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动脉
  • 1篇心室
  • 1篇心室功能
  • 1篇形态学
  • 1篇神经病
  • 1篇神经病理
  • 1篇神经病理性
  • 1篇神经病理性痛
  • 1篇神经组织
  • 1篇生理
  • 1篇生理状态
  • 1篇受体
  • 1篇痛反应
  • 1篇内脏
  • 1篇内脏痛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形态
  • 1篇细胞形态学

机构

  • 4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兰州军区兰州...
  • 1篇兰州军区乌鲁...

作者

  • 4篇周德贤
  • 2篇李晖
  • 1篇闫瑞玲
  • 1篇张盼盼
  • 1篇王银荣
  • 1篇甘子明
  • 1篇张霞
  • 1篇梁立锋
  • 1篇金茂强
  • 1篇陈昆迪
  • 1篇庄磊

传媒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4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形态及收缩功能的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并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进行对比研究。方法肺动脉高压患者31例,正常对照组33例,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各房室腔的大小、右心室游离壁厚度;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获得右心室各个节段纵向应变、应变率及运动速度;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心室射血分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肺动脉高压组右心室游离壁、室间隔基底段及中间段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较正常对照组减低(P<0.05);右心室各段收缩期应变除了心尖段外,其余各段较对照组减低(P<0.05);右心室应变率除室间隔侧心尖段外,其余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游离壁、室间隔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平均值与肺动脉收缩压、三件瓣环收缩期位移、右心室射血分数有较好的相关性(P<0.01)。结论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各参数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肺动脉收缩压及射血分数呈较好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
陈昆迪闫瑞玲陈新梅庄磊王银荣周德贤梁立锋张霞
关键词:斑点追踪成像
痛传导相关区域神经组织正常及痛反应相关形态学研究
第一部分:  目的:拟用三种不同染色方法对比观察生理状态下不同外周神经节中细胞构筑情况,探求不同性质神经节对 P2X3嘌呤受体的表达,对不同性质神经节的细胞构筑及特点积累形态学资料。  方法:选取新西兰大白兔 C1、C4...
周德贤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痛细胞形态学生理状态
文献传递
闭合性颅脑损伤VEGF、MMP-9、Connexin-43表达及其表达时相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大鼠闭合性脑损伤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不同损伤时间的相关性。方法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5),假损伤组(n=5)和损伤组(损伤后1、6、12h及1、2、3、5、7、10、14d共10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SP法)检测MMP-9、Connexin-43在闭合性颅脑损伤后不同时间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VEGF的含量。结果脑损伤6h后MMP-9表达明显增高,于24h达高峰,维持较高水平至7d;脑损伤后Connexin-43表达逐渐增加,伤后6h即可见表达增加,3d达高峰,14d基本正常;损伤组VEGF在损伤后6h明显增高,3dVEGF表达水平升至高水平,并维持高水平至10d。结论大鼠闭合性颅脑损伤后MMP-9、Connexin-43、VEGF表达与脑损伤时间密切相关,且各自呈一定的时序性变化规律,可望为法医学颅脑损伤时间的推断提供参考。
李晖金茂强周德贤
关键词:闭合性脑损伤
缺血性内脏痛模型大鼠脊髓背角NMDA受体NR2B亚单位的表达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大鼠内脏缺血刺激后行为学反应及脊髓背角NMDA受体NR2B亚单位的表达变化。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n=18)和造模组(C组,n=18)。各组在手术后30、60、120、180min、第2d、第3d共6个时间段分别进行内脏疼痛强度的行为学评分。分别于术后3、7、14d随机取6只大鼠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脊髓L4~5背角处的NMDA受体NR2B亚单位表达。结果造模组大鼠在结扎结肠系膜血管后60min均达到疼痛评分的最大值,与假手术组比较,造模组所有时间点疼痛行为评分明显升高(P<0.05);在脊髓L4~5节段NMDA受体NR2B亚单位的免疫阳性产物主要出现在背角深层和中央管周围。造模组大鼠3d的脊髓NMDA受体NR2B亚基的表达与假手术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组大鼠7、14d的脊髓NMDA受体NR2B亚基的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同组比较,7d组蛋白表达高于3d组和14d组(P均<0.05)。结论 NMDA受体NR2B亚基在肠管缺血引起的内脏痛形成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缺血性内脏痛模型大鼠可用于相关内脏痛发生机制的研究。
周德贤甘子明张盼盼李晖陈昆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