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梅 作品数:9 被引量:22 H指数:2 供职机构: 郧阳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肺吸虫病患儿血清Eotaxin和IL-5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探讨肺吸虫病患儿血清中嗜酸性粒细胞特异性趋化因子 (Eotaxin)、IL - 5水平与发病及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方法检测肺吸虫病患儿治疗前后及正常人群血清中的Eotaxin、IL - 5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 (EOS)计数情况。结果 治疗前肺吸虫病患儿外周血Eotaxin、IL - 5水平及EOS计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0 1 ) ;随着治疗的深入 ,外周血中的IL - 5水平显著降低 ,每个治疗疗程结束后IL - 5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分别 <0 .0 5 ,<0 .0 1 ,<0 .0 0 1 ) ;治疗 3周后观察 ,肺吸虫病组与正常对照组间IL - 5水平已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而治疗前后外周血Eotaxin水平及EOS计数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 (P均 >0 .0 5 )。肺吸虫病患儿血清中Eotaxin水平与EOS计数间存在正相关(r=0 .4 2 5 ,P <0 .0 0 1 ) ,而IL - 5水平与EOS计数间无相关性 (r=0 .0 33,P >0 .0 5 )。结论 血清IL- 5水平可以作为判断肺吸虫病患者发病及疗效判定的指标 ,结合肺吸虫抗体可对疾病的状况作出更为准确的评估。 周艳梅 王小菊 董继萍 万斌关键词:肺吸虫病 小儿 EOTAXIN IL-5 早产儿甲状腺功能动态检测的临床意义 2007年 孙洁 周艳梅 吴庆波关键词:甲状腺 低T3 Pep-1-sod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钟森 董继萍 周艳梅 王小菊 王金堂 孙洁 刘政梅 万斌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ancephalopathyHIE)是由于胎儿宫内窘迫、缺氧影响母体和胎儿间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造成胎儿生后严重缺氧、窒息,产生代谢性或混合性酸中毒,最终导致中枢神经系...关键词: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发病机制 肺吸虫病患儿血清Eotaxin、IL-5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肺吸虫病患儿血清中Eotaxin、IL 5水平与发病及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方法检测肺吸虫病患儿治疗前后及正常人群血清中的Eotaxin、IL 5水平及EOS计数情况。结果 :治疗前肺吸虫病患儿外周血Eotaxin、IL 5水平及EOS计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0 1) ;随着治疗的深入 ,外周血中的IL 5水平显著降低 ,每治疗疗程结束后IL 5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分别 <0 0 5 ,<0 0 1,<0 0 0 1) ;治疗 3周后观察 ,肺吸虫病组与正常对照组间IL 5水平已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而治疗前后外周血Eotaxin水平及EOS计数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P均 >0 .0 5 )。肺吸虫病患儿血清中Eotaxin水平与EOS计数间存在正相关 (r=0 42 5 ,P <0 0 0 1) ,而IL 5水平与EOS计数间无相关性 (r =0 0 3 3 ,P >0 0 5 )。结论 :血清IL 5水平可以作为判断肺吸虫病患者发病及疗效判定的指标 ,结合肺吸虫抗体可对疾病的状况作出更为准确的评估。 周艳梅 王小菊 董继萍 万斌关键词:IL-5 肺吸虫病 血清 患儿 外周血 改进体外授精与胚胎移植技术体系的系列研究 王华 张昌军 刘浩 刘海湘 罗清炳 周艳梅 代炳梅 熊静 郑燕 郑艳 该项目属妇产科学生殖医学专业的体外授精与胚胎移植(IVF)领域。项目包括三个单元研究内容:1.国产药物降调节促排卵在卵浆内单精子注射中的应用-湖北省首例卵浆内单精子注射试管婴儿诞生。对112对男性不育夫妇应用国产那法瑞林...关键词:关键词:体外授精 胚胎移植 男性不育 单精子注射 PEP-1-SOD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线粒体能量代谢及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PEP-1-SOD对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大鼠脑组织线粒体能量代谢及ATP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其脑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27只SD大鼠制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IRI)组、PEP-1-SOD组和SOD组,测定大鼠脑海马组织ATP、ADP、AMP含量及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结果:PEP-1-SOD组ATP、ADP、AMP含量显著高于IRI组及SOD组(分别为P<0.01和P<0.05);SOD组ATP酶活性较IRI组明显升高(P<0.01),PEP-1-SOD组ATP酶活性显著高于SOD组(P<0.05)。结论:PEP-1-SOD可穿透血脑屏障,增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线粒体ATP含量及ATP酶活性,从而保护脑组织。 孙洁 周艳梅 王金堂 李智慧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 ATP酶 以心外表现为主的暴发性心肌炎12例 被引量:2 2008年 王晓菊 周艳梅 赵炀 李智慧关键词:暴发性心肌炎 心电图 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3 2003年 目的 :探讨在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 -ET)过程中血清及卵泡液中的白细胞介素 -6(IL -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水平与卵泡发育、卵巢内分泌、激素反应类型、年龄、胚胎质量及妊娠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了 98例患者 (共 10 2周期 )卵泡早期、卵泡中期和取卵日血清中的IL -6、TNF -α水平及取卵日卵泡液中的IL -6、TNF -α水平。结果 :⑴在超促排卵周期中 ,血清中的IL -6水平及IL -6/TNF -α比值随着卵泡的逐渐发育成熟而逐渐升高 ,但血清TNF -α的水平则随着卵泡发育进程而逐渐降低 ,各组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0 1) ;⑵取卵日卵泡液中的IL -6、TNF -α水平显著高于血清中上述细胞因子的水平 (P <0 .0 0 1) ,⑶随着获卵数的增加 ,卵泡液中IL -6、TNF -α水平显著降低 (P均 <0 .0 0 1) ;而卵泡液IL -6/TNF -α比值则随着获卵数的增加显著升高 (P均<0 .0 5) ;⑷年龄≤ 3 0岁组卵泡液中的IL -6水平小于年龄 >3 1岁组 (P <0 .0 5) ,年龄 3 1~ 3 5岁组与年龄 >3 5岁组之间的卵泡液IL -6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不同年龄组间卵泡液TNF -α水平及IL -6/TNF -α比值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⑸高质量胚胎比≥ 0 .5组的卵泡液IL -6、TNF -α浓度较 <0 .5组显著降低 张昌军 王华 周艳梅 刘浩 刘海湘 代炳梅关键词: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放射免疫方法 卵泡液 血清标本 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过程中甲襞微循环的变化 2006年 目的了解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治疗中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变化及其与获卵数、胚胎质量、IVF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监测103名不孕女性患者总共112个IVF-ET周期治疗中和56例正常健康妇女甲襞微循环积分在月经期、增殖期及分泌期的变化,同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各期血清中的雌二醇和孕酮水平.结果(1)促排卵治疗患者和正常健康妇女甲襞微循环状况随着月经期、增殖期及分泌期的演进逐渐好转,但不孕患者甲襞微循环积分较正常对照组积分值明显偏高,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2)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人群的甲襞微循环积分与雌二醇、孕酮水平无相关;(3)治疗组中根据获卵数分为高反应组(获卵数〉10个),中反应组(获卵数6~10个)及低反应组(获卵数〈5个).在月经期及分泌期,高反应组(获卵数≥10个)的微循环积分较其它两组明显低,分别为2.908±1.471 vs 4.068±1.218,3.319±1.348和1.243±0.522 vs 1.937±0.853,1.892±1.097,差异具有显著意义,而增殖期无差异.(4)在促排卵过程中微循环状况与胚胎质量呈正相关;(5)妊娠组的微循环状况好于未妊娠组;(6)在增殖期及分泌期,年龄≤35岁组的微循环状况好于年龄〉35岁组.结论促排卵周期中微循环状况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微循环状况关系促排卵效果、胚胎质量及着床,进而影响IVF结局. 张昌军 王华 熊静 周艳梅 刘浩 刘海湘 陶连方 罗清炳 郑燕 郑艳关键词:甲襞微循环 促排卵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