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华亮 作品数:12 被引量:28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肝硬化门脉高压65例与门脉高压性胃病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为探讨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对肝硬化门脉高压65例患者按胃镜下有无PHG分组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实验室检查、B超及胃镜检查资料。结果:发现两组的肝功能分级、门静脉内径、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性别、年龄、血氨水平及脾静脉内径无相关性(P>0.05)。结论: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的严重程度是PHG发生的主要因素。 吉华亮 田尧关键词:门脉高压性胃病 食管静脉曲张 肝炎后肝硬化 重度胰腺炎60例临床分析 2011年 目的:观察分析重度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总结其临床治疗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60例重度胰腺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中心静脉导管Seldillger置管法腹腔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保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显效23例,有效29例,无效8例,出现并发症7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76.7%;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5例,无效28例,出现并发症发生23例,死亡5例,总有效率为56.7%;两组治疗效粟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肇意义。结论:中心静脉导管Seldilluer置管法腹腔引流术治疗重度胰腺炎可作为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手段,效果优于传统保守治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吉华亮 蒋伟斌残胃87例胃镜、病理和幽门螺杆菌检查分析 1999年 报告87例胃部分切除术后胃镜、病理组织学及幽门螺杆菌(HP)检测结果分析并与非手术治疗的慢性胃炎203例对照。结果,胃镜检出残胃炎74例(85.06%);见有胆汁反流者31例(35.63%),对照组仅为19例(9.36%),差异有显著性(P<0.01);残胃炎组织学特点为炎症轻微、粘膜水肿、表面上皮增生反应强烈和易有腺体扩张;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残胃组为26.44%,对照组为45.32%,差异亦有高度显著性(P<0.01)。分析认为,十二指肠液在残胃炎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而HP感染与残胃炎关系不大;残胃的低HP阳性率可能与胆汁反流抑制HP生长有关。 吉华亮关键词:残胃 胃炎 胃镜 病理组织学 幽门螺杆菌 西沙必利联合羟氨苄青霉素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1997年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发病机理迄今不甚清楚。一般认为,本病发病与胃动力障碍有关。关于幽门螺杆菌(HP)与本病的关系,目前仍有争议。为探讨两者关系,我院从1994~1996年间对门诊治疗的141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了HP检查,85例呈阳性。应用胃肠动力药物及抗HP抗生素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吉华亮关键词:非溃疡性 羟氨苄青霉素 西沙必利 食管覆膜支架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和食管胸膜瘘32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食管覆膜支架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及食管胸膜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32例,其中合并食管胸膜瘘9例,在超细胃镜直视下置入食管覆膜支架。食管胸膜瘘者在电视监视下,结合食管钡餐造影确定狭窄及瘘位置及长度,选择适宜的支架。结果:32例均一次性置架成功,支架置入后吞咽功能分级:0级16例、1级14例、2级2例,吞咽功能明显改善,吻合口瘘口被阻断、愈合9例。结论: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及食管胸膜瘘患者行食管覆膜支架放置治疗安全、有效,患者摄食功能改善。 田尧 张跃明 吉华亮关键词:食管癌 吻合口狭窄 食管胸膜瘘 超细胃镜 吉西他滨联合5-Fu治疗中晚期胰腺癌35例分析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5-Fu不同给药途径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中晚期胰腺癌患者35例分为3组:①全身静脉化疗组11例,吉西他滨联合5-Fu静脉滴注;②动脉持续灌注化疗组12例,行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灌注吉西他滨;③区域动脉与全身静脉联合组12例,先经动脉持续灌注化疗,化疗2个月后采用全身静脉化疗。结果①临床受益率:单纯化疗组、动脉灌注组和区域性化疗联合静脉化疗组分别为36.36%、58.33%和75.00%。②客观疗效:有效(CR+PR)例数分别为4例(36.36%)、5例(41.67%)和8例(66.67%)。结论区域动脉持续了灌注化疗后联合静脉化疗组疗效好于单纯区域动脉化疗组和全身静脉化疗组。 吉华亮 储建华关键词:胰腺肿瘤 吉西他滨 5-氟尿嘧啶 急性胰腺炎累及肾周间隙的影像学诊断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013年 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是指因各种病因引起的胰腺内胰酶激活,导致胰腺及周围组织被自身消化的一种临床急腹症。AP常累及肾周间隙(perirenalspace),但在以往的研究中往往被忽视。 钱孝先 吉华亮 田尧 钱进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肾周间隙 影像学诊断 酶激活 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CRP及DD的变化 被引量:13 2010年 田尧 张跃明 吉华亮关键词:奥曲肽 C-反应蛋白 丹红注射液对合并代谢综合征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D137、高敏C反应蛋白和高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合并代谢综合征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D137、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高半胱氨酸水平(Hcy)的影响。方法纳入合并代谢综合征的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丹红治疗组,每组63例。常规治疗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丹红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20 ml/次。检测患者入院时和治疗后10 d时血清CD137、hs-CRP和Hcy水平。采用Gensini评分法评价冠状动脉疾病严重程度。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CD137、hs-CRP、Hcy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常规治疗组t值分别为12.393、17.408、9.458,丹红治疗组t值分别为16.110、17.573和13.481,P均<0.01),丹红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更显著(t值分别为2.815、3.224和3.157,P均<0.01)。126例患者术前CD137、hs-CRP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Gensin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720和0.562,P均<0.01)。结论合并代谢综合征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D137、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疾病程度相关,静脉滴注丹红可能通过降低CD137、hs-CRP对冠状动脉疾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颜永进 邓海鹏 郭宗峰 刘玲玲 陆洋 王世亚 顾顺忠 丁宏胜 张跃明 潘闽 朱健华 吉华亮关键词:心肌梗死 代谢综合征X CD137 高半胱氨酸 丹红注射液 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CRP及DD的变化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奥曲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 98例非手术治疗SAP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予常规治疗;奥曲肽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奥曲肽0.6 mg静滴,每12 h 1次。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并发症的发生及C-反应蛋白、D-二聚体的变化。结果奥曲肽治疗组较对照组临床疗效提高,并发症、病死率降低,C-反应蛋白降低,D-二聚体降低,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血小板黏附率、红细胞电泳时间缩短。结论奥曲肽能降低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改善SAP的血液流变学,减轻胰及胰外器官损害和并发症的发生。 田尧 张跃明 吉华亮关键词:奥曲肽 C-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