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梅 作品数:12 被引量:60 H指数:4 供职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肠道白色念珠菌感染对脾虚小鼠小肠黏膜中T细胞亚群和穿孔素-颗粒酶B的影响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通过观察肠道白色念珠菌感染对脾虚小鼠小肠黏膜固有层中T细胞亚群和穿孔素、颗粒酶的影响,探讨机体在脾虚状态下感染白色念珠菌的部分免疫机制。方法:本实验采用饮食失节加劳倦过度的复合因素制备小鼠脾虚模型,经肠道感染白色念珠菌后第14天,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小肠黏膜固有层中CD_3^+、CD_4^+和CD_8^+T的细胞百分比,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小鼠小肠黏膜中穿孔素、颗粒酶阳性表达细胞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他3组小鼠小肠黏膜固有层中CD_4^+T细胞比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CD_8^+T细胞比例均有不同程度上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感染白念组和脾虚感染白念组小鼠小肠黏膜固有层中穿孔素阳性表达细胞均明显增多(P<0.05或P<0.01),而颗粒酶阳性表达细胞仅脾虚感染白念组明显增多(P<0.01)。其中,脾虚感染白念组最显著,与其他3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小肠黏膜固有层中穿孔素和颗粒酶的高表达可能是造成小肠局部损伤的免疫机制之一,脾虚小鼠肠道局部免疫功能下降,感染发生后可加重肠道局部损伤程度。 韩晓伟 马贤德 谭健 吴艳梅 雷萍 侯殿东 关洪全关键词:白色念珠菌 T细胞亚群 穿孔素 颗粒酶B 四君子汤对脾虚小鼠感染念珠菌的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脾虚时经口感染白念珠菌后经四君子汤灌胃治疗后机体免疫力的变化情况。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脾虚模型组(B组)、脾虚+白念珠菌组(C组)、脾虚+白念珠菌+氟康唑组(D组)、脾虚+白念珠菌+四君子汤组(E组),每组10只。除A组外,其余组别采取复合因素制造脾虚小鼠模型,经口感染白念珠菌,测定小鼠肾脏内和粪便中活菌菌数,观察脾虚小鼠的肠黏膜在光镜下的形态改变。结果与A组相比,B组小鼠粪便中的活菌菌数明显增多(P<0.05),小肠上皮的一些微绒毛、细胞器等结构改变比较明显。C组与E组小鼠比较,E组肾脏以及粪便中的活菌菌数明显减少(P<0.01),小肠上皮绒毛等结构有所恢复,肠腺排列整齐,黏膜下层结构基本完整,未见充血及水肿等现象。结论脾虚经口感染白念珠菌后免疫力下降,而四君子汤可以益气健脾,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吴艳梅 邓虎 马贤德 韩晓伟 孙宏伟 谭健 关洪全关键词:白色念珠菌 脾虚证 小肠黏膜 四君子汤治疗脾虚证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2015年 脾虚证为目前临床常见证型之一,机体长时间的脾虚会引发很多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腹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从各个方面探究脾虚证的发病机制。而四君子汤又是治疗脾虚证的经典方剂。四君子汤的作用是补气健脾,具有增强机体免疫、保护胃黏膜、调节胃肠运动、调节神经内分泌、调节胃肠激素、抗菌消炎、提高能量代谢以及促进细胞增殖等的作用。以上这些药理作用与四君子汤在临床治疗脾虚症候的疾病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对近十年四君子汤治疗脾虚证的实验研究作一综述。为临床上治疗关于脾虚证而出现的一些疾病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 吴艳梅 马贤德 韩晓伟 谭健 关洪全关键词:四君子汤 脾虚证 免疫 肠道 四君子汤对肠道感染白色念珠菌脾虚小鼠小肠黏膜及IFN-γ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对脾虚模型小鼠肠道感染白色念珠菌的粪便载菌量、小肠黏膜形态、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IFN-γ表达的影响,为临床应用四君子汤治疗肠道白色念珠菌的感染提供实验依据。 材料和方法:本实验采用SPF级昆明种小鼠,... 吴艳梅关键词:四君子汤 IFN-Γ 文献传递 试论中医脾肾学说与免疫细胞的发育及免疫功能 被引量:18 2016年 该文探讨了中医"脾肾学说"蕴含的现代免疫学思想,认为中医的"脾肾学说"与免疫学关系十分密切。"脾肾学说"不仅包括了免疫细胞发育的基础,而且其中还蕴含了免疫细胞的分化、发育和成熟等免疫学思想。此外,"脾肾学说"还与免疫细胞的定居、应答及免疫功能的发挥密切相关。 谭健 关洪全 吴艳梅 韩晓伟关键词:中医 免疫细胞 试论中医阴阳学说与免疫的相关性 研究背景: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与免疫学关系密切,深入探讨二者关系在揭示中医理论的生物学基础、促进中西医结合等方面具有一定意义.目的:探讨中医阴阳学说与免疫的相关性.方法:从阴阳学说和免疫学文献中探讨二者的关系... 关洪全 韩晓伟 吴艳梅 陈殿学 雷萍 侯殿东关键词:中医 阴阳学说 免疫 一种平板培养基保存桶 一种平板培养基保存桶,包括培养皿托架、封闭板和外筒,所述外筒包括桶盖和桶体,桶盖上有拉手,桶盖扣设在桶体的上端口内或以螺纹旋设于桶体的上端口处;筒体直径为62-94mm,高为115-155mm。培养皿托架包括半圆柱形筒体... 韩晓伟 马贤德 孙宏伟 徐铭 吴艳梅 谭健 关鑫 王守岩 雷萍 侯殿东文献传递 试论中医阴阳学说与免疫的相关性 研究背景: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与免疫学关系密切,深入探讨二者关系在揭示中医理论的生物学基础、促进中西医结合等方面具有一定意义。目的:探讨中医阴阳学说与免疫的相关性。方法:从阴阳学说和免疫学文献中探讨二者的关系... 关洪全 韩晓伟 吴艳梅 陈殿学 雷萍 侯殿东关键词:中医 阴阳学说 免疫 文献传递 脾虚泄泻患者肠道念珠菌群的生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脾虚泄泻患者肠道念珠菌群的生态变化,为脾虚泄泻证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受试者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脾虚泄泻组,共两组,每组40例。无菌称取受试者新鲜粪便标本,稀释至所需浓度后,分别取0.05 m L、0.1m L接种于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沙保氏培养基表面,培养后计数种类及菌落数。结果:脾虚泄泻组粪便中的念珠菌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白色念珠菌检出率高达82.5%,男性患者粪便中的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沙保氏培养基表面生长的粪便活菌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脾虚泄泻患者的肠道群菌失调,粪便中念珠菌种类检出率增高,活菌数明显多于正常健康者。 韩晓伟 谭健 吴艳梅 徐铭 关洪全关键词:脾虚 念珠菌 显色培养基 肠道白色念珠菌感染对脾虚小鼠小肠黏膜中T细胞亚群和穿孔素-颗粒酶B 目的:通过观察肠道白色念珠菌感染对脾虚小鼠小肠黏膜固有层中T细胞亚群和穿孔素、颗粒酶的影响,探讨机体在脾虚状态下感染白色念珠菌的部分免疫机制。方法:本实验采用饮食失节加劳倦过度的复合因素制备小鼠脾虚模型,经肠道感染白色念... 韩晓伟 马贤德 谭健 吴艳梅 雷萍 侯殿东 关洪全关键词:白色念珠菌 T细胞亚群 穿孔素 颗粒酶B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