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视网膜
  • 3篇视网膜病
  • 3篇视网膜病变
  • 3篇网膜
  • 3篇恶性
  • 3篇病变
  • 2篇血管
  • 2篇远达性
  • 2篇葡萄膜
  • 2篇葡萄膜恶性黑...
  • 2篇细胞
  • 2篇狼疮
  • 2篇黑色素
  • 2篇黑色素瘤
  • 2篇红斑
  • 2篇红斑狼疮
  • 2篇恶性黑色素瘤
  • 2篇靶向
  • 2篇靶向治疗
  • 1篇断层显像

机构

  • 12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华西第四医院

作者

  • 12篇唐飞
  • 4篇胡玉章
  • 2篇何为民
  • 2篇甘露
  • 2篇唐莉
  • 1篇刘晓蓉
  • 1篇刘毅
  • 1篇陆方
  • 1篇吕仲平
  • 1篇张莉
  • 1篇胡艳玲
  • 1篇万兴丽
  • 1篇孙毅
  • 1篇王佑娟
  • 1篇罗清礼
  • 1篇谢雪璐
  • 1篇曾昌洪
  • 1篇吴文文
  • 1篇邓应平
  • 1篇周晓舟

传媒

  • 3篇国际眼科杂志
  • 2篇眼科学
  • 2篇中国医师协会...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中国眼底病论...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类远达性视网膜病变一例
2012年
类远达性视网膜病变为一种非外伤性,由全身系统疾病(如急性胰腺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分娩、肾脏疾病等)引起的特殊视网膜病变。眼底主要表现出后极部灰白色水肿区伴圆形点状出血及棉絮斑(软性渗出)。以棉绒斑为主,出血点很少和视网膜小动脉闭塞外观,严重者可出现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治疗效果总体欠佳,早期确诊和治疗是关键。
唐飞胡玉章
关键词:红斑狼疮胰腺炎妊娠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治疗新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UM)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眼内恶性肿瘤。虽然目前治疗手段多种多样,眼球摘除术仍是本病的传统治疗,但手术摘除眼球并不能完全控制肿瘤的远处转移。对于伴全身转移的患者,据30a来的统计,生存率仍很低。近年来许多研究致力于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放射治疗,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本文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唐飞甘露何为民
关键词: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CT (PET-CT)避免漏诊眼睑恶性肿瘤伴全身转移一例
2018年
患者赵某,女,50岁2月,因“右眼发现‘包块’3月,术后2月复发”,于就诊前3月发现眼睑“包块”,2月前在当地医院行“麦粒肿切除术”。术后口服“消炎药”。术后2周,自觉右眼“包块复发,迅速长大”,到我院就诊后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CT (PET-CT)检查,检查结果:右眼眼睑和肺部均有恶性占位。遂安排行“右眼眼睑肿物切除+皮瓣转位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恶性黑色素瘤(梭A细胞型)。随访6月,肿瘤未见复发及转移。
唐飞甘露晋丝雨何为民
关键词:PET-CT眼睑肿物全身转移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靶向治疗新进展
葡萄膜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UM)是成人常见的原发性眼内恶性肿瘤。手术摘除眼球作为治疗本病的传统手段,并不能完全控制肿瘤向远处转移,相反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肿瘤细胞向远处转移。
唐飞
关键词: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靶向治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特征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观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患眼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特征。方法经间接检眼镜检查确诊为ROP的84例患儿168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儿均为双眼发病。其中,1期病变4只眼,2期病变52只眼,3期病变80只眼,4期病变8只眼,5期病变8只眼;急进性后部型ROP(AP—ROP)16只眼。伴有附加病变18只眼。均在全身麻醉下散瞳,采用二代广角数码视网膜成像系统行FFA检查。观察各期患眼视网膜动静脉形态特征、毛细血管充盈状态、新生血管形态和荧光渗漏情况。结果FFA检查发现,1期病变周边部视网膜毛细血管分支增多并扩张纡曲,毛细血管末梢渗透性增加,可见少量荧光渗漏。有血管区与远端无血管区之间形成明确分界线。2期病变视网膜颞侧血管末梢分支增多并呈形似扫帚的平行分布,末端血管相互吻合形成环路,病变边缘纤维组织增生呈嵴样改变,并伴有“爆米花”现象(popcorn)。3期病变视网膜嵴继续增宽,新生血管纤维增生膜形成并突破视网膜内界膜向玻璃体方向伸展,大量荧光渗漏。嵴与远端无血管区境界清楚。4、5期病变视网膜非脱离区的血管改变与2、3期无异,脱离的视网膜部分显示为血管扩张伴荧光渗漏。伴有附加病变的患眼后极部视网膜动脉纡曲、扩张,周边部大量无灌注区,同时伴有点片状出血呈遮蔽荧光。AP—ROP患眼后极部视网膜血管纡曲、粗大,毛细廊管极度扩张。而在后极部以外的视网膜仅见少数纤曲的大血管,无毛细血管形成,在无血管区边缘可见大量团状新生血管荧光渗漏。结论ROP患儿1~3期病变周边视网膜有血管区与无血管区分界线明显,荧光渗漏情况逐渐加重;4期及5期病变,脱离视网膜焦距显示不清楚;附加病变主要以后极部动脉纡曲为主;APROP后极部动静脉均纡曲扩张,新生血管荧光渗漏明�
谢雪璐唐飞周晓舟马兰罗俊曾维渝胡艳玲万兴丽陈大鹏陆方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LINC00473调控miR-210/TET2分子轴对H2O2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LINC00473调控miR-210/10-11易位酶2(TET2)分子轴对H2O2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人晶状体上皮细胞SRA01/04传代培养后,采用100μmol·L^-1 H2O2处理24 h。将SRA01/04细胞分为Con组、H2O2组、H2O2+pcDNA3.1组、H2O2+pcDNA3.1-LINC00473组、H2O2+pcDNA3.1-LINC00473+miR-NC组、pcDNA3.1-LINC00473+miR-210组、H2O2+pcDNA3.1-LINC00473+si-NC组、H2O2+pcDNA3.1-LINC00473+si-TET2组。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细胞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LINC00473与miR-210、miR-210与TET2的靶向结合关系。结果Con组与H2O2组、H2O2+pcDNA3.1组与H2O2+pcDNA3.1-LINC00473组、H2O2+pcDNA3.1-LINC00473+miR-NC组与pcDNA3.1-LINC00473+miR-210组、H2O2+pcDNA3.1-LINC00473+si-NC组与H2O2+pcDNA3.1-LINC00473+si-TET2组相比,细胞存活率、细胞凋亡率、克隆形成数、MDA含量、SOD和GSH-Px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miR-NC和WT-LINC00473共转染组SRA01/04细胞荧光素酶活性(0.36±0.03)较miR-210 mimics和WT-LINC00473共转染组(0.96±0.10)显著降低(P<0.05);miR-NC和WT-TET2共转染组SRA01/04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0.33±0.03)较miR-210 mimics和WT-TET2共转染组(0.94±0.09)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NC00473靶向作用miR-210并下调其表达水平,miR-210可负调控TET2的表达水平。结论LINC00473通过下调miR-210/TET2分子轴减轻对H2O2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凋亡和氧化损伤的影响。
唐飞甘露吕仲平
关键词:MIR-210过氧化氢晶状体上皮细胞
青光眼滤过术后抗瘢痕药物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2年
青光眼是临床常见致盲眼病,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术后复发率较高,主要原因是术区成纤维细胞增生,致瘢痕形成阻塞滤过道。为提高手术成功率,一些抗瘢痕形成的药物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青光眼滤过手术的实验与临床研究中,但这些药物也有一定的并发症及毒副作用。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正在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给药方式和新的抑制瘢痕形成的药物。
甘露唐飞唐莉
关键词:青光眼滤过手术
成都市767例干部体检眼科疾病构成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成都市干部的眼部患病情况。方法:对2012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体检的成都市高干人群,总计767例进行眼科初步体检,包括常规视力、裂隙灯、眼压及直接眼底镜检查。结果:有565例(73.7%)体检者患有眼病。其中检出白内障379例(49.4%),屈光不正209例(27.2%),黄斑病变28例(3.7%),青光眼10例(1.3%),视网膜病变7例(0.9%),翼状胬肉5例(0.7%)。本次体检新发现患眼病的有白内障52例,青光眼1例,翼状胬肉5例。结论:四川省成都市干部眼病检出率73.7%,主要是白内障、屈光不正、黄斑病变。通过体检新发现眼病58例,常规体检有助于早发现疾病,及时转诊到专科就诊。
甘露唐莉唐飞王佑娟霍朝魁张莉吴文文刘毅
关键词:干部眼病体检
先天性视盘小凹合并黄斑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一例
唐飞胡玉章
眼眶髓外浆细胞瘤一例
2011年
患者男性,73岁。因“左眼球突出伴胀痛,视力下降4个月”于2009年7月30日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住院治疗。入院前4个月患者自觉左眼球明显突出伴眼部胀痛,不伴有畏光流泪发热头痛等症状,于外院就诊,诊断为“左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建议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治疗。
孙毅曾昌洪邓应平唐飞罗清礼
关键词:眼眶海绵状血管瘤髓外浆细胞瘤左眼球突出视力下降医院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