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震
- 作品数:47 被引量:120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裁判文书上网的功能检视与制度完善
- 2017年
- 2016年8月30日,最高法院召开裁判文书公开相关情况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修订后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法释[2016]19号)(以下简称《规定》),明确于同年10月1日正式施行。
- 唐震
- 关键词:裁判文书最高人民法院上网新闻发布会最高法院
- 刑事诉讼羁押制度改革之思考——以尊重与保障人权为视角的探讨
- "为实现国家刑罚权,强制力的行使是不可避免的,这就会多少影响犯人及第三者的正常权利。所以,实体真实的发现同个人基本人权的保障成为时常对立着的要素……。正因为如此,如何调整两者的对立,便成为问题。夸张地说,刑事诉讼中所有问...
- 唐震
- 关键词:刑事诉讼羁押制度刑事诉讼法修改保障人权
- 商业秘密权利人及其损失的认定
- 2016年
- 【裁判要旨】母公司不能基于其对子公司的绝对控股关系而当然地成为子公司商业秘密的权利人。作为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子公司将其商业秘密产品销售给母公司下属的其他子公司,再由其他子公司销售给市场终端用户的行为具有关联交易性质,应当承担相应的经营风险,其他子公司销售商业秘密产品所获得的利润不能计入权利人的销售利润。
- 唐震王利民
- 关键词:商业秘密权利人销售利润控股关系交易性质
- 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获取公司技术秘密的行为具有不正当性——美国礼来公司、礼来(中国)研发公司诉黄某某侵害技术秘密纠纷案
- 2014年
- 【案情简介】
原告美国礼来公司(Eli Lilly and Company)(以下简称礼来公司)。
原告礼来(中国)研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礼来中国公司).
被告黄某某。
2012年5月3日.礼来中国公司作为甲方聘请乙方黄某某担任化学研发组主任研专有的信息。
- 唐震
- 关键词:纠纷案违反侵害
- 对民事诉讼送达程序若干问题的思考被引量:16
- 2000年
- 唐震
- 关键词:民事诉讼留置送达诉讼义务民事送达民事诉讼行为
- 商业秘密保护与职员自由择业:冲突困境及调处路径
- 2025年
- 企业保护商业秘密的权益与职员自由择业的权利存在着内在的紧张关系,两者的平衡协调是社会创新生态建设的重要环节,关系到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的制度性建构。人民法院有必要围绕激励个人创新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确定相应的裁判规则。一是审查职员获得商业秘密手段的合法性,非法手段获得的商业秘密,应禁止使用。二是如果合法获得的,审查是否有相应的竞业限制协议。如果没有限制性条款,职员有权在离职后自由使用。三是如果存在竞业限制协议,则基于范围、地域、期限3项要素来审查条款约定的合理性。如果合理,则依约限制职员自由择业;如果不合理,综合具体案情作出调整。
- 唐震
- 关键词:商业秘密保护非法手段自由择业竞业限制协议限制性条款
- 署名人须对专利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被引量:1
- 2015年
- 【裁判要旨】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的规定,一项发明创造,其署名人应当是对该专利技术方案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其中,所谓实质性特点,是指发明创造的设计要点或关键技术特征,体现着该发明创造与已有成果的技术差别;所谓创造性贡献,是指创新性的智力劳动。据此而言,只有在发明创造的过程中,对创造出与已有成果的技术差别作出了创新}生劳动的人,才是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设计人,并依法享有该项发明创造的署名权。
- 唐震
- 关键词:《专利法实施细则》名人智力劳动设计要点
- 垄断行为的刑法规制问题初探——兼评《反垄断法(草案)》刑事责任条款
- 2006年
- 经济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命脉,企业是国家经济活动的主体,市场经济的竞争秩序与企业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没有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就没有企业良好的发展空间。《反垄断法》以市场竞争秩序为主要调整对象,对于保障市场竞争秩序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有着“经济宪法”和“自由企业大宪章”之美誉。因此,以行政处罚、民事赔偿、刑事制裁“三管齐下”的方式对垄断行为进行全方位的规制,也正体现了《反垄断法》
- 唐震
- 关键词:反垄断法秩序企业
- 从现实向理想的迈进——知识产权刑事自诉的实施路径
- 2011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适用意见》)明确:"人民法院依法受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自诉案件,对于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取得的证...
- 唐震
- 关键词:刑事自诉刑事诉讼审理期限最高人民法院
- 文献传递
- 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及其刑事责任之界定——兼论期待可能性理论在单位犯罪中的适用
- 2004年
- 我国刑法第三十一条确立了单位犯罪实行双罚制为主,单罚制为辅的刑罚适用原则,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众所周知,单位作为刑法拟制的犯罪主体,单位实施犯罪必然通过自然人的行为得以实现,因此,如何准确地认定单位犯罪中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
- 唐震
- 关键词:刑法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