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燕
- 作品数:12 被引量:65H指数:6
- 供职机构: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成都郊区土壤芽孢杆菌的空间分布及其多样性被引量:13
- 2009年
- 利用格网和重点混合抽样技术结合GPS采集了成都市郊区27个样点的表层土样,用常规方法对其芽孢杆菌进行分离、计数和鉴定,在ArcGIS9.0平台上运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该地区土壤芽孢杆菌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成都郊区土壤芽孢杆菌较丰富,数量在4.30×103~8.53×105cfu.g-1干土。空间分布总体上呈条带状分布和局部团块状,从西南向东北方向呈递增趋势。以大于平均数为评估值的概率分布图呈条带状和局部团块状,从南向北,从西向东概率逐渐递增。从27个土样中共分离到21个种,环状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为区域优势种群。成都郊区芽孢杆菌的物种丰富度(S)、物种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R)均较高,分别为7.259±1.375、1.368±0.237和0.698±0.115,而生态优势度指数(D)较低(0.319±0.094)。综上表明,成都郊区土壤芽孢杆菌比较丰富,种群间相对平衡,以一种或少数几种芽孢杆菌控制区域环境的情况不明显。
- 龚国淑唐志燕邓香洁张世熔杨继芝
- 关键词:芽孢杆菌物种多样性地统计学
- 成都市郊区土壤芽孢杆菌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3
- 2005年
- 利用格网抽样与重点抽样相结合的混合随机抽样技术以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在成都市郊区采集耕作层土样20个,采用稀释平板计数法对其芽孢杆菌和总细菌进行了分离。结果表明,芽孢杆菌是成都市郊区土壤细菌中的主要类群,约占细菌总量的25. 3%;鉴定出13种芽孢杆菌中,广泛分布的种有巨大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球形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和环状芽孢杆菌。根据物种多样性分析的结果,成都市郊区芽孢杆菌物种较丰富,绝大多数样点能分离到2个种以上,少数采样点可达4个种以上。单个样点均匀度指数较低,生态优势度较高,存在明显的优势种。
- 唐志燕龚国淑刘萍邵宝林张世熔
- 关键词:芽孢杆菌物种多样性土壤微生物
- 成都市郊区土壤芽孢杆菌的研究
- 本研究利用格网抽样技术和重点抽样相结合的混合随机抽样技术结合全球定位系统(GPS)采集了成都市郊区27个样点的耕作层土样,用常规方法对其芽孢杆菌进行分离、计数和鉴定,主要分析了芽孢杆菌的数量和种群多样性;在基于地理信息系...
- 唐志燕
- 关键词:芽孢杆菌物种多样性生物防治地统计学土壤微生物
- 文献传递
- 成都郊区土壤芽孢杆菌的生防潜力
- 2009年
- 利用格网抽样技术和重点抽样相结合的混合随机抽样技术结合全球定位系统(GPS)采集了成都市郊区27个样点的耕作层土样,用常规方法对其芽孢杆菌进行分离、计数,分析了芽孢杆菌在拮抗病原菌方面的潜在能力及其空间分布情况。从27个土样中共分离出333个菌株,对立枯丝核菌、果腐刺盘孢菌和新月弯孢菌之一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共85株,其中拮抗效果好的有26株,拮抗3种病原菌的效果依次为新月弯孢菌、果腐刺盘孢菌和立枯丝核菌。效果较好的拮抗菌株主要归属于B.licheniformis、B.subtilis和B.megaterium。拮抗菌数量空间分布以成都市郊区中部地区较高,四周较低,其低值区在西北方向即郫县-金牛区一带和东南龙泉驿局部地区,高值区分布于新津和新都的局部地区。
- 龚国淑唐志燕杨成伟张世熔邓香洁
- 关键词:芽孢杆菌拮抗地统计学
- 新月弯孢菌营养体亲和群鉴定方法探讨被引量:10
- 2004年
- 采用菌株直接配对、显微镜观察菌丝融合和硝酸盐缺陷型 ( nit)突变体互补测试法 ,对 44个来自不同地区的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叶中的新月弯孢菌 ( Curvularia lunata)菌株进行了营养体亲和性分析。在野生型菌株的两两配对中 ,C.lunata菌株接触产生 4种反应类型 ,但无明显的抗衡反应产生。在菌丝融合显微观察中 ,光学显微镜下只见大多数菌丝反应为一菌丝向另一菌丝无限靠近 ,未见融合 ,但在电子显微镜下 ,发现两菌丝细胞已不再是独立的。这些结果表明 ,因两菌落间的抗衡反应和菌丝融合特征都不明显 ,故不宜采用直接配对和显微观察来划分 C. lunata的营养体亲和群。在 nit突变体互补测试中 ,菌株在 KCl O3 浓度 1 .5 %~ 3.0 %的 KPS中诱导表明 ,2 .0 %~ 3.0 % KCl O3 适宜于大多数菌株。抗氯酸盐突变体在 Czapek培养基中能鉴定出 nit突变体 ,但在 MM上却不能。全部 364 0抗氯酸盐突变体在 Czapek中共鉴定出 2 40个稳定的 nit突变体 ,其中 nit1占 5 9.2 % ,nit3占 39.2 % ,Nit M占 0 .8% ,nit D( 3种氮源都不能利用 )占 0 .8%。44个菌株中 ,2 4个 ( 5 5 % )获得了 nit突变体 ,2 0个 ( 45 % )还没有 ,仅 2个菌株 ( 1 2 4和 1 5 5 )各获得了 1个 Nit M突变体。各菌株突变体类型间只有 Nit M与 nit1或 nit3是异?
- 龚国淑余霞叶华智唐志燕张敏刘萍陈希芹
- 关键词:新月弯孢菌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营养体亲和性菌丝融合
- 成都市效区土壤芽孢杆菌的研究
- 本研究利用格网抽样技术和重点抽样相结合的混合随机抽样技术结合全球定位系统(GPS)采集了成都市郊区27个样点的耕作层土样,用常规方法对其芽孢杆菌进行分离、计数和鉴定。主要分析了芽孢杆菌的数量和种群多样性:在基于地理信息系...
- 唐志燕
- 关键词:芽孢杆菌物种多样性生物防治地统计学土壤微生物
- 文献传递
- 新月弯孢菌Curvularia lunata营养体亲和性的进一步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来自全国39个地区的70株新月弯孢菌Curvularialunata在WAC培养基上诱导培养后,随机挑取10197个抗KClO3突变体,经CDA鉴定获得2207株nit突变体,nit突变体频率为21.64%。在这些nit突变体中,1397个为nit1,占63.30%;734个为NitM,占33.26%;76个为nit3,占3.44%。70个菌株全部获得了稳定的nit突变体,其中52个菌株获得了NitM突变体。结果表明WAC比先前报道的KPS更适合用于C.lunatanit突变体的筛选。通过不同菌株间互补nit突变体配对测试,将其中的65个C.lunata菌株划分为22个营养体亲和群(VCGS),而另外5个菌株因未获得NitM突变体暂时无法确定其VCG。划分出的22个VCGs中,有11个VCGs是由多菌株组成的,VCG3为优势类群,含18个菌株,其地理来源最复杂,主要为致病性中等以上的菌株;其余11个VCGs内均仅有1个自身亲和的菌株。以上结果初步表明,在C.lunata群体内存在丰富的VCG多样性,VCG3可能是与致病性相关的优势VCG,但营养体亲和性与菌株地理来源没有明显的直接关系。
- 余霞龚国淑叶华智邵宝林张敏蒋素蓉唐志燕
- 关键词:地理来源
- 成都市郊区土壤芽孢杆菌的解磷、解钾潜力被引量:19
- 2008年
- 采用稀释平板法对成都市郊区27个土壤样品进行了芽孢杆菌的分离,获得333个菌株。在解磷、解钾培养基上分析其解磷、解钾能力。结果表明,约有15%的土壤芽孢杆菌菌株分解无机磷的效果显著,分属15种芽孢杆菌,其中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巨大芽孢杆菌(B.megaterium)和短小芽孢杆菌(B.pumilus)为分解无机磷的优势芽孢杆菌。多数菌株也能在有机磷和钾细菌培养基上生长,但分解能力较差。
- 胡容平邓香洁龚国淑唐志燕张世熔
- 关键词:解磷解钾
- 杂交稻丰两优六号在西南地区的高产栽培技术
- 2012年
- 介绍了杂交稻丰两优六号的特征特性、在西南地区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 何立斌蒋继武张志清唐志燕
- 关键词:杂交稻高产栽培技术
- 玉米种质资源对弯孢菌叶斑病的抗性评价被引量:6
- 2005年
- 试验用田间自然条件下人工接种的方法,对四川省主栽玉米品种(组合)和自交系共119份玉米种质进行了抗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鉴定,结果表明没有对新月弯孢菌免疫和高抗的材料,绝大多数表现中感,少数具有一定的抗性。自交系中Mo 17、156,7922,81565、南21-3、自48-2等为中等抗病材料,其中Mo 17抗性最好。品种中苗期和成株期都表现抗性的材料有3个,即白蜜超甜玉米、济单7号、济单94-2。抗性材料所占比例较大的是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提供的杂交组合,32个材料中共有7个组合种具有抗性,约占21.9%,全表现为中抗,可能有望筛选出抗病的材料。
- 龚国淑叶华智王华张敏余霞唐志燕秦芸
- 关键词: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新月弯孢菌抗病性玉米种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