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晖 作品数:39 被引量:162 H指数:7 供职机构: 成都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首剂抗生素给药时间对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早期临床疗效影响分析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分析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早期临床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影响CAP早期临床稳定性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某三甲医院呼吸内科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的230例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例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分析不同首剂抗生素不同给药时间窗(time to first antibiotic dose,TFAD)对CAP早期临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参照PSI评分分析,TFAD、PSI是影响CAP早期临床疗效高危因素;参照CURB-65评分分析,TFAD、CURB-65是影响CAP早期临床疗效高危因素;参照非综合因素分析,TFAD、合并肝脏疾病是影响CAP早期临床疗效高危因素。结论 TFAD是影响CAP患者早期临床稳定性的独立危险因素,CURB-65评分≥3分、PSI评分>130分、合并肝脏疾病均是影响患者早期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 鞠学贵 黄贵 熊波 周晖 余林 李万成 曾强林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 VAP患者感染病原菌的调查和PCT、CRP水平的变化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调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探讨PCT、CRP水平的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我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328例患者,根据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非VAP组。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检测VAP患者痰液或支气管液等标本的病原菌,分析VAP患者病原菌特点。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PCT、CRP炎症因子的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PCT、CRP诊断VAP的效能。结果328例患者中VAP患者144例(43.90%),共检查出18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30株(69.15%),革兰阳性菌48株(25.53%),真菌10株(5.32%)。主要感染病原菌为鲍曼不动杆菌(40株)、肺炎克雷伯菌(31株)、大肠埃希菌(23株)。VAP组的血清PCT(5.16±1.52)ng/ml、CRP(18.76±5.23)mg/L水平以及CPIS评分(6.36±0.73)分明显高于非VAP组血清PCT(0.44±0.13)ng/ml、CRP(5.42±1.53)mg/L水平以及CPIS评分(3.82±0.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PCT、CRP水平均与CPIS评分呈正相关性(r=0.496、0.472,均P<0.05)。血清PCT诊断VAP的AUC为0.772(95%CI:0.712~0.835),截断值为4.46 ng/ml。血清CRP诊断VAP的AUC为0.758(95%CI:0.694~0.826),截断值为11.66 mg/L。血清PCT、CRP联合诊断VAP的AUC为0.865(95%CI:0.802~0.914),明显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VAP患者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VAP患者血清PCT、CRP处于高表达状态,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VAP诊断效能。 夏进 陈培 王丹 官和立 周晖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营养学相关检验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临床营养学相关检验指标失衡的特征,分析其变化与患者死亡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97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根据患者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38例)和存活组(59例),搜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合并的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并搜集营养学相关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总胆固醇(CHO)、血肌酐(SCr)],应用主成分分析提取综合预测因子对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的前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85%,代表各因子的贡献率分别为λ_1=40.749、λ_2=21.216、λ_3=14.823、λ_4=10.098、λ_5=6.195、λ_6=3.978、λ_7=2.941,各主成分重要性得分如下:Hb为0.140,HCT为0.247,TP为0.167,Alb为0.179,SCr为0.031,CHO为0.159,PA为0.079。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临床营养学相关检验指标对死亡患者与生存患者影响具有差异,其检测对辅助评估患者死亡风险具有潜在作用。 熊波 唐万平 昝海峰 颜晓玉 曾强林 周晖关键词:肺炎 主成分分析法 营养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予营养支持治疗。观察两组营养状况、呼吸功能及免疫功能变化、平均住院天数及二重感染概率。结果治疗组营养状况、呼吸功能、免疫功能明显改善(P<0.05),住院时间缩短,二重感染率降低。结论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更有利于AECOPD患者的康复,是AECOPD患者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治疗手段。 周晖 唐万平 颜晓玉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营养治疗 预后 侵袭性肺真菌病营养相关性检验指标的临床意义及因子分析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在因子分析基础上,探讨侵袭性肺真菌病(IPM)营养状态评估敏感性检验指标对患者营养状态综合评估的临床意义,以初步明确临床易用性检验指标。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在成都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IPM患者27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合并的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以及营养学相关指标[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总蛋白(TP)、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血总胆固醇(CHO)、血肌酐(SCr)等],应用主因子分析提取综合预测因子,并计算各检验指标对IPM患者营养状态评估的相对重要性。结果各因子贡献率分别为:λ_1=40.749%、λ_2=21.216%、λ_3=14.823%、λ_4=10.098%、λ_5=6.195%、λ_6=3.978%、λ_7=2.941%。IPM患者营养学指标前4个因子累积贡献率为86.886%,被确定为重要因子纳入分析;各临床营养学相关检验指标相对重要性得分为:Hb(0.140)、Hct(0.247)、TP(0.167)、Alb(0.179)、SCr(0.031)、CHO(0.159)、PA(0.079)。结论 Hb、Hct、TP、Alb、CHO可作为IPM患者营养状态评估的临床易用性指标,在临床患者营养状态评估中引起重视;因子分析可有效用于肺真菌病患者营养状态敏感性检验指标的临床意义分析。 王晓明 唐万平 昝海峰 颜晓玉 周晖关键词:肺疾病 真菌病 数据收集 自动数据处理 前白蛋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营养状态及营养支持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住院患者的营养状态,并观察其经过营养支持治疗后的各临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及住院天数,了解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本研究收集2015年1—10月入住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的AECOPD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营养支持与各指标变化的关系。结果共纳入80例AECOPD患者,6例(7.5%)存在低体重(BMI<18.5kg/m^2);54例(67.5%)存在营养风险。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中,营养支持组平均每日能量及蛋白质总摄入量均高于对照组,有营养风险组入院及出院时Pa O2、呼吸频率、自觉症状、白蛋白水平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比例较高。合理的营养支持可加快病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夏进 官和立 唐万平 颜晓玉 周晖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营养支持 临床易用性指标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衰弱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合并衰弱的临床特征,探讨衰弱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12月在成都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80例老年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衰弱组40例,对照组40例。比较2组基本资料、相关临床检验指标及临床评分、住院时间及费用的差异,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阳性指标对患者衰弱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衰弱组血清前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46±55)g/L比(190±64)g/L](P=0.001)。衰弱组改良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0±0.9)分比(1.9±0.7)分、(26±5)分比(18±4)分、(2.7±1.3)分比(1.9±1.3)分](均P<0.05)。衰弱组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日均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15±7)d比(11±6)d、(21746±15104)元比(14221±8337)元、(1469±529)元比(1185±458)元](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前白蛋白水平、mMRA评分、CAT评分、NRS 2002评分对预测老年AECOPD患者衰弱的敏感度分别为0.893、0.730、0.811、0.676,特异度分别为0.486、0.786、0.786、0.429,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6、0.810、0.852、0.656。结论老年AECOPD合并衰弱患者营养风险更高,衰弱增加住院时间及费用,血清前白蛋白水平、mMRC评分、CAT评分、NRS 2002评分对衰弱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王晓明 熊波 周晖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衰弱 疾病特征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短期死亡及不良结局预测模型的验证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比较BAP-65评分、DECAF评分、CURB-65评分和PSI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短期死亡及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9月—2021年7月国内10家大型三甲医院因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CAP住院的患者,调查30天内全因死亡率。根据患者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合并症、症状及体征、辅助检查结果等,并探讨30天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4种量表对纳入患者进行评分及分级,基于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比较4种量表预测短期死亡及不良结局的有效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375例,其中男2545例,女830例,平均年龄(73.66±10.73)岁。30天内,129例(3.82%)患者发生死亡,614例(18.19%)患者发生不良结局(包括全因死亡、有创机械通气和入住重症加强治疗病房)。研究发现意识状态改变、糖尿病、心房颤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年龄、脉率、血清白蛋白、舒张压、pH值是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CAP患者30天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CURB-65评分、BAP-65评分、DECAF评分、PSI评分预测全因死亡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80、0.782、0.614、0.816,预测不良结局的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694、0.687、0.564、0.705。PSI评分对全因死亡及不良结局预测效能均最佳,DECAF评分最差。结论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CAP患者30天内全因死亡率及不良结局发生率较高,意识状态改变、糖尿病、心房颤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年龄、脉率、血清白蛋白、舒张压、pH值是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CAP患者30天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SI评分对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CAP患者的30天内全因死亡及不良结局预测效能最佳,DECAF评分最差。 刘玉 张嘉瑞 罗远明 魏海龙 葛慧青 刘辉国 张建初 潘频华 李先华 周晖 谢秀芳 程丽娜 易梦秋 周宸 阿地拉·艾力 彭丽阁 蒲佳琪 刘亮 张小红 冯海沜 周海霞 易群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社区获得性肺炎 CURB-65评分 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中白介素水平及孟鲁司特钠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中白介素17(IL-17)、白介素8(IL-8)的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孟鲁司特钠的干预作用。方法分别选择轻度(轻度组)、中度(中度组)和重度(重度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20例、18例和15例,正常对照组1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片口服,检测治疗前后诱导痰IL-17和IL-8水平。结果 IL-17、IL-8水平重度组与轻度组、中度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孟鲁司特治疗1个月后,诱导痰中IL-17、IL-8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 IL-17及IL-8可能参与气道炎症的形成,孟鲁司特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确切。 周晖关键词:哮喘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17 孟鲁司特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9月至2021年7月在10家大型综合医院住院治疗的AECOPD患者,以AECOPD合并IPA患者作为病例组,按照住院时间段及医院1∶2匹配,并在Excel 2003软件使用随机函数选出不合并曲霉感染的AECOPD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ECOPD患者合并IPA的相关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AECOPD住院患者14007例,其中合并IPA的患者300例,患病率为2.14%。按上述匹配原则纳入600例不合并曲霉感染的AECOPD患者作为对照组。病例组及对照组年龄分别为(72.5±9.7)、(73.5±10.3)岁,男性分别占78.0%(234例)和76.8%(461例),两组年龄及性别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的预后明显较对照组差,表现为住院时间[M(Q_(1),Q_(3))]更长[14(10~20)d比11(8~15)d,P<0.001],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比例更高[16.3%(49例)比10.0%(60例),P=0.006],死亡率更高[4.0%(12例)比1.3%(8例),P=0.011],同时住院费用更高(2.80万元比1.37万元,P<0.001)。病例组的吸烟指数,合并有糖尿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临床特征方面,病例组咳嗽、咳痰、脓痰、咯血、发热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低于对照组,影像上合并有支气管扩张、肺大泡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糖尿病(OR=1.559,95%CI:1.084~2.24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OR=1.476,95%CI:1.075~2.028)、支气管扩张(OR=1.506,95%CI:1.092~2.078)、肺大泡(OR=1.988,95%CI:1.475~2.678)、血清白蛋白<35 g/L(OR=1.786,95%CI:1.325~2.406)是AECOPD合并IPA的相关因素。结论AECOPD患者合并IPA的发病率较高,预后差。糖尿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扩张、肺大泡、低蛋白血症是AECOPD合并IPA的相关因素。 张小红 张小红 罗远明 罗远明 葛慧青 刘辉国 魏海龙 张建初 潘频华 李先华 周晖 易梦秋 张嘉瑞 阿地拉·艾力 彭丽阁 刘玉 刘玉 刘亮 刘亮 周海霞 周海霞关键词:急性加重期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病例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