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强
- 作品数:15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甘肃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甘肃省武威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被引量:2
- 2017年
- 利用甘肃省武威地区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通过评估指标筛选、指标权重赋值、隶属函数的计算及土地等级的划分,对该地区进行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最终将测区土壤质量划分为优质、优良、良好、中等、差等5个等级。结果显示:测区内土地质量良好以上等级的土壤占全区面积的81.05%,中等级别土壤占全区总面积的5.02%,差等级的土壤占全区总面积的13.93%。研究表明,武威地区总体土地质量良好,适宜农牧业的发展。
- 李春亮吴永强王翔张炜
- 关键词:土壤肥力土壤环境
- 一种一体化样品缩分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一体化样品缩分器。本设备包括漏斗主体以及设置于漏斗主体底部的漏嘴,所述漏斗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入口凸轴,入口凸轴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入口凸轴呈“一”字形设置,将漏斗主体的底部等分成两个漏嘴。本设备的优点是利...
- 吴永强李洚王翔武鑫李春亮王文佳
- 文献传递
- 甘肃省兰州-白银地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
- 叶得金李通国刘文辉刘元平杨重信李春亮吴永强李绪善付东林王志强张祥年邝冠湘周会武王量郑红旭
- 首次获得了甘肃省兰州-白银地区表层土壤、深层土壤中54项元素指标的高精度数据,按照不同单元统计获得了54项地球化学指标的基准值、背景值,以及土壤元素密度和储量,编制了元素地球化学图及其它基础图件,为该地区资源环境评价和基...
- 关键词:
- 张掖—永昌地区农业地球化学分区被引量:3
- 2018年
- 根据张掖—永昌地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表层土壤的重金属元素、养分元素(大量、中量、微量营养元素,作物有益元素)及健康元素分布特征,结合该区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地质特征等因素,以土壤环境质量污染元素的含量等级(无污染、轻微污染、中度污染)为主要划分依据,将全区划分为优质农业区、中等农业区、低等农业区3个级别。其中,优质农业区划分了5个小区,面积为1 691.83 km2,占调查区总面积的19.66%;中等农业区划分了3个小区,面积为5 799.49 km2,占调查区的67.38%,分布范围最广;低等农业区划分了3个小区,面积为1 116.10km2,占调查区的12.96%。
- 吴永强李春亮段星星梁楠王翔李洚
- 关键词:土壤环境质量养分元素
- 甘肃省定西—静宁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与空间分布特征
- 2024年
- 基于甘肃省定西—静宁地区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取得的土壤有机碳等指标,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图对定西—静宁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估算出0~0.2m、0~1m和0~1.8m土体的平均有机碳储量分别为1748t/km^(2)、6807t/km^(2)、11844t/km^(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对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地貌类型下的土壤有机碳进行了对比,其中水域及林地较为富集,草地和其他用地有机碳密度较低,全区平均有机碳储量均有深层>中层>表层的趋势,储量比值约为7∶4∶1。
- 杨潇李春亮吴永强张宏星张元
- 关键词:有机碳储量储量估算土地利用方式
- 甘肃省兰州-白银地区百合土壤特征及适生种植区划分被引量:2
- 2010年
- 通过对兰州-白银地区百合生育期及环境条件、生态气候条件、地质背景的分析,结合百合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认为百合的品质和产量与土壤类型关系密切,利用高程回归计算气温、积温、无霜期等不同要素的研究,划分为Ⅰ最适宜、Ⅱ适宜、Ⅲ次适宜、IV可种植、V不宜种植区共五个区。
- 邝冠湘吴永强李春亮
- 关键词:适生种植区土壤特征百合
- 兰州市表层土壤中汞的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被引量:4
- 2012年
- 对兰州市1 663 km2范围内的表层土壤和大气干湿沉降空间分布模式进行了分析,认为表层土壤中Hg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Hg的平均含量为0.14×10-6,最高值为6.38×10-6。对土壤中Hg的存在形式进行了研究,认为燃煤是其主要来源。大气总汞浓度年平均值为28.62×10-9,其中采暖期为48.48×10-9,非采暖期为9.42×10-9。根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兰州市Hg环境质量达到Ⅰ级标准的土壤面积为1 376.1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2.75%;Ⅱ级土壤面积246.8 km2,占14.84%;Ⅲ级土壤面积31.7 km2,占1.91%;Ⅳ级土壤面积8.4 km2,占0.51%。Ⅲ、Ⅳ级区域主要分布在兰州市西固区石化厂及其附近、七里河区西关十子—城关区二热电厂。
- 刘文辉李春亮吴永强王习礼
- 关键词:汞污染地球化学特征生态评价
- 肃北县狼娃山外围一带铁矿成矿规律及矿产预测被引量:1
- 2019年
- 研究区位于甘肃北山地区,该区域成矿类型以海相火山岩为主,铁矿床产出于下石炭统白山组中酸性火山岩中。其形成与早石碳世早期芨芨台子-小黄山洋向北俯冲有关。从矿体受构造裂隙控制和强,烈的围岩蚀变来看,成矿明显晚于成岩作用、成矿时代应为早石炭世晚期。该区断裂纵横交错,后期中酸性热液的侵入充填并发生交代作用,含矿热液沿裂隙充填成矿。本文通过对狼娃山外围一带铁矿成矿规律及矿产预测,为该区寻找同类矿床提供依据。
- 曲正钢吴永强张元
- 关键词:铁矿成矿规律矿产预测
- GeoMDIS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中的应用
- 2012年
- GeoMDIS区域地球化学空间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中的应用体现在数据库的管理、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数据处理与分析、专题图制作、空间分析等方面。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处理和编绘地球化学图件,以待查明测区元素地球化学分布和分配特征,进行资源环境评价与基础地质研究,为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可持续发展和进行区域规划提供依据。
- 吴永强刘文辉
- 关键词:多目标
- 甘肃省兰州—白银地区土壤有机碳库储量估算与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11
- 2012年
- 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碳库的主要组成部分,并在陆地碳循环研究中有着重要作用。根据甘肃省兰州—白银地区多目标地球化学测量数据,结合各土壤类型分布面积,估算表层土壤(0~20 cm)有机碳密度和储量,并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兰州—白银地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平均密度为1.52~7.73 kg/m2。在空间分布上,榆中县有机碳密度最高,达2.69 kg/m2,会宁县有机碳密度最低,仅1.56 kg/m2,总体上呈四周高,中间低的趋势。从土壤类型上看,草甸土有机碳密度最高,达7.73 kg/m2,灰褐土、栗钙土和石质土次之,为2.96~5.18 kg/m2,红黏土及淡灰钙土有机碳密度较低,仅为1.52~1.53 kg/m2。从土地利用现状看,林地有机碳密度最高,这与气候、植被、人类活动有关。
- 刘文辉李春亮吴永强
-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密度储量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