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明

作品数:150 被引量:746H指数:14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0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2篇建筑科学
  • 16篇化学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理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85篇混凝土
  • 35篇水泥
  • 29篇粉煤灰
  • 20篇水泥基
  • 20篇分形
  • 19篇煤灰
  • 16篇超细
  • 15篇复合材料
  • 15篇复合材
  • 13篇外加剂
  • 12篇水泥基复合材...
  • 12篇建筑
  • 11篇细粉
  • 11篇超细粉
  • 10篇防水
  • 10篇泵送
  • 9篇矿渣
  • 9篇建筑材
  • 9篇建筑材料
  • 8篇孔隙

机构

  • 74篇沈阳建筑工程...
  • 68篇沈阳建筑大学
  • 15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东北大学
  • 3篇中国建筑东北...
  • 2篇鞍山科技大学
  • 2篇沈阳远大企业...
  • 2篇沈阳市消防局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冶金科工...
  • 1篇辽宁省交通科...
  • 1篇辽宁省建设科...
  • 1篇沈阳鹏盛房地...
  • 1篇沈阳市公用事...
  • 1篇沈阳市建设工...
  • 1篇沈阳市城乡建...
  • 1篇沈阳市市政工...
  • 1篇沈阳泰丰混凝...
  • 1篇沈阳星光建材...

作者

  • 150篇唐明
  • 11篇丁向群
  • 8篇巴恒静
  • 6篇陈宁
  • 6篇王甲春
  • 5篇王晴
  • 5篇李晓
  • 5篇李颖
  • 5篇佟钰
  • 4篇朱伟勇
  • 4篇李连君
  • 4篇牛晚扬
  • 4篇王博
  • 4篇傅柏权
  • 3篇陈勇
  • 3篇王丽华
  • 3篇高飞
  • 3篇杨帆
  • 3篇谷亚新
  • 3篇孙小巍

传媒

  • 42篇混凝土
  • 21篇沈阳建筑大学...
  • 16篇沈阳建筑工程...
  • 6篇辽宁建材
  • 5篇沈阳建筑工程...
  • 3篇建筑技术开发
  • 3篇建筑节能
  • 2篇硅酸盐学报
  • 2篇房材与应用
  • 2篇数理统计与管...
  • 2篇中国材料科技...
  • 2篇第四届全国高...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哈尔滨建筑大...
  • 1篇热能动力工程
  • 1篇水泥
  • 1篇建筑技术
  • 1篇新型建筑材料
  • 1篇粘接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9篇2011
  • 6篇2010
  • 10篇2009
  • 7篇2008
  • 13篇2007
  • 8篇2006
  • 6篇2005
  • 11篇2004
  • 6篇2003
  • 14篇2002
  • 7篇2001
  • 6篇2000
  • 6篇1999
  • 8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1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SiO_2复合材料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分析纳米SiO2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SiO2复合材料基体的各方面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位分散聚合方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SiO2复合材料,利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纳米颗粒表面进行改性,比较改性前和改性后的纳米SiO2及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改性的纳米SiO2对复合材料抗折性能、耐热性、耐溶剂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拍摄断面照片,观测基体内纳米颗粒的分散形态与材料断面.结果经KH-570表面改性后的纳米材料在基体中分散均匀,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虽没有明显提高,但将其玻璃化温度提高了10℃,耐溶剂性也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明显改善;物理方法处理纳米颗粒表面改性效果更加突出.结论表面改性后的纳米SiO2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耐热性、耐溶剂性能有明显改善,利用物理方法对纳米颗粒表面改性更适用于工程应用.
唐明代芳刘运学杨帆姜淼
关键词: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SIO2表面改性
论混凝土材料的高功能化被引量:26
2001年
本文论述了混凝土的高性能化和高功能化 ,指出了 2 1世纪该材料的发展方向 ,介绍了特殊功能的混凝土、特殊环境中的高功能混凝土以及特殊的与环境共存的混凝土材料。
唐明陈勇
关键词:高功能混凝土材料幕墙
D_n—最优设计在重矿渣混凝土配比优化设计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5年
一、前言 钢铁工业的不断发展,堆积如山的废渣已给社会环境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合理利用工业废渣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进一步拓宽废渣的应用领域,本研究用高炉重矿渣作粗集料取代价格较高的碎石,为了便于生产和现场质量控制,利用普通的混凝土生产工艺,通过掺用高效减水剂,科学地选用配比参数合理地配制强度较高的混凝土。 二、D_n—最优设计及试骏结果 根据混凝土生产实用的需要,确定的4个考核指标分别为坍落度SL;
唐明朱伟勇宫武伦
关键词:矿渣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
均匀设计在高功能PRC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该研究用三因子多水平的均匀设计研究了高功能PRC材料,探索了成型压力、粉煤灰 掺量和粉煤灰颗粒分形维数对强度特征的影响规律,建立了相应的模型,用超细粉煤灰配制出超高强PRC材料。采用均匀设计大大减少了试验次烽,同时,为工...
唐明
关键词:均匀设计粉煤灰
文献传递
风选超细粉煤灰分形特征与活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用粉体分形特征的评价方法测试了三种不同细度风选粉煤灰的分形维数 ,并研究了分形维数与火山灰活性的关系 ,探讨了在水泥基材料中超细粉煤灰的细度对不同龄期所表现的活性的影响。
唐明王博王晴
关键词:水泥基复合材料粉煤灰活性分形
超细粉煤灰高强喷射混凝土试验优化设计
1998年
用均匀设计方法对掺超细粉煤灰配制高强喷射混凝土进行研究,探索水灰比、灰砂比、粉煤灰细度三个因素对1d,3d,7d,28d强度四个考核指标的影响规律,优化组合后,配制成早期和后期强度都很高的粉煤灰高强喷射混凝土.
唐明佟钰邱晴陶延江
关键词:混凝土水灰比粉煤灰喷射混凝土
组成材料对混凝土早期塑性开裂分形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应用分形几何理论,探索了混凝土早期塑性开裂的分形特征,为定量描述混凝土早期塑性开裂提供有力的工具.方法试验采用平板约束法,对多种因素(水泥用量、砂率、硅灰掺量、粉煤灰掺量)下混凝土早期塑性开裂进行跟踪测试,并计算了各因素下混凝土塑性开裂的分形维数,探索了各因素对分形维数的影响.结果水泥用量的增加、砂率的增大及硅灰掺量的增加都会使裂缝的分形维数增加,裂缝复杂化趋势加剧;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减小了裂缝的分形维数,裂缝复杂化趋势减缓.结论水泥用量、砂率、硅灰掺量、粉煤灰掺量影响着塑性裂缝分形特征的变化,并且与6 h时开裂总长度、最大裂缝宽度的变化规律一致;应用分形理论分析评价混凝土早期塑性开裂特征是十分有效的.
唐明傅柏权孙小巍
关键词:混凝土塑性开裂
低回弹喷射混凝土复合外加剂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9
1998年
针对不同煤矿现有的无机增粘材料特点,磨细加工处理后,复合高效减水组分和速凝剂,配制具有不同特点的低回弹喷射混凝土外加剂.并对相应的混凝土性能及回弹特征进行测试评价.
唐明佟钰王博
关键词:混凝土高性能外加剂喷射混凝土水泥混凝土
混凝土断裂面的复型重构及其分形特征的评价被引量:9
2003年
用高强石膏直接在混凝土断裂试件表面复型的方法,短时间内即可准确获得相应三维形貌的断裂表面,经高精度的分割和无破损直接接触测试,确定了多组试件相应的混凝土断裂表面的分形维数,根据分形理论,分析评价了混凝土断裂表面的分形特征.研究表明,混凝土断裂表面具有很好的自相似特征,可以用分形几何理论和方法指导其分形特征的测试和评价,石膏复型方法具有快速取样,便于高精度分割和无破损直接测试,避免了小岛法加工难度大,失误无法弥补的缺点,也避免了激光法盲区对重构断面精度的影响,测试精度高,接触式测试误差只有0 002mm,同时,可以直接统计计算出断裂面的真实面积,为探索混凝土断裂面分形特征与断裂行为之间的内在规律,为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唐明宁作君苏颖
关键词:混凝土分形维数
低熟料掺量土壤固化剂三元混料系统的优化设计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在研究粉状土壤固化剂作用机理的基础上,用混料设计模型对以磨细水泥熟料、高钙粉煤灰、石灰三元混料系统的固化剂进行了配料优化设计.方法以固化剂与水泥胶砂质量比为30∶70,50 kN压力下成型,7 d抗压强度为考核指标,用三元混料试验设计建立混料优化模型,优选最佳混料组合,对确认的最优配比进行了风化花岗岩、原状黏土的固化试验,在测试评价其基本性能后,进一步调整了激发组分的最佳用量.结果三元混料模型是显著的、有效的,无激发组分的固化剂掺量10%后,固化风化花岗岩的7 d强度可达到4.06 MPa,掺量12%固化原状黏土的7 d强度可达到1.83 MPa,根据工程土壤条件,进一步调整激发剂掺量后,低熟料掺量的固化剂固化7 d强度可达到5.95 MPa,掺量12%固化原状黏土的7 d强度可达到3.76MPa.结论三元混料优化模型对于低熟料掺量土壤固化剂的配料设计是有效的,优选的配比是可靠的,进一步调整激发剂的掺量后,其性能完全满足《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的技术要求.
唐明尹国英
关键词:土壤固化剂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