指标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定量和肺功能鉴别2种类型COPD的效能;一致性分析CT定量联合肺功能鉴别2种类型COPD的效能;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COPD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OPD组吸烟史、特殊职业暴露史患者比例较高,并且COPD组肺体积较大,肺血管体积、FEV_(1)%pred、FVC%pred、FEV_(1)/FVC、DLCO值较小(P<0.05);与支气管炎型COPD患者比较,肺气肿型COPD患者肺血管体积、肺密度、LAA%_(-950)值较大(P<0.05);与支气管炎型COPD患者比较,肺气肿型COPD患者FEV_(1)%pred、FVC%pred、FEV_(1)/FVC、DLCO较低(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肺血管体积≥111.175 mL、平均肺密度≥-841.933 HU、LAA%_(-950)≥34.613、FEV_(1)%pred≤42.787%、FVC%pred≤64.989%、FEV_(1)/FVC≤54.755%、DLCO≤62.159 mmol/(min·kPa)是肺气肿型COPD的最佳截断值;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CT定量联合肺功能鉴别肺气肿型COPD的敏感性为91.38%(53/58)、特异性为91.89%(68/74)、准确性为91.67%(121/132)、κ=0
叶璐沈旦张征宇潘旭东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计算机断层扫描肺功能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2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分析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L)的临床特征、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ENKL患者,予单纯放疗3例,单纯化疗9例,其余15例采用放化疗联合治疗,其中3例患者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对B组症状、乳酸脱氢酶(LDH)、一般状况评分、国际预后指数评分、AnnArbor分期、治疗模式和近期疗效进行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结果全组平均生存时间为32(2—42)个月。1、2、3年的总体生存(OS)率分别为79.5%、71.6%、53.7%。早期(I期+Ⅱ期)及晚期(111期+Ⅳ期)患者2年生存率分别为83.3%、62.3%(P=0.368),早期患者单纯放疗或化疗4例均获总有效(OR)(CR+PR),化疗联合放疗10例,OR9例。晚期患者单纯化疗8例,OR2例;化疗联合放疗5例,OR2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及近期疗效是影响生存率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对于ENKL早期患者,放疗或化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放化疗联合治疗及auto—HSCT是治疗晚期ENKL的重要方法。年龄及近期疗效可作为判断ENKL预后的参考因素。
李楠李彩霞刘红叶璐马超吴德沛
关键词:NK/T细胞淋巴瘤预后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联合脐血输注治疗白血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分析单倍体造血干细胞联合第三方脐血输注治疗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44例采用单倍体造血干细胞联合第三方脐血输注治疗的白血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1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2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3例、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例.结果 44例白血病患者回输的单倍体供体移植物中CD34+细胞中位数为3.14×106/kg(1.68×106/kg ~ 8.32× 106/kg),回输的第三方脐血中CD34+细胞中位数为1.03×105/kg(0.31×105/kg~5.32×105/kg).42例(95.45%)患者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造血重建时间为14d(10~29 d),血小板造血重建时间为23d(11~89d).对42例植入成功的患者长期监测供受体嵌合率(STR),除5例(11.90%)患者在移植后3~13个月复发,其余37例(88.10%)患者STR均≥95%.17例(40.47%)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Ⅱ~Ⅳ度aGVHD的患者共8例(19.05%),发生Ⅲ~Ⅳ度aGVHD的患者为4例(9.52%).23例(54.76%)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其中局限型17例(40.47%),广泛型6例(14.29%).1年总生存(OS)率为70.84%,1年无事件生存(EFS)率为63.34%.结论 初步研究证实单倍体造血于细胞联合第三方脐血输注治疗白血病安全有效,从而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的移植提供了新的方法.
马超李彩霞刘红叶璐吴小津陈广华余晓马金凤吴德沛
关键词:白血病单倍体造血干细胞脐血移植物抗宿主病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联合脐血输注治疗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单倍体造血干细胞联合第三方脐血输注在治疗白血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44例采用单倍体造血干细胞联合第三方脐血输注治疗的白血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
马超李彩霞刘红叶璐吴小津陈广华余晓马金凤吴德沛
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Ph染色体阳性白血病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Ⅱ)联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高危Ph染色体阳性(Ph+)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7例行allo-HSCT的高危Ph+白血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慢性髓性白血病(cML)8例(加速期1例、急变期7例),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9例。在allo-HSCT前后给予尼洛替尼或达沙替尼治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植人,粒系重建的中位时间为12(10~14)d,巨核系重建的中位时间为15(11~23)d。7例患者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其中I~Ⅱ度6例,Ⅲ度1例;6例发生慢性GVHD,均为局限型;无致死性GVHD发生。17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7(3~60)个月,11例无病生存,6例复发,其中5例死亡。结论TK-Ⅱ联合allo-HSCT可有效提高高危Ph+白血病患者的缓解率,减少allo-HSCT后复发,从而有助于提高高危Ph’白血病的治疗成功率。
余晓李彩霞吴小津叶璐刘红马超马金凤顾彩红吴德沛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白血病费城染色体
铁螯合剂治疗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因依赖输血及疾病本身无效造血可导致铁过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作为治疗各种良恶性血液病的重要手段,其疗效受到造血干细胞植入、感染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影响.研究显示,铁过载与allo-HSCT后发生肝静脉闭塞(VOD)、感染及GVHD等风险增加有关,影响移植成功率[1-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接受allo-HSCT伴铁过载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铁螯合剂治疗的疗效、安全性及其对造血干细胞植入、感染、GVHD的影响.
马金凤李彩霞陈晓晨刘红马超顾彩红王童邹裘叶璐吴德沛马金凤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铁螯合剂ALLO-HSCT造血干细胞植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移植物抗宿主病
祛铁治疗对伴铁过载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祛铁治疗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造血重建和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伴铁过载的allo-HSCT治疗的M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清铁蛋白(SF)水平分为有效祛铁组(移植前SF 〈1 000 μg/L)和铁过载组(移植前SF≥1 000 μg/L)。探讨有效祛铁治疗对移植后造血重建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结果①57例患者中30例在移植前行祛铁治疗,27例未行祛铁治疗。30例行祛铁治疗的患者中19例(63%)归入有效祛铁组[移植前SF中位数为561(223-846)μg/L],11例归入铁过载组[移植前SF中位数为1 262 (1 100-2 352)μg/L]。27例未行祛铁治疗患者移植前SF中位数为1 540(1 320-3 112)μg/L,均归入铁过载组。②有效祛铁组、铁过载组分别有19例(100.0%)、34例(89.5%)获得干细胞完全植入,粒系重建时间分别为12(10-18) d、12(11-30) d(P=0.441),血小板重建时间分别为13(12-30) d、15(10-32) d(P= 0.579)。③有效祛铁组感染发生率低于铁过载组[36.8%(7/19)对82.4%(28/34),P=0.002]。④有效祛铁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率低于铁过载组[26.3%(5/19)对64.7%(22/34),P=0.010]。有效祛铁组aGVHD均为Ⅰ/Ⅱ度,铁过载组Ⅰ/Ⅱ、Ⅲ/Ⅳ度患者分别为16、6例。⑤铁过载组6例患者移植后早期继续祛铁治疗,SF由2 870 (2 205-3 580)μg/L降至1 270 (1 020-1 650)μg/L,且耐受性良好。⑥有效祛铁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与铁过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9 (0.3-89.5)个月对21.2(0.1-81.0)个月,χ2=3.751,P=0.053]。结论铁过载显著增加MDS患者移植相关并发症;移植前有效的祛铁治疗可明显降低移植后感染及aGVHD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顾彩红李彩霞叶璐刘红马金凤王童邹璆陈佳陈晓晨吴德沛
关键词:铁过载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造血干细胞移植
克拉屈滨治疗毛细胞白血病伴腰椎浸润临床疗效观察
2015年
目的观察毛细胞白血病(HCL)临床表现及骨髓、外周血形态特点及克拉屈滨对HcL疗效。方法2例患者应用克拉屈滨0.09mg/(kg·d),7d-个疗程治疗。结果2例患者均获完全缓解(CR),随访至今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2例患者均无病生存至今。结论克拉屈滨治疗毛细胞白血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
马金凤李彩霞叶璐顾彩红陈晓晨吴德沛
关键词:毛细胞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NK细胞淋巴瘤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NK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按照WHO分型分为①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L);②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ANKL);③母细胞性NK细胞淋巴瘤(BNKL)。由于发病率低,临床特点为高度侵袭性,进展快,对于高危患者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常规化疗疗效不佳,预后差。
李楠李彩霞吴德沛刘红叶璐马超
关键词:NK细胞淋巴瘤高危患者造血干细胞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
血液病化疗后致败血症6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发生败血症的特点、原因、预后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化疗后发生败血症的血液病患者的病原学特点、感染部位、发病相关因素及转归。结果:化疗后败血症患者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26.5%),铜绿假单胞菌(17.6%),肺炎克雷伯菌(10.3%)。革蓝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及丁胺卡那最敏感,革蓝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最敏感。呼吸道感染最多见。中性粒细胞计数≤0.1×109/L及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7天的患者败血症发生率显著升高。结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草绿色链球菌及葡萄球菌为血液病患者化疗后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败血症的发生与中性粒细胞计数及粒缺维持时间相关。需重视对患者的早期防治,强力抗感染治疗,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应用可减少重症感染发生。
叶璐李彩霞吴德沛孙爱宁
关键词:血液病化学治疗败血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