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乙秋
-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汕头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Digitaltomosynthesis,DTS)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可疑肋骨骨折的32例患者同时进行X线平片、DTS及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piralCT,MSCT)成像,分析并比较其结果。结果DTS和MSCT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3),均明显高于X线平片的评分(P〈0.01)。X线平片和DTS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分别为72.8%和93.5%,DTS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P〈0.01)。结论DTS的图像质量佳,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高,是诊断肋骨骨折的理想方法。
- 曾维英许壮勇李仪吴乙秋
- 关键词:数字断层融合技术肋骨骨折
- 急诊PTCA心肌梗塞患者侧支循环与临床特征的研究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临床特征与冠脉支循环之间的关系。方法 :12 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根据造影结果分为A、B两组。A组包括 5 3例患者 ,侧支循环Rentrop分级 2级或 3级 ;B组包括 72例患者 ,侧支循环Rentrop分级 0级或 1级。对术前术后临床变化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侧支循环分级与冠脉病变部位数量无关。结论 :异常Q波出现 ,ST段抬高及心肌酶水平升高常提示侧支循环不良 ;心绞痛病程大于 3个月是影响侧支循环分级的独立因素 ;良好的侧支循环对梗塞后心室肌有保护作用 ,有利于左室功能的恢复。
- 蔡志雄朱稚丹林洁明吴乙秋罗燕华徐荣和
- 关键词:心肌梗塞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侧支循环冠状动脉造影
- 冠状动脉造影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2例临床诊断AMI,应用日本岛津DAR-2400α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DSA),采用Seldinger技术进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CAG),观察冠状动脉的改变。结果左冠状动脉(LCA)病变64例,右冠状动脉(RA)病变38例,其中LCA+RCA二支或二支以上病变17例,1例右冠状动脉痉挛。结论CAG对AMI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 李仪曾维英李玩如吴乙秋
- 关键词:冠状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急性心肌梗死
- 儿童主动脉瘤钙化一例报告
- 1993年
- 儿童主动脉瘤钙化少见,现将所遇一例报道如下: 患者男,12岁。因胸闷到当地卫生院检查,X线报告为“前纵隔肿瘤”转来本院就诊。体检:胸骨左缘第四前肋间收缩期杂音Ⅲ/Ⅳ。X线检查:电视下透视加胸正位及左侧位片,见前纵隔偏右有一类圆形阴影,其左右径5cm,前后径5.5cm,上下径7cm,除上界外其余均为线状环形钙化包绕,边缘与升主动脉影相吻合,透视下可见扩张性搏动。X线诊断:升主动脉瘤,以先天性可能性大。超声心动图检查:二尖瓣面积2.55cm^2,房。
- 吴乙秋
- 关键词:主动脉瘤前纵隔肿瘤类圆形阴影收缩期杂音前后径
- 肺曲菌病一例报告
- 1993年
- 男 23岁,主诉一年来经常有咳嗽,痰少,近来咳嗽加重,伴胸痛、痰带血丝,曾在当地乡村医生不规则治疗未见好转,后到镇卫生院及县医院就诊、诊断右上肺结核,肿瘤待除,转来本院确诊。本院X线胸部后前位片,见右上肺团块影、约7cm×8cm大小,边缘毛糙、中央致密、致密影上缘隐约可见“月晕”样透亮环,团块影附近肺野有淡片状浸润病灶。X线诊断:右上肺曲菌球病。行支气管镜检吸取痰液化验有大量曲霉菌,后又在口腔、鼻腔、外耳道等处及大便多次检出大量曲霉菌而确诊为曲菌病。
- 吴乙秋
- 关键词:肺曲菌病胸部后前位肺野慢性脓肿
- 畸形性骨炎早中期诊断的新进展被引量:1
- 2000年
- 郭义标王为岗曾辉梁长虹吴乙秋
- 关键词:畸形性骨炎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