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虹
-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评价五水头孢唑林钠(新泰林)治疗轻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用单盲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随机分为两组:五水头孢唑林钠组(新泰林组)35例,头孢唑林钠组35例,两组的用量、用法、疗程相同,每日2次,每次静滴2g,疗程7~14d。结果疗程结束时,新泰林组与头孢唑林钠痊愈率为51.4%和45.7%(P<0.05)。有效率为分别为85.7%和74.3%(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7%和11.4%(P<0.05)。结论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轻症CAP,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
- 姚虹刘丽夏伟于阳梁兆光
-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头孢唑林
- 心力衰竭的物理诊断现状被引量:2
- 2017年
-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及时准确的确诊心力衰竭、辨别其病情变化可进一步指导治疗及缩短住院时间,并为心力衰竭的预后评价提供参考依据。目前,确诊心力衰竭主要基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各种影像学表现、生化指标等做出综合评价,而物理诊断是诊断心力衰竭不可或缺的依据。心脏彩超已应用于临床多年,可从多个层面评估左室充盈压,是初步评价心脏功能的便捷措施。核心脏病学可评估心脏交感神经支配的区域及激活模式,预测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心脏磁共振可用于进行危险分层及确定是否适合手术/介入治疗。此外,心脏CT及心导管术也是用于评价心功能的常见物理检查方法。本文主要总结了目前各种诊断心力衰竭的物理诊断方法的最新进展,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
- 高振梁兆光姚虹潘文静龚春琳田艳丰
- 关键词:心力衰竭物理诊断心脏磁共振心脏彩超心导管术
- 长时程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事件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比较长时程动态心电图与标准12导联心电图心律失常事件检出率,探讨长时程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事件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1年5月内蒙古某煤电公司职员2267人,经标准12导联心电图排查,筛选1964人进行长时程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长时程动态心电图(24 h、7 d)与标准12导联心电图对心律失常事件的检出率。结果与标准12导联心电图比较,长时程动态心电图在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颤动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事件中检出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心律失常事件检出率随记录时间的延长具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结论长时程动态心电图可明显提高阵发性心律失常事件的检出率,心律失常事件检出率随记录时间的延长有逐渐增高的趋势。
- 田艳丰刁美玲王丽龚春琳王也姚虹谢荣盛梁兆光
- 关键词:标准12导联心电图心律失常事件
- 家庭监测发现左心室电极导线绝缘破损一例
- 2013年
- 起搏器植入后的工作状态随访在临床工作中存在重要作用,对于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及心脏再同步治疗心律转复除颤器(CRT—D)患者,起搏器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对其的随访更需重视。
- 梁兆光王丽谢荣盛姚虹
- 关键词:家庭监测心脏再同步治疗心律转复除颤器绝缘
- 心肌声学造影评价冠状动脉狭窄0~Ⅱ级冠心病患者的价值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应用心肌声学造影评价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在0-Ⅱ级的心绞痛患者的价值。方法选取具有典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并排除其它疾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0-Ⅱ级的冠心病住院患者50例,经心肌声学造影(MCE)的同时应用超声心动图得到以下参数:造影剂峰值密度(A)、心肌血流速率(β)、心肌血流容积(MBF MBF=A×β)、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射血分数(EF)、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max)、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Amax)、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比值(Emax/Amax)、舒张早期血流延迟时间(Dt)。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利用统计学方法对相应节段的心肌灌注情况和心脏功能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心绞痛组β及MFB均显著下降β(0.85±0.25和1.47±036),P〈0.01;MBF(24.45±6.54和45.35±6.25),P〈0.05,心脏超声心动图在LVEDD、LVSED、EF、Emax、Amax、Emax/Amax、Dt等参数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有明显心绞痛临床表现而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0-Ⅱ级的冠心病患者较正常人血流速度减慢的基础上存在着微循环的损伤,但是并没有导致心脏收缩功能异常。MCE可为具有典型的心绞痛表现而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在0-Ⅱ级冠心病患者诊断提供了新的诊断依据。
- 姚虹梁兆光姜莉沈景霞滕宏
- 关键词:心肌声学造影冠心病心肌微循环心脏功能
- 极低出生体重儿不同剂量维生素D对钙磷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探讨外源性补充不同剂量的维生素D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VLBW)钙磷代谢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120例VLBW分为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对照组,各40例。三组VLBW均给予早产儿配方奶喂养及部分肠道外营养支持。在此基础上,大剂量组每天口服维生素D滴剂2粒(800 IU),小剂量组每天口服维生素D滴剂1粒(400 IU)。均连续口服4周。比较三组出生后第1 d、第8 d、第15 d、第22 d、第36 d的血清钙、血清磷、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并记录补充维生素D期间的不良症状。结果对照组出生后第15 d、第22 d、第36 d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较出生后第1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出生后第15 d、第22 d、第36 d的血清25-羟维生素D均显著高于出生后第1 d,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大剂量组出生后第15 d、第22 d、第36 d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高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与对照组出生后第15 d、第22 d、第36 d的血清钙、血清磷水平与出生后第1 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出生后第15 d、第22 d、第36 d的血清钙、血清磷水平显著高于出生后第1 d(P〈0.05),同时高于小剂量组与对照组相应时点(P〈0.05)。结论VLBW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外源性补充维生素D可提高VLBW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大剂量(800 IU/d)补充则可进一步促进VLBW钙磷代谢的改善,安全性高。
- 彭梓月姚虹高姗
-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外源性维生素D钙磷代谢