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臻
- 作品数:10 被引量:71H指数:5
- 供职机构: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在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中的应用与评价
- 2023年
- 目的 分析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ddPCR)对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 virus-2, SARS-CoV-2)的核酸检测结果,并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检测结果相比较,评价其检测优缺点,为优化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检测方案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SARS-CoV-2特异性引物探针,设计针对SARS-CoV-2的ddPCR检测方法,选取1份样本梯度稀释后进行灵敏度试验;选取季节性H3N2流感病毒等6种呼吸道病毒核酸阳性的样本与SARS-CoV-2阳性样本进行特异性试验;选取5份SARS-CoV-2阳性样本进行重复性试验,并选取SARS-CoV-2阳性30份、阴性20份样本进行多临床样本检测,与qRT-PCR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ddPCR法能特异检出SARS-CoV-2,并直接得到样本靶基因的原始拷贝数,实现精准定量;对梯度稀释阳性样本灵敏度检测显示,qRT-PCR在样本10-5稀释度部分检出靶基因,10-6稀释度未检出靶基因,而ddPCR在样本10-5、10-6稀释度均全部检出靶基因,ddPCR的检测下限相对qRT-PCR结果有2个数量级的提升,灵敏度高于qRT-PCR;两种方法重复性实验结果比对中,ddPCR变异系数为1.266%~11.814%,低于qRT-PCR的1.729%~26.174%,重复性高于qRT-PCR;对50份临床样本检测比较中,30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确诊病例阳性样本,两种方法均能成功检出SARS-CoV-2,20份COVID-19阴性样本经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检测结果符合率为100.00%(50/50)。结论 ddPCR法对SARS-CoV-2能精准定量,特异性强,且灵敏度和重复性均高于qRT-PCR,但也存在一定检测局限性,更适合低载量样本的检测。在实际检测中,可将两种方法合理结合,提高检测准确性。
- 陈爽王明月喻臻喻臻叶盛唐云谭章平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灵敏性特异性
- 2017—2021年重庆市0~14岁儿童流感监测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2017—2021年重庆市0~14岁儿童流感流行病学特征,为儿童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重庆市0~14岁儿童流感样病例(ILI)报告及病原学监测数据,对儿童流感发病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7—2021年重庆市报告0~14岁儿童ILI%为1.48%,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为13.51%,5年度分别为21.24%、12.67%、20.64%、1.91%和10.75%,不同年度核酸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在学生组中最高(25.02%),其次为幼托儿童组(18.55%)及散居儿童组(7.09%),3组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0,P<0.001)。儿童流感流行主要在每年的冬春季,11月至次年1月是儿童流感流行的高发月份,流感阳性率最高,春季以甲流为主,新甲H1N1为优势毒株,夏、秋、冬3季以乙流为主,Victoria系阳性率较高。按年龄组分析,流感样病例以0~5岁年龄组为主,但流感阳性率不高;7~14岁年龄组儿童流感样病例较少,但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最高。不同性别儿童流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P<0.001),不同型别流感毒株在不同性别构成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P<0.001)。结论2017—2021年重庆市儿童流感处于季节性流行水平,冬春季阳性率较高,不同年度儿童流感流行的优势毒株型别不同,呈交替循环的规律。幼托儿童和学生是流感的高发人群,是流感防控的重点对象,应加强流感疫苗接种。
- 谭章平陈爽喻臻喻臻叶盛唐云漆莉叶盛熊宇
- 关键词:流感病毒儿童流感
- 重庆市2016—2020年流感监测分析被引量:14
- 2022年
- 目的分析2016—2020年重庆市流感流行病学特征,为流感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重庆市流感样病例报告及病原学监测数据,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对流感流行发生时间、地区、人群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及统计学分析。结果2016—2020年重庆市报告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ILI%)为1.72%,五个年度依次为0.83%,0.83%,3.53%,2.23%,1.20%;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为14.96%,五个年度分别为13.38%,20.34%,13.97%,23.81%和2.65%,流感流行主要集中在每年的1—3月和10—12月。不同年度ILI%和核酸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高峰为每年冬春季,发病人群以0~<15岁年龄组为主(85.15%),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的是5~<15岁组(19.79%)。不同年度流感流行的优势毒株型别不同,呈现交替循环的规律。结论2016—2020年重庆市流感处于季节性流行水平,流行高峰出现在每年的冬春季,不同亚型流感病毒交替流行,无重大流感疫情发生。流感核酸阳性检出人群以小学生为主,流感的防控应重点关注学校等人群聚集场所,大力推广流感疫苗接种与预防流感的知识宣传,降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
- 谭章平喻臻唐云唐云王明月叶盛漆莉凌华熊宇
- 关键词:流感病毒流感样病例
- 重庆三峡库区2012年乙脑病毒分离株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通过分析2012年重庆三峡库区蚊虫中分离乙脑病毒株PrM及E基因序列,揭示毒株的遗传特性。方法对新分离乙脑病毒的PrM及E基因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测序。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分析,并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新分离的8株乙脑病毒株均为基因I型,与我国其他省市的既往分离株进化关系较近;分离株与减毒活疫苗株SA14—14—2相比较,PrM区核苷酸同源性在85.1%~86.7%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95.1%~96.3%之间;E基因区核苷酸同源性在87.6%~87.8%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96.9%~97.1%之间。所有新分离株与疫苗株在E基因存在14个氨基酸差异位点。结论2012年8株重庆乙脑分离株为基因I型,在E基因区域与疫苗株相比有部分差异。
- 叶盛文海燕喻臻冯燕陈爽凌华
- 关键词:乙脑病毒E基因
- 重庆市2009~2014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离株HA基因变异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对2009-2014年分离得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行血凝素(HA)基因测序分析,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疫苗株A/California/07/2009(H1N1)比对,研究其基因变异情况。方法按分离时间及地点不同,选取47株2011-2014年分离得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行测序,同时选取既往已有的25株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序列结果,经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分析,并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 2009、2011-2014年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疫苗株均位于一个大的分枝下,各病毒间的关系均较近。72株分离株的HA基因总的核苷酸差异在0-2.7%之间,氨基酸差异在0-3.1%之间;与疫苗株A/California/07/2009(H1N1)的核苷酸差异在0.4%-2.4%之间,氨基酸差异在0.9%-3.1%之间。氨基酸变异情况随着年份增加累积得更多,但在氨基酸序列上仍显示为低致病性流感病毒特征;2009年有9株病毒株丢失481位的糖基化位点,2013年有6株病毒株增加位于162位的糖基化位点。结论 WHO推荐的甲型H1N1疫苗总体上对重庆地区的人群仍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但随着时间推移,部分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可能已发生抗原漂移,需继续对其监测。
- 叶盛喻臻陈爽凌华熊宇李勤
-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
- 2019-2021年重庆市外环境禽流感病毒污染状况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1
- 2023年
- 目的分析2019-2021年重庆市外环境禽流感病毒污染状况,为人感染禽流感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对外环境标本进行甲型通用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标本再检测禽流感病毒H5、H7和H9亚型。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率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2019-2021年,共采集外环境标本4331份,甲型阳性率为23.90%。不同年份甲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7,P>0.05),H5、H9、H5+H9混合型和甲型非H5、H7、H9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3.43%、47.92%、35.17%、3.48%,未检出H7亚型。不同监测地区甲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82,P<0.001),居前两位的是九龙坡区(35.36%)和铜梁区(34.76%)。不同监测场所(χ^(2)=272.54,P<0.001)、不同类型样本(χ^(2)=187.78,P<0.001)、不同季度(χ^(2)=70.88,P<0.001)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以农贸市场阳性检出率(29.17%)最高,清洗禽类污水(34.54%)和宰杀或摆放禽肉案板表面擦拭标本(31.75%)阳性检出率高于其他样本,阳性检出率高峰主要出现在冬春季。结论重庆市外环境中持续存在H5、H9禽流感病毒污染,具有人感染风险,应进一步规范活禽市场管理和加强人员防护宣教,并持续开展外环境禽流感病毒监测。
- 陈爽喻臻喻臻叶盛王明月叶盛唐云
-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对重庆市流行性感冒传播和流行的影响被引量:9
- 2023年
- 目的分析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措施对重庆市流感传播和流行的影响,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流感防控措施提供重要参考。方法通过国家流感哨点监测系统收集重庆市2018—2020年流感监测资料,分析流感流行的季节性特征,比较2020年与2018—2019年各年同期流感样病例百分比(ILI%)和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评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流感流行特征的影响。结果流感监测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2018—2020年度重庆市报告ILI%依次为3.53%、2.23%和1.20%;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3.97%、23.81%和2.65%。2018—2019年ILI%分布相似,2020年2月开始,ILI%骤降并维持在较低水平。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在2018—2019年每年12月至次年3月达到高峰,2020年2月后迅速下降,3月降为0。ILI%与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呈正相关(r=0.4048,P<0.05)。2020年与2018—2019年各年同期相比,ILI%增长率分别为-66.09%和-46.32%,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下降81.03%和88.87%,其中1月降幅较小,下降率为39.87%;2月开始明显下降,降幅均超过93.65%,3月以后未发现流感流行。结论2020年1月重庆市实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后,哨点医院监测的ILI%和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均明显下降,提示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做好个人防护等措施可有效减少流感病毒感染。
- 谭章平喻臻唐云唐云叶盛熊宇叶盛凌华熊宇
-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流感样病例防控措施
- 2011-2015年重庆市流感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5
- 2017年
- 目的了解重庆市2011-2015年流感流行特征及优势毒株的型别分布,为流感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收集流行病学资料、核酸检测技术及病毒分离技术,对重庆市2011-2015年流感样病例(ILI)进行流行病学、病原学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1-2015年重庆市流感样病例百分比(ILI%)为1.15%,ILI%曲线总体走势平稳,各监测年度ILI%有差异(P<0.01)。从年龄上看,ILI在0~4岁组最高(55.29%),在60~岁组最低(2.69%),各年龄组ILI分布有差异(P<0.01)。流感监测核酸阳性率13.29%,暴发阳性率达到66.75%,型别分布均以H3型和B为主,各年份核酸阳性率有差异(P<0.01)。5年共分离到流感毒株2244株,病毒分离率为8.60%。不同哨点医院ILI采样核酸阳性率、不同网络实验室病毒分离率存在差异。结论 2011-2015年重庆市流感活动强度保持平稳,不同亚型流感病毒交替流行,无重大流感疫情发生。坚持开展流感监测工作,对控制流行与预测有重要意义。
- 陈爽凌华喻臻唐云叶盛
- 关键词:流感病毒流感监测
- 重庆市2011-2016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离株NA基因变异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 研究重庆市2011-2016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神经氨酸酶(NA)基因特征,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监测和预防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按分离时间及地点的不同选取43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经RT-PCR扩增病毒NA基因片段并进行序列测定,进行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 基于NA基因的进化树显示,2011-2016年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疫苗株关系均较近.43株病毒之间的NA基因同源性较高,与疫苗株A/California/07/2009(H1N1)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7.9%~99.4%,氨基酸同源性为96.8%~98.9%.研究中大部分甲型H1N1病毒NA蛋白上都具有疫苗株NA蛋白具有的8个糖基化位点,但也有部分毒株增加42位(NQS)的糖基化位点,或者丢失386位的糖基化位点.结论 甲型H1N1病毒的NA序列变异情况逐年增加,但总体上来说,重庆地区大部分甲型H1N1病毒仍对达菲敏感;同时应加强耐药性监测,为制定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措施提供参考.
- 陈爽叶盛凌华喻臻唐云
-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
- 重庆市2018年蚊虫种群分布调查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了解重庆市蚊虫种群分布情况,为制定蚊虫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8-10月按地理方位在重庆市选取8个区(县)作为调查点,分别在城区和农村地区开展调查,采用诱蚊灯法捕捉蚊虫,收集整理蚊虫数据并采用Excel 2010和ArcGIS 10.6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针对城区和农村地区不同蚊种密度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秩和检验分析。结果共采集蚊虫4属5种,密度为14.83只/(灯·h),城区蚊虫密度为0.67只/(灯·h),优势种为致倦库蚊和白纹伊蚊,农村地区蚊虫密度为18.69只/(灯·h),优势种为三带喙库蚊和骚扰阿蚊。荣昌地区总蚊密度最高,农村地区三带喙库蚊密度高于城区(Z=-3.019,P=0.003)。结论重庆总体蚊密度较高,应因地制宜采取适当的蚊虫防制措施,防控蚊媒病的发生。
- 何亚明涂涛田沈田展鸿肖汉森冯绍全杨雪帆叶盛喻臻陈爽王乙棋唐云罗飞季恒青刘起勇
- 关键词:蚊密度蚊虫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