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喻理

作品数:6 被引量:75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内镜
  • 2篇镜检
  • 2篇扩张皮肤
  • 2篇护理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护理
  • 1篇心理状态
  • 1篇性病
  • 1篇抑郁
  • 1篇软组织
  • 1篇软组织扩张
  • 1篇上消化道
  • 1篇上消化道隆起...
  • 1篇水疗法
  • 1篇皮肤扩张
  • 1篇皮肤扩张术
  • 1篇皮肤软组织
  • 1篇皮肤软组织扩...
  • 1篇腔内
  • 1篇腔内超声

机构

  • 6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6篇喻理
  • 4篇易秀芝
  • 4篇房玲
  • 4篇陈敏珍
  • 2篇刘学军
  • 2篇王成文
  • 1篇张海明
  • 1篇孙广慈
  • 1篇金松杰
  • 1篇郝建忠
  • 1篇刘永革

传媒

  • 2篇现代护理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胃肠镜检查患者心理状态的调查分析及对策被引量:38
2006年
目的为心理评估和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探讨内镜检查前患者焦虑、抑郁的严重程度和特点。方法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1500例患者在胃肠镜检查前的焦虑、抑郁状态。结果胃肠镜检查前患者均存在明显焦虑、抑郁(P<0.001),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其焦虑、抑郁的程度不同,>60岁、文化程度高者其焦虑、抑郁程度重。结论胃肠镜检查前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较差。在胃肠镜检查前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精神压力,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检查质量及安全度。
房玲易秀芝陈敏珍喻理
关键词:胃肠镜检查焦虑抑郁心理护理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中维持扩张期对扩张皮肤的影响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维持扩张期对扩张皮肤在体张力和即时回缩率的影响,并以此指导临床。方法 以狗为动物模型,在六只成年大狗的背侧,对称设计六个区域。实验分为注水两周组、六周组、假实验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又进一步分为维持一周、两周、三组四周 分析比较各组的在体张力和即时回缩率(包括有包膜和去包膜)。结果 皮肤在体张力和即时回缩率随着维持期的延长逐渐减小,而注水期的长短对其影响不大;去除包膜后皮肤的在体张力和即时回缩率明显降低。在此基础上,对16例患者的23个扩张器采用注水2周,维持扩张4周的方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并发症少。结论 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中,可以通过缩短注水期(2周左右)适当延长维持期(4周)以及去包膜的方法,以达到减少扩张皮肤的在体张力和即时回缩率,增加扩张皮肤面积的目的。
刘学军郝建忠喻理
关键词:皮肤扩张术
丙泊酚在消化内镜操作中的镇静作用及护理支持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丙泊酚在内镜检查操作中的镇静作用及护理支持。方法随机选择接受胃肠镜检查者1 342例,其中自愿接受静脉麻醉的637例为实验组,选用手背静脉推注丙泊酚2mg/kg;接受普通胃肠镜检查者705例为对照组。记录患者接受检查前后不同时间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观察操作时间、清醒时间、不良反应及患者的主观意见反应。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检查中血压、心率较检查前有不同程度下降,患者满意度和愿意再接受检查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可显著提高内镜操作时患者的耐受性,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且护理支持在心电监护、供氧、建立静脉通路、镇静观察等至关重要。
房玲易秀芝陈敏珍喻理
关键词:丙泊酚内镜护理
3种肠道清洁方法效果比较被引量:26
2007年
目的探讨不同肠道清洁方法用于放大肠镜检查与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296例接受放大肠镜检查与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甘露醇组(378例)、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431例)和大肠水疗组(487例),分别采用口服甘露醇、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大肠水疗法进行肠道准备。比较肠道清洁效果和恶心、呕吐、腹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大肠水疗组和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的肠道清洁有效率显著高于甘露醇组(均P<0.0125);三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25)。结论大肠水疗法的肠道清洁效果明显优于口服甘露醇,不良反应少,但费用较高;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肠道清洁效果与大肠水疗法相似,不良反应相对少。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经济能力选择最佳的肠道准备方法。
房玲王成文易秀芝陈敏珍喻理
关键词:肠道准备甘露醇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大肠水疗法
扩张皮肤中b-FGF和EGF含量与扩张量的关系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研究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中扩张程度对皮肤中b-FGF和EGF含量的影响。方法 以香猪为动物模型,实验分为7组:注水1/2量组;注水3/4量组;注水满量组;注水超量50%组;注水超量100%组;手术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各实验组的注水时间均为10周,测量各组皮肤中b-FGF和EGF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扩张皮肤中b-FGF和EGF含量增加,与正常皮肤的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超量扩张后其增加更加显著与正常皮肤的含量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皮肤扩张可引起皮肤中b-FGF和EGF含量增加,其所导致的生物学效应可能与表皮细胞的增生和扩张皮瓣的血管化程度有关。
刘学军张海明孙广慈喻理
关键词:扩张皮肤B-FGFEGF
超声内镜诊断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与术后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OlympusEU-M30,GFUM200型,5-12MHz超声内镜对57例患者行超声内镜检查,其中23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获得病理诊断,19例外科手术获得病理诊断。结果57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发生病变最多的部位是胃(36例,占63.1%),食管次之(15例,占26.31%),十二指肠最少(6例,占10.52%)。57例患者中23例行EMR证实,19例外科手术证实,6例外压性包块,9例异位胰腺,经6~12月随仿,内镜及超声内镜检查均未见异常改变。23例EMR及19例手术病理诊断与超声内镜诊断符合率为88.09%(37/42);不符合率11.09%(5/42)。结论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诊断优于胃镜检查,超声内镜虽能从结构(内部回声是否均匀,包膜是否完整)及层次上提供诊断帮助,但在鉴别肿块良恶性方面仍存在一定困难.,对隆起性病变超声内镜检查可疑的病例,在条件许可时仍需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明确诊断。
刘永革金松杰王成文房玲易秀芝陈敏珍喻理
关键词:腔内超声检查内窥镜检查上消化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