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功能
  • 3篇康复
  • 2篇手功能恢复
  • 2篇外伤
  • 1篇带状疱疹
  • 1篇带状疱疹后
  • 1篇带状疱疹后遗
  • 1篇带状疱疹后遗...
  • 1篇断腕
  • 1篇断掌
  • 1篇断掌再植
  • 1篇对手
  • 1篇信度
  • 1篇修复术
  • 1篇修复术后
  • 1篇虚拟现实
  • 1篇虚拟现实技术
  • 1篇再植
  • 1篇早期康复
  • 1篇指数量表

机构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6篇夏晓萱
  • 4篇杨朝辉
  • 3篇肖喜玲
  • 2篇王双
  • 2篇黄剑
  • 2篇黄琴
  • 2篇黄涛
  • 2篇陈振兵
  • 1篇王刚
  • 1篇吴中文
  • 1篇陈燕花
  • 1篇李怀玉
  • 1篇彭轩
  • 1篇王双
  • 1篇王刚
  • 1篇张敏

传媒

  • 3篇中国康复医学...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康复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上肢功能指数的跨文化处理和信度与效度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描述上肢功能指数(UEFI)量表的跨文化适应处理过程,并评估其信度和效度。方法UEFI量表的跨文化处理分为4步,包括译成中文、回译成英文、康复专家修订译文、实地测试形成最终版本。对25例上肢外伤术后患者同时进行UEFI和臂、肩、手残疾调查问卷(DASH)评定,1周后再次进行UEFI评定。结果汉化版UEFI量表Cronbach仅系数为0.93;各条目组内相关系数介于0.56~0.94,UEFI总分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7;UEFI评分与DASH评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r为-0.86。结论汉化版UEFI量表具有理想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上肢功能研究及临床疗效评定。
肖喜玲杨朝辉夏晓萱王双
关键词:跨文化适应信度
治疗性活动对手外伤患者手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手外伤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手外伤后有较高的致残率,导致手功能障碍,直接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存质量。因此,手外伤后康复目标是最大限度恢复手功能。目前,康复治疗多将目标集中在消肿止痛,提高手部的肌肉力量和改善关节活动度上[1—5],而这些对于提高手的综合协调能力尚不够。
夏晓萱杨朝辉吴中文黄琴
关键词:手功能恢复外伤患者手功能障碍关节活动度康复目标
水滤红外线A联合扶他林软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观察水滤红外线A(wIRA)联合扶他林软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PHN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在给了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盐酸扶他林软膏揉擦患处及周围神经支配区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在上述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wIRA治疗,每日1次,每次20min,5d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5d后和治疗结束1个月后采用目测类比法(VAs)评定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评定患者的生命质量,并于治疗结束1个月后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结束5d后和治疗结束1个月后,2组患苦的VAs和EQ-5D评分均显著优于组内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结束5d后和治疗结束1个月后,联合治疗组的VAs和EQ-5D评分均显著优于埘照组同时间点,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结束1个月后,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6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IRA联合扶他林软膏治疗PHN,不仅可以缓解并治疗患者的疼痛症状,还可改善其生命质量,提高疗效。
夏晓萱张敏彭轩李怀玉王双王刚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扶他林软膏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手功能康复训练系统的设计及临床应用被引量:26
2014年
目的:根据手外伤后手功能障碍的特点,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研制出一种增强手部肌力和协调性的手功能康复训练系统。方法:通过贴片式压力传感器实时采集患手的力学信息,将其输入到虚拟现实环境中驱动虚拟环境的运行,该系统能够智能设置虚拟环境中执行任务的难度,根据采集到的力学信息作出相应的康复评价。本文从总体构思,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设计,系统实现所采用的力传感器模块、采集模块、虚拟现实模块和评估模块开发等方面进行介绍,并进行了初步的临床对照试验。结果:研制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手功能康复系统;通过2周的临床试验,试验组在侧捏力(0.64±0.75N vs 0.09±0.21N)、握力(2.14±1.57N vs 0.81±1.00N)、ADL评分(3.44±2.45 vs 0.67±2.82)方面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该系统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安全性高等特点,有助于推动虚拟现实技术在手功能康复治疗领域中的应用。
肖喜玲杨朝辉黄剑黄厚瑞王双夏晓萱王刚陈振兵
关键词:手外伤虚拟现实
早期主动运动对指Ⅱ区屈肌腱修复术后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早期主动运动对指Ⅱ区屈肌腱修复术后的影响。方法:41例指Ⅱ区屈肌腱修复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46指)和对照组21例(48指)。观察组术后第3天开始采用早期主动运动方案;对照组术后制动3周后开始康复治疗。术后12周对2组患者进行总主动活动度测定法(TAM)系统评定和上肢功能指数(UEFI)评定。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指TAM优良率及UEF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指间关节伸直缺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Ⅱ区指屈肌腱修复术后早期采用主动运动方案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黄琴黄涛陈燕花夏晓萱
关键词:早期康复
计算机辅助肌力训练对断腕断掌再植患者手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通过评价和比较传统手部肌力训练方法和计算机辅助训练方法对手功能恢复的作用,探讨计算机辅助肌力训练对断腕断掌再植患者手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断腕断掌再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接受常规物理因子、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相关性治疗性活动等康复治疗。治疗组采用自主研制的计算机辅助装置进行握力、捏力训练,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使用弹力治疗带、治疗泥等)进行训练,两组均为每次20min,一周5次,共4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进行评定,包括关节总主动活动度(TAM)、侧捏力、握力、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以及上肢功能指数(UEFI)评定。结果: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TAM、侧捏力、握力、ADL评分和UEF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侧捏力、握力、ADL、UEFI评分提高幅度更大,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两组的TAM改善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计算辅助肌力训练能更好地增强断腕断掌再植患者的手部力量,更有效地提高手功能,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治疗方法。
肖喜玲杨朝辉夏晓萱黄涛黄剑陈振兵
关键词:握力手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