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儒荣

作品数:245 被引量:2,327H指数:26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8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9篇金属学及工艺
  • 2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6篇机械工程
  • 16篇理学
  • 13篇经济管理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医药卫生
  • 4篇电气工程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60篇数控
  • 59篇CAD
  • 58篇曲面
  • 34篇数控加工
  • 34篇计算机
  • 34篇CAM
  • 15篇逆向工程
  • 15篇CAD/CA...
  • 15篇裁剪
  • 14篇数控切削
  • 14篇网格
  • 12篇刀具轨迹
  • 12篇计算机辅助设...
  • 12篇计算机辅助制...
  • 12篇辅助设计
  • 10篇仿真
  • 10篇NURBS
  • 9篇制造业
  • 9篇三角网
  • 9篇三角网格

机构

  • 236篇南京航空航天...
  • 7篇江南大学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佛山大学
  • 4篇浙江大学
  • 4篇南京航空学院
  • 3篇西北工业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2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浙江理工大学
  • 1篇南京邮电学院
  • 1篇无锡轻工大学
  • 1篇江苏省生产力...
  • 1篇成都飞机工业...

作者

  • 245篇周儒荣
  • 93篇周来水
  • 59篇廖文和
  • 30篇张丽艳
  • 29篇安鲁陵
  • 17篇庄海军
  • 15篇沈建新
  • 13篇应维云
  • 12篇张臣
  • 11篇唐杰
  • 11篇谢叻
  • 11篇崔耀东
  • 11篇刘胜兰
  • 10篇柯映林
  • 10篇张乐年
  • 10篇黄翔
  • 10篇葛友华
  • 10篇叶佩青
  • 9篇董洪伟
  • 8篇沈庆云

传媒

  • 4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8篇计算机辅助设...
  • 15篇机械科学与技...
  • 13篇航空学报
  • 11篇工程图学学报
  • 10篇计算机辅助工...
  • 9篇中国机械工程
  • 9篇Transa...
  • 6篇机械设计与制...
  • 6篇计算机工程
  • 5篇应用科学学报
  • 5篇机械科学与技...
  • 4篇东南大学学报...
  • 4篇软件学报
  • 4篇航空制造工程
  • 3篇计算机辅助设...
  • 3篇模具工业
  • 3篇计算机工程与...
  • 3篇南京理工大学...
  • 3篇中国图象图形...

年份

  • 3篇2009
  • 3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12篇2005
  • 18篇2004
  • 26篇2003
  • 23篇2002
  • 23篇2001
  • 17篇2000
  • 21篇1999
  • 12篇1998
  • 32篇1997
  • 23篇1996
  • 6篇1995
  • 5篇1994
  • 4篇1993
  • 6篇1992
  • 1篇1990
2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NC系统中提高回原位精度的实现被引量:2
1998年
提高回原位精度是计算机数值控制(CNC)系统开发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本文在指出了以往回原位算法的缺陷并分析了引起数控系统回原位误差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引入回原位边界参数和最终逼近原位方向参数,从而提高数控系统回原位精度的算法。并提出了在闭环或半闭环数控系统中利用检索脉冲输入从而消除原位开关激活边界位置误差的思想,得出了适用于闭环或半闭环数控系统的全新的高精度回原位算法。
胡建华廖文和谢叻周来水周儒荣
关键词:计算机控制数控机床
数控技术的现状及发展策略被引量:35
1997年
本文从技术上分析了国内外数控系统的发展现状,论述了专用体系结构、非标准总线模块化结构、PC平台体系结构三种形式数控系统的特点.指出了基于PC平台开发数控系统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效途径.阐明了多CPU、前后台、多任务控制方案,和CAD、CAM、CNC一体化的思想,有效地解决了编程与控制脱节及编程机时占用与机床控制之间的矛盾.该控制方案已在超人CNC系统中得到实现,并取得较好的运行效果.本文从技术上分析了国内外数控系统的发展现状,论述了专用体系结构、非标准总线模块化结构PC平台体系结构三种形式数控系统的特点.指出了基于PC平台开发数控系统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效途径.阐明了多CPU、前后台、多任务控制方案,和CAD、CAM、CNC一体化的思想,有效地解决了编程与控制脱节及编程机时占用与机床控制之间的矛盾.该控制方案已在超人CNC系统中得到实现、并取得较好的运行效果.
叶佩青李光耀廖文和周儒荣
关键词:数控技术PC平台数控系统机床
复杂区域之间距离的计算与应用
1998年
复杂区域之间距离的计算在平面布局、干涉检验、CAD/CAM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提出了基于二元可微函数在矩形区域中最小值的距离计算方法,论述了基本思想及算法实现。算法不含迭代求解过程,计算量小,简便易行,符合应用实际。最后给出了CAD/CAM领域中,加工刀具半径的选取、螺旋式下刀方式参数的确定等应用实例。
谢叻周来水胡建华周儒荣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轮廓环
裁剪曲面的参数线加工算法研究被引量:4
1996年
结合开发国产化软件的实践,详细论述了CAD/CAM技术中有关裁剪曲面的描述及加工自动编程算法的研究。从曲面造型及加工编程的通用性角度出发,将曲面的三维几何信息映射到二维参数域上,用二维拓扑信息环来描述裁剪曲面,把各种裁剪曲面的加工编程统一为一种具有拓扑信息环的广义曲面加工编程。同时,采用环形刀计算刀位信息,可方便地推广至球头刀或平底刀的加工编程。根据预先设定的残留高度及插补误差,在编程中对刀切点和刀位点的计算进行有效控制,保证了加工编程的精度要求。
刘壮廖文和周儒荣
关键词:CADCAM数控切削裁剪曲面
灰色系统理论中的三维数据序列(英文)被引量:2
2004年
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中处理的数据大多是时间序列数据,序列中每一个数据点都可以看作是一维数轴上的一个点。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有大量的数据是二维和三维数据,论文就这些数据能否用灰色系统理论进行处理进行了一些尝试,定义了三维数据序列的概念,讨论了由空间数据点构成的三维数据序列的表达式以及累加生成方法,最后给出了一个采用GM(1,1)模型进行预测的三维数据应用实例。
平雪良周儒荣刘胜兰
关键词:灰色系统三维数据
支持索引词汇动态扩充的实例检索算法被引量:5
2004年
实例检索是基于实例产品设计的关键。文中介绍了一种实例检索策略 ,支持实例索引词汇的动态扩充 ,并综合考虑“当前问题”、“用户选择实例”和“实例集中相似度更高的实例”的比较 ,提出了 6条法则动态调整特征权重和特征属性相似度。所开发的“基于知识的机床夹具 CAD系统”已在某大型航空企业应用于国家重点型号工程的研制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李迎光周儒荣廖文和黄翔
关键词:CAD基于实例推理
一种有效的STL文件修补算法
数快速原型制造系统采用STL文件作为与CAD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接口。但是,STL文件是通过用一系列的三角片逼近实际曲面而产生的,STL文件本身及其创建过程均存在许多问题,如裂缝、孔洞、覆盖等。这些缺陷会给后续处理带来许多...
唐杰周来水周儒荣
关键词:CAD/CAM快速原型制造STL文件
基于MPI的投影法数控编程算法
2004年
提出了基于消息传递的刀位轨迹并行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将串行计算任务合理的划分成若干并行子任务,然后动态的分配到各处理机上,能充分利用网络中空闲的计算资源,提高计算速度。分别应用于投影法和自适应投影法编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令人满意的并行加速比。
余湛悦周儒荣庄海军周来水
关键词:并行计算MPI数控加工编程投影法
基于边界匹配的多张裁剪曲面的三角化算法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本文提出一种多张裁剪曲面的三角剖分算法。该算法在进行多张裁剪曲面的三角化时,首先采用匹配的方法离散各曲面的边界,确保离散后的各曲面边界在相交处重合。然后再对各曲面进行三角化,从而有效地防止了曲面相交处出现裂缝、孔洞和覆盖等现象。该算法已经成功应用于“超人CAD/CAM”曲面造型及加工系统,主要用于快速原型技术(RPT) 的STL文件生成。
唐杰周来水周儒荣
关键词:CAD裁剪曲面三角化算法
AL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NONLINEAR SLOSHING PROBLEMS BASED ON F LUID VELOCITY POTENTIAL被引量:1
2003年
Base d on fluid velocity potential, an ALE finite element formulation for the analysi s of nonlinear sloshing problems has been developed. The ALE kinemat ical description is introduced to move the computational mesh independently of f luid motion, and the container fixed noninertial coordinate system is employed to establish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so that the mesh is needed to be updated in this coordinate system only. This leads to a very simple mesh moving algorithm which makes it easy to trace the motion of the moving boundaries and the free su rface without producing undesirable distortion of the computational mesh. The fi nite element method and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are used spacewise and timewise , respectively. A numerical example involving either forced horizontal oscillati on or forced pitching oscillation of the fluid filled container is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the robustness of the method. In additi on, this work can be extended for the fluid structure interaction problems.
陈建平周儒荣万水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